政府信息公开

我市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1/3以上生产煤矿建成智能化矿山

发布日期: 2025-08-06 发布机构: 晋城市能源局

380平方米的调度指挥中心内,巨大的LED显示屏实时跳动着井下采煤机的运行数据、瓦斯浓度监测曲线和机电设备运行状态,调度指挥员轻点鼠标,井下各环节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转情况便一目了然。这是兰花集团东峰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缩影,也是我市煤矿智能化建设成效的生动写照。这样的智能化应用场景,如今已成为晋城智能化煤矿的常态。2025年,我市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全力助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锚定建设任务,跑出晋城速度

紧紧围绕“2027年,全市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这一总体目标,我市按照“全面铺开、分类实施、分段建设、预留空间”的建设原则,分级分类指导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的智能化改造。全市84座生产煤矿完成了智能化综采或掘进工作面改造工作,120万吨/年及以上和灾害严重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工作全部开工。年内新建智能化煤矿15座,目前已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34座,预计到年底全市智能化煤矿将力争建成45座,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到60%,智能化煤矿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解决关键问题,疏通建设堵点

尽管智能化建设成效显著,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常态化应用效果不理想、智能化人才短缺等难题。常态化运维难题如何破解?针对这一问题市能源局组织煤炭企业成立了“两中心一队伍”,包括智能技术服务中心、智能化建设管控中心和智能化运维团队,保障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今年,《煤矿智能化常态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出台,市能源局将着力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从“建好”向“用好”转变,指导煤炭企业组建专职常态化运行管理科室,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制度,加强智能化人员上岗培训,保障智能化常态化运维支出,全力提升煤矿智能化开采水平。人才短板如何补齐?智能化建设运维需要懂技术、会操作的专业人才,为破解人才短缺难题,市能源局主动作为,联合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凤凰山培训基地,开展智能化人才专项培训。先后举办十三期,累计培训1000人次,为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今年,还组织开展了全市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及绿色开采技术交流活动,为煤炭企业提供技术交流平台。此外,我市多家煤炭企业成立了“大师工作室”“技能培训室”,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全面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把握建设核心,提升供给水平

智能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减人、增效、提安”,目前我市85%的生产煤矿实施采掘工作面系统智能化改造,建成智能化煤矿33座,累计减员900余人,井下变电所、中央水泵房等固定场所实现了“无人值守、有人巡检”,减轻了工人的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采掘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高平科兴南阳煤矿智能化煤矿建成后,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时间缩短1小时,掘进工作面单班进尺增加1米,效率提升了25%。智能化建设正不断助力全市煤炭供给水平提升,上半年全市智能化煤矿原煤产量完成4262万吨,占全市产量的58%以上。

站在智能化建设的新起点,我市正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煤炭行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转型升级。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到2027年,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都将实现智能化,一幅“智慧矿工”操作“智能矿山”的新图景正在绘就。通过持续创新“5G+AI”、机器人巡检等新技术应用,强化政策保障和考核督导,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必将打造出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晋城样板”,为能源革命贡献更多智慧力量。

来源:煤炭科 李渊 杨囝囡

审核:宋文栋

责编: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