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事关转型发展大局的基础性、战略性、牵引性工作。1月27日至29日,三集电视专题片《护航》在山西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其中,《护航》第一集聚焦营商环境改善提升,以案为鉴、以案明纪,充分彰显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以“硬监督”护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护航》由山西省纪委监委宣传部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专项行动、开发区专项整治等行动,剖析了数起典型案例。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对于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就是要敢于动真碰硬,以强有力政治监督护航营商环境、以正风反腐治乱净化营商环境、以专项治理整治优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要真正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分内之责,靶向施策、精准治理,以有力有效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通影响营商环境的堵点淤点难点,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对涉及营商环境的信访举报优先处置、挂牌督办、限时办结,对存在工作落实不力、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单位及个人严肃问责,对查处的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持续释放执纪必严、失责必问的强烈信号。 “吃拿卡要”危害极大,是损害政商关系、破坏营商环境的毒瘤。运城市纪委监委以整治
“吃拿卡要”为切口,靶向发力,纵深推进,通过“百行千企万民大调查”问卷,案件分析“回头看”,提炼出在行政审批、市场要素、政务服务等方面的30种“吃拿卡要”突出表现,督促52家单位限期办结实事92件,推动问题全方位整改。大同开展审批事项隐性壁垒专项清理,市纪委监委在全市部署护航营商环境“清风行动”,把重点纠治的4类影响、破坏营商环境问题,融入打造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坚决破除隐性壁垒等15个专项监督之中。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既要用好典型案例,把案例资源变成警示教育资源,促进党员干部“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引以为戒、醒悟知止,又要强化系统施治,把查办案件、共享成果、促进治理贯通起来,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深入开展排查检视,针对性完善制度、补齐短板,从制度层面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斩断利益输送渠道,做到猛药去疴、集中整治,巩固成果、根除病源,推动行业性、领域性的系统治理,从源头解决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贯通监督、办案、整改、治理,打出解难纾困、作风整治、案件查办“组合拳”。同时还要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避免干扰企业正常运营、加重企业负担。以“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必将为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蓬勃发展厚植土壤,让各类市场要素充分涌流、迸发活力。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