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353号提案的答复
白魁伟委员:
您提出的对《优化三农政策,承认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租期20年内合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202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晋城市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实施意见》(晋市发〔2022〕9号)《关于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试行)》(晋市政办〔2022〕5号)《关于推动全市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晋市发〔2022〕1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通知》(晋市办字〔2022〕34号)等文件,推动农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
今年建立了县级农民收入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报送机制,开展了农民收入入户调查。在最低工资上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等惠农政策推动下,农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06元,增长8.8%。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鼓励村集体发展经济化解债务,加大改革力度,探索新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利用集体资源、资产参股入股,实行股份合作,拓宽村级经济收入渠道,增强村级组织自行化解债务的能力。
1.开展“清化收”专项行动。“清化收”是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村级债务化解、新增资源收费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工作。我们坚持以一张任务清单、一套工作流程、一本政策指南、一个交易平台、一批示范样板的系统布局,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行动。全市所有村(社区)全部完成了“清化收”。共清理合同38341份,规范合同4645份,规范率100%,增加收入6410万元;清收债权27.4亿,化解债务19亿元,新增农村集体资产收费1亿元。
2.出台了《晋城市农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规划(2022-2024年)》,组织市直相关单位和局属相关科室专家对县级农村集体经济规划进行了审核。
3.放大试点成效,加快了全市域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市级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线上平台,在城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六个县(市、区)已全部开始交易。截止6月底,已线上挂牌各类农村资源资产5059笔,成交3567笔,成交金额1.63亿元。
4.坚定市场方向,制定了“强村公司”发展指导意见,探索建设一批区域相连、优势互补、强弱互助、产业链相通的“强村公司”,带动村级组织现代化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此外,还制定了推进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以乡镇三农专项考核指标设置细化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任务。
5.开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题调研。今年3月上旬,深入泽州县巴公镇、高平神农镇、阳城凤城镇、陵川县潞城镇、马圪当乡、沁水县土沃乡、张村乡,实地查看乡村产业发展情况,询问利益联结机制开展情况,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公司在壮大集体经济中的牵引成效,向市委组织部报送了《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质量调研报告》和《村级集体经济五年提升行动方案》。
6.建立壮大集体经济项目库。5月初,印发了《关于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库的通知》,对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进行摸底。目前,全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有1447个,初步按照城郊服务、生态经济、特优农业、文旅康养四大类型进行分类;全市共有605个村党组织领办创办了合作社。
7.总结“十种模式”经验成果,开展推广复制工作。5月份以来,同市委组织部,以“实地调研+专题座谈”形式,对晋城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种模式”16个典型案例开展深入调研,进一步提炼运行机制、利益联结机制,为全市推广复制提供借鉴。
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
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全市农业经营主体基本情况
地区 |
经营耕地 农户数 |
家庭农场 |
合作社 |
龙头企业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
全市 |
494,126 |
2274 |
6156 |
108 |
2253 |
城区 |
20,372 |
48 |
93 |
7 |
119 |
泽州 |
144,987 |
523 |
1894 |
24 |
632 |
高平 |
115,252 |
422 |
1169 |
23 |
447 |
阳城 |
96,526 |
706 |
749 |
21 |
426 |
陵川 |
58,814 |
279 |
1218 |
15 |
378 |
沁水 |
58,175 |
296 |
1033 |
18 |
251 |
四、稳步扩大农业生产托管范围
印发了《关于2023年度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工作指导意见通知》和《关于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综合金融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发展单环节托管、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和全程托管等多种托管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托管对小农户服务的覆盖率,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2023年我们争取到市级财政资金500万元,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738万元,完成中央、市级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33.36万亩。
五、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机制基本建立
近年来,我市推动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小农户通过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主体联结,获得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形成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联系,通过相互融合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形成互融共通、协同发展、共同壮大的高效经营模式。
一是乡村振兴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2023年,市乡村振兴公司和各级农投公司共同谋划建设项目共计18个,总投资42.27亿元。项目的选择,从农产品种植及深加工、中药培育加工产业链建设、禽类肉蛋养殖和农业配套设施建设等领域入手,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了各地方第一产业优势,体现各地方农业特点、特色。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提高第一产业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供应链、运输链项目建成后,可为我市第二、第三产业提供新鲜优质农产品材料供应,后续与“太行一号”品牌建设工作接轨后,可大幅提升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帮助建立“稳定脱贫防返贫”长效机制,助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二是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一头连着市场。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的同时,通过产销订单、资产入股等方式,带领小农户融入大市场。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引领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合作社重点开展农资供应、技术服务、仓储保鲜、产品销售等业务,成为组织带领广大农户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中坚力量。家庭农场重点发展现代种养业,打造规模适度、生产集约、效益良好的生产单元、成为专业化、集约化、绿色化农业生产的基础力量。三是公司+基地+农户。龙头企业直接建产业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种养殖产业。如:沁水县恒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晋城市最大的肉鸡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采取和沿用母公司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执行三固定、五统一的养殖政策,即:“雏鸡价格固定、饲料价格固定、回收价格固定”“统一提供雏鸡、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药品、统一制订防疫程序、统一回收”,农户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可直接安置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带动近2000户农户从事肉鸡养殖,可消化近15万亩的玉米产量,同时还可带动其他送肉、送鸡苗、送饲料及围绕企业带动包装。陵川县在连翘采摘上下功夫,让农户采摘大田连翘或荒山连翘的果实、叶子,通过售卖到重点扶持建设的大大小小16个连翘初加工点或中药材连翘收购网点增收,覆盖全县11个乡镇,农户+脱贫户10000余户增收,人均增收3000元。陵川县依托乡土人家公司建设连翘茶加工点5个,开发出的“晋之翘”连翘茶,在当地被群众称为“扶贫茶”,从原料采摘到加工制作,脱贫户积极参与,带动了当地3000多个脱贫户增收。四是村集体+农户。我市探索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十种模式”,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联农带农富农模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长”。如沁水县嘉峰镇18个村党支部全部领办集体经济合作社,镇一级整合成立股份制公司,按照农业、服务、文旅3大板块,全镇域统筹规划运营。在农业生态板块,村集体联合农户流转土地入股生态农业园区,通过“保底分红+收益分红”实现增收。在企业服务板块,由镇股份制公司与企业统一签订服务协议,组织村集体合作社服务企业创收。在文旅品牌板块,打造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教学点,委托镇股份制公司与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合作运营,教学点所在村按协议比例获得收益。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000余万元,平均每村278万元,百万元以上的村占到83%。阳城县皇城村联合周边郭峪、大桥、史山、沟底4个村,五村一体组建联合党委,充分发挥皇城相府龙头作用,整合优质旅游资源,拓展持续发展空间,一体推动煤炭深加工、旅游、制药、制酒、地产等产业板块集群发展,实现5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各村集体收入均超200万元。陵川县采取“项目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益农模式,在连翘种植上下功夫,让农户或参与合作社、基地务工增收、或自己大田种植领取补贴,通过初阶段连翘种植就实现了覆盖83个贫困脱贫村4000余脱贫户实现了稳定增收,人均增收2000元。
感谢您对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负 责 人:
承 办 人:
联系电话: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