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7-05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苏红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扶贫要先扶志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2020年底,我国上下全部农村贫困人口及贫困县脱贫摘帽,我们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也如期实现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目标。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我国反贫困斗争的首要任务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由过去的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到如今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尽管脱贫成果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些许问题。例如,部分脱贫户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处于贫困线边缘,容易再次陷入贫困。因此,提升脱贫群众的增收致富信心、提升其内生发展动力,才能真正有效防止规模性返贫现象发生。

您提出的通过扶农村基层组织、扶贫困户精神、贫困户思想意识的志来实现“扶贫先扶志”目标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多措并举激发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脱贫群众通过自我力量持续稳定增收的能力,也为全市巩固好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扎实基础。

一方面,我们通过有力举措切实帮助脱贫群众实现增收,为脱贫群众进一步提升能力和信心提供支撑。

一是依托牵引性工程辐射带动。近年来,我市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引领,辐射带动周边脱贫地区发展,充分发挥沿线文旅康养产业优势,引导脱贫群众探索乡村旅游康养为主的新产业、新业态。目前,位于太行一号沿线的村庄由于旅游公路的带动效应,已有1/3以上的村庄开始发展以民宿、农家乐等业态为主的旅游业。例如,陵川县古郊乡松庙村以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乡村康养旅游产业,将松庙村逐步打造成集康养旅游观光和研学游相结合的特色乡村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万元以上;陵川县丈河村立足村域特色,抓住太行一号沿线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优势,将村庄打造成民宿康养旅游地,村内一部分村民靠发展住宿、餐饮、养蜂等产业,收入明显增加,另一部分大多留在本村旅游康养中做服务员,凭打工增加收入,村内劳动力资本无外流情况。

二是持续促进脱贫劳动力稳住就业。对有劳动力的脱贫户,晋城市通过劳务输送、帮扶车间吸纳、公益岗位安排三种主要方式,积极开展“促进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和“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行动等,采取省外输出、技能输出、就业帮扶车间吸纳等举措抓实就业促增收。2023年,全市脱贫劳动力就业务工人数28898人,其中省外务工人数为3845人;搬迁脱贫劳动力8531人,实现就业8296人,就业率97.3%;就业帮扶车间数量从2021年底的29个,发展到目前的50个,年平均增幅超过35%,吸纳脱贫劳动力数量从2021年底的541人,增加至目前的1054人,年平均增幅超过40%。对半弱劳动力脱贫户,主要采取公益岗位安置方式,目前全市共有公益岗位3977个。

三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激活发展动力。通过衔接资金实施项目分红。2023年,全市衔接资金实施产业帮扶项目203个,全部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如,泽州县完善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和分配机制,脱贫户人均增收800--1000元;阳城县完善产业帮扶专项收益机制,可带动1000名脱贫群众每年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陵川县充分发挥“连翘产量全国第一”比较优势,实施“百万亩”连翘基地建设项目,全产业链带动脱贫群众实现增收;同时全市还涌现出高平市铁炉贡梨种植专业合作社、沁水县的沁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优秀联农益农市场主体。通过庭院经济助力增收。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晋城市立足全市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小而弱、留守半弱劳力就业不充分等实际,大力鼓励群众通过庭院特色种植养殖、文化旅游、代加工等方式发展庭院经济。截至2023年底。全市6个县(市、区)共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17146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通过小额信贷提供发展资金。增强脱贫户发展生产的信心,解决脱贫户的后顾之忧,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小额信贷5032户2.5亿元,有效地保障了脱贫群众生产发展的资金需求,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四是多方帮扶深挖增收潜力。通过帮扶单位直接采购,或者开展帮扶促销活动,通过万企帮万村、电子商务直销等方式打开农产品销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群众实现增收。2023年我市299个市(县)派帮扶单位,帮扶助销农产品1325.98万元,通过帮扶带动12494户农户增收,户均增收1061元,极大激发了脱贫群众自主生产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外,我市在促进有劳动能力和半弱劳动力通过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外,还通过兜底政策、“1+N”防贫综合保险等方式兜牢三类人口的防贫底线,同时特别针对整户无劳动能力脱贫人口,通过产业分红、村级关心关爱、推进孝老爱亲等方式,稳步增加其收入,让全体脱贫群众看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帮扶脱贫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决心,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脱贫群众的致富信心。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大力宣传我市脱贫攻坚成果,提振脱贫群众生活生产信心。

积极整合理论宣讲教育资源,成立理论宣讲团,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村入户,坚定了贫困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决心。组织从市、县所有的帮扶单位中选择帮扶成效较好的单位,将他们的帮扶成果编印成册,形成《脱贫攻坚•晋城帮扶》《脱贫攻坚•晋城故事》《脱贫攻坚•晋城实践》系列丛书,大力宣传我市帮扶成果,同时,通过编发各类简报,利用公众号、微信群、抖音等平台,宣传我市脱贫致富典型,将我市成功的脱贫典型在全市口口相传,极大地提振了脱贫群众自力更生的信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政策举措,不断促进各级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改变思想观念,注重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发展村级产业、基础设施改造等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项目中,让群众参与决策、建设和管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促使群众内生动力的养成。

感谢您对农村脱贫群众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人:

联系电话: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