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3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6-09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推进晋城市数据要素流通利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我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重要指示精神,按照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部署要求,认真组织落实智慧农业各项目标任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整合“三农”资源,农业信息平台体系初步构建

1农业大数据平台:依托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一期工程,开展了“数字农业 一图智控”项目。建设了市农业大数据平台,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建设了农业驾驶舱一张图,初步开发了数字底座用于数据注入和一体化整合农业数据的趋势分析、预警体系。已接入“农机”、“气象”、“大棚”、“城乡公交”、“蜂业”等维度数据,构建了60多项农业指标。农业库数据量已达4548.8491万条,梳理了省农业数据标准617项,存储量达10967.80兆,打破农业数据孤岛,有序推进农业整体数字化进程。

2)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运用“互联网+产权交易”模式,构建了市、县、乡、村级联动的交易服务体系,可以有效防止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失,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和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以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市场,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助力乡村振兴。农村产权交易累计成交10398笔,成交金额7.1亿元。

3)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全市统一建立了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源管理、合同管理、预警监管、统计分析、成员管理、股权管理、银农直连模块九大功能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三资”监管平台累计录入9.47万条资产信息、5.55万条合同信息。

4)“智慧农机”信息平台: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各区县智慧农机互联互通的地级市,全市已安装智慧农机监测终端4000余台,基本实现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作业监测,通过建设智慧农机信息系统,实现了作业数据的可视化,为补贴及决策提供依据。

二、推进智慧农业发展,逐步确立建设要求和标准   

2024年在高平市实施了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县项目,聚焦设施园艺、大田种植两大领域,着眼耕种管收等关键生产环节,实施数字化改造,探索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智慧设施园艺示范项目涉及面积约10万平方米,智慧大田种植示范项目建设面积3000亩。建设完成智慧大田种植示范区、智慧设施园艺示范区、高平市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对照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县项目数据对接技术指南,“示范县基本信息上传接口、信息化系统(平台)信息上传接口、智能装备(设备)信息上传接口、智慧大田基本信息上传接口、智慧大田作物信息上传接口、智慧设施园艺(大棚)基本信息上传接口、智慧设施园艺(大棚)作物信息上传接口、物联网传感器采集数据上传接口、视频流数据上传接口、晋城市农业大数据平台对接接口”10大接口进行对接,采用标准接口,可承载智能专家诊断系统、农产品电子交易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其它应用,实现所有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

示范项目将加速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对全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环节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探索智慧农业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引领带动全市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

三、多渠道引进培养,加快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建设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中,根据产业特色发展,结合数字能力,制定培训内容,设计了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无人植保机、短视频制作、电子商务等课程,提升农民及从业者的智能化、信息化素养。组织参加三晋新农人双创竞赛和山西省农村创业大赛,提升农业合作社、农业生产企业运用信息化积极性。但农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农业技术人员存在缺口,以畜牧业为例,智能化养殖系统的使用,减少了一线人员的数量,但同时也使得风险管理的责任集中,系统控制等关键岗位责任重大,需要熟悉系统运行、畜禽养殖技术、紧急情况处理等高技术、复合型人才,许多企业现有人员难以胜任,急需引进或培养智能化方面人才。

针对智慧农业的发展需求,加大对新型农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制定智慧农业人才高校培养计划,鼓励信息领域人才进入农业领域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与应用推广。二是创新农民培养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培训方式与内容,培育经营智慧农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建立技术指导专家组,通过远程、实地指导,帮助解决智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四是鼓励农村中青年回村工作,为智慧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四、积极防御规范化运行,强化农业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随着农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速,农业数据已成为智慧农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涵盖农业生产环境(如土壤、气象)、种植养殖过程(如投入品使用、生长周期)、农产品流通(如溯源信息)等多维度信息,具有高敏感性、强关联性、跨领域渗透等特点。数据泄露、篡改、滥用等安全风险日益凸显,强化农业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已成为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全市农业数据安全在逐年强化,在“晋来办”政务平台上线“智慧农业”板块,多项便民事项入驻,全市农业信息平台全部上线在晋城数据局云平台,强化了数据安全保障;按照省农业大数据中心要求,完善农业数据的定义、分类及安全责任主体,推动农业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普及农业数据安全知识,构建主动防御体系,从被动防护转向主动治理,为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屏障。

感谢您对智慧农业领域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