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16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6-23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原粉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近年来,晋城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坚定特优战略指引,全市域布局发展“6+3”特优产业,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面提升,走出了一条理念新、基础牢、结构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多措并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创建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综合晋城实际,重新制定了市级龙头企业认定标准,将休闲农业纳入市级龙头企业认定范围,在全省开创了首例。三年来累计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4家、省级30家。为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大力推广产业化联合体经营模式,三年来,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8家、省级9家,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多元经营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专业化、品牌化经营。持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三年来,共发放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资金2084万元,扶持206个企业贷款项目。2024年,全市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完成99.69亿元。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推进“6+3”特优农业规模发展。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在科学审视我市农业发展条件、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坚持全市域布局生猪、家禽、肉羊、蜂业、蔬菜、中药材六大特优产业,精品打造蚕桑、黄梨、甘薯三大特色产业。2024年,全市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12.69万头、184.7万头,出栏量全省第2;全市家禽存、出栏分别达到1273.84万只、2755.61万只,其中蛋鸡存栏955.34万只;全市肉羊存、出栏分别达到35.67万只、28.7万只;全市蜜蜂存栏达到16.97万箱,蜂蜜年产量4134吨,是全省养蜂第一大市、最大的优质成熟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11.31万亩,产量41.49万吨,是全省重要的特色冷凉露地蔬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市中药材采收面积11.44万亩,中药材总产量5.06万吨,是全省中药材五大主产区之一,中药材种类750余种,其中最具竞争优势的连翘,总产量约占全国连翘总产量的1/4;全市桑园面积4.15万亩,桑树总株数4221.3万株,养蚕3.6万张,产茧171.68万公斤,是北方最大的蚕茧生产基地;全市黄梨种植面积4.37万亩,产量3.22万吨,是全省五大梨产区之一;全市甘薯种植面积5.42万亩,鲜薯产量8.75万吨、折粮产量1.75万吨,是全省最大的富硒红薯生产基地。

三是争取实施产业项目,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三年来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为牵引,积聚资源要素,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以来,共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6018万元,实施了国家级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省级肉鸡产业强镇项目、省级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市项目、省级肉羊产业链重点链建设试点项目、省级预制菜产业培优项目等。通过实施重大项目,提升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引领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四是培优品牌矩阵,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构建“区域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矩阵,发布了“太行一号”区域公用品牌,累计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12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个、“圳品”13个、农产品“供深基地”3个、“有机旱作·晋品”7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4个,切实增强了我市农产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感谢您对晋城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