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349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晋城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农业“链主”企业 推动“6+3”特优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坚定特优战略指引,全市域布局发展“6+3”特优产业,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有效提升,走出了一条理念新、基础牢、结构优、效益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针对您提出的“培育‘链主’企业,增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和“壮大‘链主’企业,引领带动全产业链企业协同发展”的建议,近年来我市不断壮大龙头企业队伍,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向加工端延伸,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全面发展。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牵头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推动产业强镇、产业集群、农食融合等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63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59家、市级163家,省级产业化联合体9家,国家级产业强镇2个,省级产业强镇1个,同时通过实施国家级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省级肉羊全产业链重点链项目建设,极大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加工水平。此外,近年来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资金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园艺现代化提升、中药材转化增值、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及联合体奖补、农产品质量提升等,贯通产加销,为培育壮大“链主”企业,增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提供了强大助力。
针对您提出的“着力科技创新,推动全产业链价值跃升”的建议,我们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农业技术推广、重点项目建设、供应链体系打造方面提升对农业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例如,2024组织召开了晋城市农业农村局与浙江大学的农业技术合作交流会,针对企业关于粮食作物单产提升、玉米大豆转基因育种、丘陵山区中小型农机引进改进和农业企业营销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浙江大学科研院农社部部长泮进明、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所长胡福良等13位相关领域专家为企业答疑解惑,建立了长期技术服务意向,有力加快农业企业科技创新步伐。
感谢您对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 6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