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28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24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民盟晋城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改善我市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农业面源综合防治方法。

我局始终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作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重点工作,已采取并持续完善多项综合措施方法。

按照中央、省对农业面源综合防治工作具体要求,2025年出台了《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对农业面源综合防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持续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2021-2024年累计建设化肥减量增效及“三新”技术示范片13万亩,实现化肥施用量连年负增长(2021年15.33万吨降至2023年15.12万吨,下降率1.38%)。农药减量增效,建立省级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5个、市级基地20个,核心示范面积上万亩。示范区农药使用量较常规减少15%左右,全市农药年总用量从2021年的297.41吨降至2024年的283.22吨,年均增速-0.3%。废弃农膜资源化利用,2024年起大力推广加厚地膜,年覆膜面积约16万亩,使用量约800吨,回收率保持在80%以上,2023年达83.97%(超目标3.97个百分点)。积极推广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实施用药减量和尾水治理,有效减少污染。全市605公顷水产养殖面积中,93.3%实行生态养殖(投放滤食性、草食性鱼种,不投饵用药)。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农业设施用地工作的同时,系统推进上述各项防治措施的深化与融合,强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的全链条管理,持续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二、关于健全考核评估机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工作。我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将生态保护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协同抓”的工作格局。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纳入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抓落实清单,明确责任、细化支撑,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有序落实,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考核评估,将各项防治目标完成情况和长效机制建设纳入相关考核,压实各方责任,推动部门协同机制高效运行。

三、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近年来,我们认识到多元投入对保障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长效推进的关键作用。一方面,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补贴资金,扩大秸秆综合利用等机械的补贴范围和范畴,并在补贴标准上争取倾斜,为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提供支撑。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市级资金下达陵川县4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还田技术创新、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秸秆利用主体培育。2024年,省财政已安排我市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7.142万元专项用于农机报废更新补贴。2025年,省财政安排我市首批中央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54万元,省级配套资金6万元,专项用于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并将积极争取下一批资金。另一方面,探索市场化机制,尤其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积极探索第三方PPP模式,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推动形成收集、存储、处理、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财政资金争取力度,同时着力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粪污处理等领域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的投入格局。

四、关于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近年来,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是我市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核心策略,已取得积极进展。我市积极探索一膜多用、改进覆盖等方式,提高地膜使用效率,降低使用强度;推广果园生草、秸秆覆盖栽培等技术,科学减少地膜使用,逐步减少传统塑料地膜应用面积。2024年阳城县开展的桑树一膜两用技术创新实践500亩,既可以保墒增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提升地温;还可以抑制杂草,减少杂草与桑树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降低人工除草成本。为蚕桑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新路径。陵川县在农艺措施上进行了改进,首先发动农户采用一膜两用种植技术,即在田间铺一次地膜,不揭膜的情况下,连续使用两年;其次鼓励农户使用60cm宽地膜,采用膜侧栽培模式,减少农膜使用量并方便农膜回收。2024年,陵川县的一膜两用推广面积达1万亩,膜侧栽培2000亩,减少农膜使用量40余吨,有效降低了农膜使用量。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申请国家级资金建设泽州县秸秆沃土模式县项目,形成技术规程,打造千亩以上高效还田展示区。着力研发推广适宜丘陵山地的小型机械、秸秆整秆覆盖/沟埋还田专用机械,解决小地块作业难、成本高问题。探索秸秆综合利用与残膜治理统筹,推广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条耕技术。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建成一批乡镇秸秆收储站,培育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利用企业,打造秸秆利用科技示范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大绿色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重点突破丘陵山区适用机械、秸秆与农膜协同治理、低成本高效治理模式等瓶颈,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绿色化水平。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局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