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78号建议的答复
关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78号建议的答复
刘建庭代表:
您提出“关于农村供水设施管网老化进行更新改造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1.按照水利部“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指导思想和“三个一批”工程建设思路,对农村供水老化设施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是“三个一批”中“补齐农村供水设施短板”重要工程建设任务。“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更新改造一批设施设备老化,管网铺设年代较早,影响正常供水的工程,全市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更新改造593处,更新改造管网3958公里,其中村级以上管网267公里、村内管网2762公里、入户管网929公里,进出水厂计量水表298台,入户水表14.22万块,覆盖供水人口51.36万人;其中沁水县规划老旧供水工程和管网更新改造工程112处、覆盖供水人口5.22万人,更新改造管网496公里,其中村级以上管网126.7公里、村内管网369.3公里,入户水表9360块。
2.2021年,沁水县实施37处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新建和维修水源工程4处,更新改造和铺设供水管网107.4公里,安装智
能水表1902块,配套水处理设备2套,修建水池17座、维修水池5座,打井13眼、改造机井1眼,配套提水设备17套,修建泵房12座、维修泵房1座,架设输电线路3.95公里。共计巩固提升了1.71万农村人口的供水保障水平,共完成中央、省、市、县投资1027.92万元。
3.根据近期对沁水县农村供水工作的调研,沁水县计划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全县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
一是继续推进水网建设。为克服煤矿采空区和天然气探采对水资源的影响,从过度依赖分散型小泉小水向集中供水迈进,目前,已编制完成《沁水县“十四五”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水利事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县将继续在“十三五”县级大水网布局的基础上,完善县级“H”大水网工程,工程规划投资7.43亿元。西部依托涧河水源实施涧河供水工程提升中村镇、土沃乡1.5万余人的供水保障水平,目前,涧河供水工程一期已完工投入运行,二期已完成可研批复;依托张峰水源实施县城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提升龙港镇杏峪片区、张村乡1万余人的供水保障水平;中部依托沁河水源和张峰一干取水口实施郑庄镇集中供水工程提升郑庄镇1万余人的供水保障水平;东部依托固县河供水工程、云首水库、下泊水库、沁河水为水源实施东部三镇一区规模化供水工程提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和开发区7万余人的供水保障水平。最终形成多源互补、稳定可靠、配置高效、覆盖全县的大水网。
二是按计划更新管网和普及水表。以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为重点,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5年行动、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沁河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建设,在全县范围内统筹考虑,逐年对输水管道更新改造,逐步推广普及水表安装,强化水费收缴,落实管护经费,积极发展农村供水智能化、信息化,提升农村供水管护水平。进一步巩固拓展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多途径落实资金。为推动农村供水向更高质量迈进,沁水县将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同时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多渠道筹资,克服水利投资渠道单一的局面。
下一步,市县两级水务部门,将继续加大力度解决我市农村供水设施管网老化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更新改造,提高全市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感谢您对农村供水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领导签字:
承办人签字:
联系电话:
晋城市水务局
2022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