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34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11-11 发布机构: 晋城市水务局

A类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346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晋城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防洪治理工程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洪涝灾害防范工作开展情况

您提出的4个存在问题精准到位,包括:(一)山洪灾害防御任务艰巨;(二)防洪职责不够明确;(三)社会防洪意识淡薄;(四)预报预警准确性不高。

我局在工作开展中,也对相关问题有切实的体会,采取了针对性措施,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重点防洪工程建设。2011年以来,共投入26.76亿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2023年以来,推进25项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总投资9.01亿元,持续提升防洪能力。2023年实施了长河、彭沟、庾能和白水河四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截至目前均已完工。2021年、2023年先后实施了阳城县盘亭河、沁水县梅河山洪沟道治理工程,均已完工。2024年完成了11项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包括陵川县水库、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水毁修复4项水毁修复工程以及阳城县台头河、高平市东大河一支、沁水县石漕河等7项山洪沟道治理工程。2025将开工建设沁河流域端氏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获泽河阳城县下川段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泽州县长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泽州县丹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沁水县胡底河胡底村段河道治理工程、阳城县江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陵川县浙水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项目。

二是压实防汛责任。99座水库2023年11月新增3座,分别为竹园水库、园河水库、园河二库安全管理及防汛“五个责任人”并进行公示。10座中型淤地坝落实了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14处在建水利工程明确了防汛责任人。490个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落实了责任人和预警员。

三是强化隐患排查整改。每年汛前、汛中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对水库、水电站、在建水利工程、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等进行全面排查。成立包联检查组深入一线指导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大力开展“四乱”问题整治,2018年以来,对全市范围内河道“四乱”问题进行两轮排查,开展了全市河湖“四乱”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四是完善方案预案。强化水库“三个重点环节”监管,修订完善全市99座水库、10座淤地坝、14处在建水利工程,490处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防御预案以及重点河流、城市(县城)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建立了山洪灾害防御“叫应”机制。

五是加强会商研判。强化与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商定了汛期会商联系及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了共享渠道。随时分析掌握防御形势,联合市气象局及时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根据会商结果提前对灾害风险比较大的地区发出提醒

六是开展培训、演练和宣传。每年邀请专家开展水旱灾害防御专题培训,覆盖市、县、乡、村有关责任人。市级组织开展水库、淤地坝抢险及山洪灾害撤避演练,全市490个重点山洪灾害防治村每年全覆盖开展撤避演练。依托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等契机,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等知识每年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维修养护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运用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按照“十个一”标准落实基层群测群防措施,完善基层监测预警设施,制作宣传栏、明白卡,提升基层防灾意识和能力。

七是开展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需全部完成我市91座小型水库(城区4座,泽州县21座,高平市20座,阳城县23座,陵川县21座,沁水县2座)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目前已完成52座小型水库(城区2座,泽州县15座,高平市14座,阳城县7座,陵川县12座,沁水县2座)雨水情测报和45座小型水库(城区0座,泽州县13座,高平市13座,阳城县5座,陵川县12座,沁水县2座)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您提出的3条相关建议,具有建设性、针对性,我们将认真吸取,进一步强化防洪工作。

(一)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防御能力

一是加强新建水库的谋划工作。我市辖区内共有水库99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积极谋划,争取在未建水库的重要河流上新建水库,增加相应河流的拦蓄能力和水量调节能力。二是持续推进防洪能力提升和山洪沟道防洪治理项目建设,对重点河道和山洪沟道开展治理,包括清淤疏浚、堤防建设提升等。三是加强水库维修养护和运行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争取落实水库清淤项目,对淤积严重的水库开展清淤。四是持续推进河道清障,开展“清四乱”和“清河行动”,保障河道行洪安全。

(二)大力推进灾害防治软实力建设,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一是持续推进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发动镇村力量,持续修订完善县-乡-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县-乡-村-组-户”五级包保责任体系,每年所有山洪灾害防治村全覆盖开展撤避演练。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山洪灾害预警工作,在人力财力上予以支持二是加强洪水风险宣传教育、普及洪水风险知识、提高全社会防汛意识、增强群众防洪减灾意识、增强自救和避险转移能力。每年5月至6月,水务系统依托防灾减灾日进行大力宣传三是完善监测预警系统,降雨过程中对降雨和洪水过程实施全面监测。加强水务、气象、水文、应急、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的联合会商,动态共享信息,强化统筹调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重大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到户到人,第一时间采取撤离避险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充实水旱灾害防御力量。2021年,市水务局成立了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并于每年汛期前进行了更新;2023年,市水务局成立了水利抢险队力量,每年汛期前对水利抢险队进行业务培训、实战演练,增强抢险队员的业务水平;每年汛期前加强防汛物资储备以满足水利工程险情的抢早、抢小的需要。

(三)建设防汛智慧感知站点,提高预警和预报能力

一是持续完善山洪灾害监测体系。省水利厅已统一建设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供省-市-县三级使用。省平台融合了现有的山洪灾害、降雨量和水文站点等信息,提升了预警的精度、覆盖率和准确性,可以监测全部山洪灾害防治村降雨情况和主要河道洪水流量情况,做到实施发布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和主要河道洪水预警信息。我们将积极向省水利厅建议进一步优化站网和平台功能,做好监测预警平台使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继续开展山洪灾害风险点调查和隐患排查,完善基础数据,持续修订完善防御预案。二是完善水库监测预警设施,2024年已完成23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21座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2025年计划完成16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25座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三是完善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平台。山西省水利厅已建山西省农村水利水电平台,供省-市-县三级使用。山西省农村水利水电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全部运行水电站的生态流量情况四是积极推进“智慧水利”项目实施。市水务局已编制“智慧水利”项目实施方案,“智慧水利”项目除整合水利系统现有的监测系统外,新建重点水利工程视频监测系统和“数字孪生”等内容,但尚未能落实资金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优化三维建模、图文展示等内容,努力争取资金支持,争取项目实施,全力提升数字化防御水平。

感谢您对防洪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负责人:

承办人:

联系电话:



晋城市水务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