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429号提案的答复
A类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429号提案的答复
金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匠河道堤坝建设、提升防洪能力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晋城市中心城区内分布有白水河、北石店河、回军河等中小河流。晋城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中心城区河道治理与管护,近年来,编制了《晋城市中心城区河道综合保护利用规划》,相继实施了中小河流治理和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1.加快推进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心城市河流治理工作。市水务局于2022年上报南村河(金匠至西武匠段)河道治理工程,列入《全省防洪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2024年7月完工,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保障了河道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依据《晋城市中心城区河道综合保护利用规划》,对中心城区东河、回军河等城市河道实施综合治理与清水复流,在提高河道行洪能力的同时,采取堤坡面绿化、生物措施等进行生态治理,还河以自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扎实开展河道专项整治行动。2018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了河湖“清四乱”(乱堆、乱占、乱采、乱建)工作专项行动,河湖“四乱”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投入资金1837万元,排查整治河道垃圾及违章堆积物26.17万方,阻水林木和高杆作物201亩,违章建筑268方,405处“四乱”问题和45处碍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河湖面貌持续改善。
3.开展水系连通试点建设。启动了阳城县和沁水县的水美乡村申报工作。主要以“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引领,贯通沁河、郑村河、半峪河、芦苇河、获泽河、涧河等河流廊道,在郑村镇、嘉丰镇、润城镇、八甲口镇等集中连片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水资源禀赋、水文化底蕴、水治理成效、水生态景观、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投资7亿元建设“互联互通、丰枯互济、旱涝调适、生态涵养”的乡村水网,持续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营造亲水空间,描绘“水美人和”新画卷。
河道治理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中心城市河道,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比如城市防洪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防护对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结合晋城实际,把各项工作逐一落实和推进。一是全面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加强调研,结合城市防洪规划和中心城区河道保护与利用规划,积极争取省级以上投资,因地制宜开展包括南村河在内的城市河道治理与管护,提升河道行洪能力,确保安全度汛。二是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实施水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沁丹河流域河湖生态复苏工程8项(生态修复工程3项、防洪能力提升工程4项、幸福河湖项目1项),持续改善河湖生态面貌。三是推动河长制工作提档升级。认真贯彻山西省第02号总河长令,强化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健全完善“河长+”部门协作机制,推动信息共享、问题共商,着力构建“河长领治、部门联治、上下齐治、全民共治”河湖管理新格局。
感谢您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负 责 人:
承 办 人:
联系电话:
晋城市水务局
2025年4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