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244号 提案的答复
宋喜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晋城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优抚待遇和重视荣誉激励
自2018年开始,国家统一从每年的8月1日起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财政局及时下发相应的提标文件,残疾军人和烈士遗属抚恤待遇平均提高6%,其他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平均提高5%,市级每年均足额配套相应的抚恤补助资金,市局督促各县也相应足额配套本级的抚恤补助资金,每月10日前将按新标准将抚恤补助资金发放到位,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每一名优抚对象。与此同时,每年“八一”春节,市领导带头,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走访慰问驻市部队官兵、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认真落实“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常态化开展光荣牌悬挂、敲锣打鼓送立功喜报、隆重举办新兵入伍欢送仪式。
当前我市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奖励标准在全省属于领先水平,全市范围内,各县(市、区)奖励标准受财政支付能力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当前我市正在论证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奖励标准差异化增大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待研究成熟后将组织各县(市、区)试行出台修订后的《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奖励及喜报送达实施办法》。2021年,退役军人事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继印发《立功受奖军人家庭奖励及喜报送达实施办法》,规范立功受奖送喜报流程,并在各级媒体大力宣传军人立功受奖先进事迹,相关报道请关注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公众号获取。
在发挥退役军人模范作用方面,我局制定下发了《2024年晋城市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要点及分工方案》,并根据省厅相关文件精神及评选表彰活动安排部署,按照“政治过硬、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和“优中选优”的原则,宰红斌荣获“全国最美退役军人”;高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表彰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马晋章、郭毛德、刘新社、宰红斌、石爱国、张建强荣获山西省“最美退役军人”;苏广军、丁磊、吴前进荣获“山西模范退役军人”;武霞霞同志荣获“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城区东街退役军人服务站表彰为“山西省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
我局持续打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实现“一村(社区)一队伍”,目前,全市共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324支,并组建2支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通过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和常态化服务,推动志愿服务队在应急救援、法律援助、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深度对接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大力培养优秀退役军人担任“兵支书”,“兵支书”队伍已成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骨干作用。石爱国、刘新社、申永胜等一大批优秀“兵支书”,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发展产业引路人、脱贫致富带头人。
二、关于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
我局积极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每年度返乡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意愿进行摸底,并动态调整技能培训机构。2025年2月,对我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进行了重新申报、认定,保留培训效果好、专业受退役士兵青睐的培训机构,比如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挖掘机司机等;拓展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培训专业,比如全媒体运营师、家政服务员等。培训机构由原来的11家拓展至17家。2024年我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80人,均享受了“三免一补”政策。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地基8家,其中市级3家。截止2024年底,全市进驻孵化基地军创企业11家,其中成功孵化出园6家,在孵4家。聘用创业导师12人、其中市级3人,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咨询。与邮储银行晋城支行合作,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2024年全年为6名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18万元。
2024年,全市共组织退役军人招聘会20场(线上1场、线下14场、线上+线下5场),744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28329个,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参与3007人次,达成就业意向680人次。
2024年,全市共设置“兵教师”专项岗位4个,16人报名参加考试,录用2人。在校非公费师范生退役军人转公费师范生1人,高层次人才引进1人,10名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进入各级各类院校。同时与工信局、国资委建立了沟通机制,在国有企业招录时为退役军人提供专项岗位248个,实现招录88人。并且对接市公安局,在辅警招考中为退役军人单设岗位51个。
三、关于优化专职服务队伍建设
自我局成立以来,纵向建设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794个,其中建成99个国家级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分级组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员”队伍,实现全覆盖,在新兵入伍、老兵退役、军人转业、春节、“八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国防教育、走访慰问、困难帮扶等服务项目;全市组建退役军人领域网评员队伍1支,微信工作群2个,队伍规模人数86人;中央队(记事本)队伍1支(队长1人、队员6人),按时保质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