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301号 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03 发布机构: 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靳平利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精准把握了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的措施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围绕加快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目标,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区位、生态、气候、文化、旅游等多方面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推动全市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持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相结合的产品供给体系,不断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净化市场环境,叫响叫亮“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正在走出一条文旅康养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晋城路径”。

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升级。一是三级集散体系建成市级“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投入运营6县(市、区)及王莽岭、皇城相府等核心景区均设立标准化游客中心,形成“市—县—景区”三级服务网络。二是交通配套全覆盖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主线582公里、支线154公里、沁河古堡群环线50公里、“百村百院”连接线150公里全线贯通,串联90%景区及特色产区

2.智慧旅游基础设施深度覆盖。持续推进A级景区实现免费WiFi、通信信号、视频监控覆盖;皇城相府建成国内首个“5G+AR智慧景区”,集成实景导览、虚拟导游功能,游客可通过手机与“陈廷敬”虚拟形象互动。建成山西·文旅云晋城中心,实现景区实时监控功能、景区流量实时监测功能,舆情监测功能,游客画像分析功能等,其中监控功能直接对接文旅部,帮助政府有的放矢的实现景区管理太行一号陵川段投用电子音乐公路自动播放《太行山上》大阳古镇引入AI导游、VR全景地图,支持多语言交互与沉浸式游览

二、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1.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晋城古堡”申遗为契机,联动皇城相府、湘峪古堡、郭峪古城等景区,打造古堡研学线路;《再回相府》《千年铁魂》《砥洎风华》等实景演艺常态化演出,年均举办文旅节庆活动20余场。扶持培育成晋城博物馆龙头引领的“百家地域特色博物馆群”,推动铁器冶铸、珐华器制作等非遗工坊开放体验。成功创建3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4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推动文物古建与《黑神话:悟空》IP结合,开发“跟着悟空游晋城”主题线路

2.生态旅游产品多元创新凤城康养示范区是我市重点打造的集文化宣传、生态康养、商务接待、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康养龙头项目,现已建成凤城国际酒店、森林木屋、太空舱、高端公寓、百樱园观景平台、龙马湖公园、房车营地、康养中心、凤城yeah巷和60公里慢行系统等复合型康养业态,成为晋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大健康产业发展标杆,获得了“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荣誉称号。太行锡崖沟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开创了我市在这一领域的先河,实现了全省“0”的突破。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重大牵引工程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先行区如期开园,对全市文旅康养提档升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三、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

我市已成立并运行多个旅游行业相关协会,晋城市旅游事业促进会晋城市旅游文物协会晋城市旅游摄影协会晋城市文旅康养协会晋城市太行文旅康养产业研究院晋城市导游协会等,在规范市场、促进交流、服务行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持续致力于产教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工作,深化人才培养与山西科技学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持续深化合作,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拓宽文旅人才引进与培养渠道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旅游管理、酒店数字化运营专业,酒店管理实训基地获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增设“智慧景区运营”“文旅新媒体营销”模块,与皇城相府、王莽岭等共建实训基地,年均输送实习生280人次。着力培育一批热爱导游事业的从业人员,并常态化组织开展行业培训导游协会年均开展导游服务、数字化营销等培训12期,覆盖从业人员1200人次;金牌导游选拔赛连续举办5届,培育省级竞赛选手30名。开展金牌导游员选拔比赛等工作,持续推动全市导游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在皇城相府、王莽岭等景区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2023-2024学年已接收相关专业实习生280余人次。高端人才引进方面,我市举办“‘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活动,面向湖南高校引进硕士及以上人才230名,提供500个优质岗位。

您的建议是我们持续改进工作的重要动力。我们诚挚欢迎您继续监督、指导我市文旅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