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009号 提案的答复
民盟晋城市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这份提案深刻剖析了我市全域旅游发展中的短板与挑战,提出的建议精准务实、操作性强,对我市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高度认同并将在工作中积极吸纳落实。经认真研究,结合我单位工作职责,现答复如下:
一、提高认识,精准编制发展规划
我市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引领作用,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政策保障。聚焦“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战略定位,将全域旅游和康养产业列为“三足鼎立”产业之一。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晋城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晋城市“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晋城市太行人家康养村落发展规划》和旅游重点项目等,出台《晋城市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五”时期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晋城市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化市场主体倍增要素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试行)》《晋城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若干政策措施,连续8年实施《大宗旅游接待奖励办法》,起草地方法规《晋城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制保障。
二、凝聚合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我市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发展生态,强化协调联动,提升整治效能。组建整治旅游业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问题工作专班,印发《旅游市场投诉举报督促办理事项》,明确部门职责,建立任务工作清单。同时建立整治工作“双周调度”机制,推进市、县两级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在氛围营造方面,依托市县两级媒体就文旅市场主体合法合规、诚信经营,游客文明出游、理性维权等方面开展宣传引导。公布旅游市场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发布文旅市场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组织相关单位企业向社会公开承诺“摒弃借机涨价、虚假宣传、强制消费”。在畅听民意方面,建立“多线并行”投诉受理平台,包含12345政务热线、旅游服务“好差评”及市县两级文旅部门公布的投诉热线,并在全市64家A级景区公示三级投诉举报方式,保障投诉渠道畅通,夯实了旅游发展安全底线。
三、多元投入,丰富旅游市场要素
我市多措并举夯实产业基础。升级硬件设施方面,改造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系统,2024年完成王莽岭、皇城相府等5大景区智慧化升级;开通市区至珏山、蟒河旅游专线,实现“村村通公交”接驳景区。培育消费场景方面,实施“民宿点亮乡村”计划,打造司徒小镇、浙水古村等特色民宿集群;推动兰花醋、晋城铁壶等50款文创产品进景区、进酒店;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立陵川中药材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紧密度”。构建智慧体系,完善“晋城文旅云”平台,整合景区预约、客流监控、投诉处理等功能,推动智慧化管理覆盖4A级以上景区。
四、创新宣传,实施“旅游+”战略
一是塑造全域旅游品牌。连续举办5届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10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旅招商活动、7届太行山文化旅游节、8届赵树理文旅嘉年华等一系列高标准、高规格的品牌节事节庆活动。持续擦亮叫响“东方古堡·人间晋城 云锦太行·诗画晋城”“晋善·晋美·晋城”的品牌形象。悠然阳城、古韵泽州、清凉陵川、如画沁水、大美高平、魅力城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呈现“一县一品牌”的全域旅游大格局。二是一体化营销推广。充分利用各类媒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立体式、多层次、常态化的全媒体宣传,创新性举办摄影大赛、短视频大赛、“晋城有礼”文创大赛等,宣传晋城市品牌形象,营销亮点不断。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宣传营销活动,针对省内外、中原城市群、长三角等重点市场,采取走出去推介、请进来体验等形式进行常态化宣传。发起成立全国性的文旅康养城市联盟,加入太行山旅游联合推广协调机制、豫晋冀鲁毗邻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协作机制。三是深化业态创新。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推出“古堡夜宴”“太行手作”等体验项目;申办省级马拉松、自行车赛事;发展“旅游+科技”“旅游+研学”,建设珏山星空营地、大阳古镇研学基地等新场景;推动潞绸、珐华、打铁花等非遗项目进景区,形成“日日有体验、月月有活动”的文旅消费生态。
衷心感谢贵单位对晋城文旅事业的深度关切与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