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083号 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03 发布机构: 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尊敬的席一栋委员:

您好!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市推动非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近年来,我市在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市工作方面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明确城市定位,锚定康养产业路径

自2020年开始,我市紧抓“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大会”会址永久落户晋城的历史机遇,大力布局文旅康养产业,坚定走康养产业转型发展道路,聚焦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持续完善“一核、两环、两带、多片”的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市为战略支点,依托396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圈、582公里太行一号康养环,串联全市自然人文资源,大力推进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牵引性工程,不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精品线路”的产品供给体系,探索形成医疗康复、社区颐养、文化润养、旅居度假、森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康养、乡村田园8种“康养模式”,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近年来,连续举办五届“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大会”,配套举办“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博览会”,引导我市文创、非遗、农特产品、医疗等行业开发康养服务特色产品,推动各行业转型发展。同时,为丰富我市文旅康养服务业态,结合我市独特优势,以传统古村落为基础,推动“百村百院”工程建设,积极探索非遗、文物保护及活化利用,形成喜镇苏庄、千年高都等一大批康养特色村落和康养服务业态载体。

二、丰富文旅产品,提升康养服务体验

为推动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向集群化、聚合式发展能级跃升,高标准推进文旅康养产业集聚平台建设。

一是夜间经济版图扩容。成功推动“梦回长平”不夜城跻身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南大街、“梦回长平”不夜城、司徒小镇、皇城相府、大阳古镇等获评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矩阵效应凸显。

二是旅游休闲街区提质。司徒小镇六尺巷、南大街、郭峪古城明清文化商业街、皇城相府明清文化商业街等特色街区,成功摘得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称号,成为文旅消费新地标。

三是康养产业集群崛起。陵川县、泽州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凤城康养示范区、皇城相府文旅康养区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康养产业规模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是文化产业示范引领。皇城相府荣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皇城相府、潞绸织造集团、大阳古镇、司徒小镇、红都琉璃厂等获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一系列成果标志着我市文旅康养产业正以集群化、品牌化之势,向更高质量、更优效益发展迈进,为城市转型发展开辟新路径、塑造新优势。

三、创新文旅营销,增强城市影响力

以“丹河摇滚演唱会”为契机,创新宣传营销工作举措,晋城再次登上热搜榜前排。为推动“丹河摇滚演唱会”火爆全国,我市多项措施精准发力:

一是拿出诚意,推出优惠政策。为使全国歌迷和演职人员尽情游晋城、主动宣传晋城,分类提出优惠办法。5月10日—6月10日期间,对持有演唱会门票的歌迷,免费开放33个A级景区,同时在23个A级景区实行首道门票5折购买优惠政策;司徒小镇景区还推出了为自驾游歌迷报销上限120元过路费的服务项目;另外,还对演唱会演员和演职人员,提供游览所有景区首道门票全免优惠服务。

二是做细服务,发布相关信息。围绕广大歌迷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在精心谋划、全面摸排的基础上,推出食宿、出行等攻略。交通方面,面向北京、上海、山东、河南、陕西等主要城市歌迷,针对性制定飞机、高铁、长途客车、自驾等线路指南,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陆续发布。美食方面,推出“传统美食”和“康养名菜”两个系列,通过《全国歌迷游晋城攻略手册》告知广大游客。旅行方面,持续延伸“黑神话悟空”流量,推出4条旅游线路(中线为“城区+泽州古建溯古巡礼”线路、西线为“阳城+沁水古堡秘境探寻”线路、北线为“高平宋金穿越”线路、东线为“陵川地理封神”线路),精准指导歌迷游览我市“古堡古建”。住宿方面,组织专人全面梳理我市住宿行业情况。据统计,目前六县(市)区住宿单位共计2651家、客房41614间、床位78523张。其中,城区住宿单位150家、客房8826间、床位13913张,泽州住宿单位68家、客房1924间、床位3601张,完全能够满足歌迷住宿需求。同时对城区和泽州的部分住宿单位信息在网上集中发布,为全国歌迷提供优质入住资源。此外,还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旅市场价格行为《倡议书》《提醒告诫书》,进一步强化文旅企业、社会餐饮单位自我约束,共同维护晋城良好形象。

三是加强联动,集中推介晋城。由市文旅局发起,与市融媒体、市新闻办、丹河集团以及六县(市)区共同组建宣传组,负责演唱会举办前后的信息集中推送,并邀请时代文旅团队进行业务指导。推出“追寻摇滚记忆,看晋城”“在晋城拥抱每一种生活”“美好旅程骑行晋城”等主题的宣传产品76期,通过凤凰网、人民日报和太行国际传播中心、太行日报、晋城文旅等新媒体持续推送,阅读量突破6000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晋城的知名度、美誉度、辨识度和影响力。此外,组织我市歌迷建立全国乐迷微信交流群,除了向广大歌迷分享《晋城本地吃住行攻略》《演唱会当天日晒分析图》,还以互动的方式推介我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近几年的发展成就。

四是抓住时机,展示晋城文化。聚焦演唱会人流集聚这一特点,在演唱会期间配套三项工作扩大晋城文化影响力。一是在演唱会现场外围设置晋城文旅宣传展区,组织部分A级景区和非遗传承项目代表,与全国歌迷开展互动活动,让全国游客直观感受晋城文化底蕴;二是邀请全国歌迷粉丝团集中打卡晋城博物馆、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和青莲寺古建艺术博物馆,利用外部宣传资源推动我市古建文化“出圈”;三是统筹晋城歌舞团、晋城大剧院等院团推出“晋城优秀舞台剧目专场”“德云社相声大会相声专场”等演出,为全国歌迷提供更多文化体验。

以上是我市在推动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市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及成效,我局将结合您的宝贵建议,进一步丰富工作举措,创新营销方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强全市各县区联动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产品丰裕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片区。

再次感谢您对晋城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希望您继续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