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121号 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03 发布机构: 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靳凤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超前谋划布局,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晋城市紧紧围绕建设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深入实施了“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持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相结合的产品供给体系,正在走出一条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的晋城路径。

一、精塑品牌集群,释放文旅消费新动能

晋城聚焦“国字号”资源,全力打造多元品牌矩阵,驱动文旅消费升级。依托“中国古建博物馆”的深厚底蕴,整合7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源,推出“千年古建・匠心晋城”品牌,并围绕《黑神话:悟空》带火的高平铁佛寺、泽州玉皇庙等景点,打造“悟空打卡地”特色子品牌,开发限定版文创产品,联动线上线下营销,打造了古堡IP。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自然的生态优势、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历代名医典故、活化古法养生技艺、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打造中医药主题康养小镇等举措,实现康养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打造了康养IP。

我市以“龙头景区+示范带动”为发展思路,帮助太行锡崖沟创成全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皇城相府文旅有限公司创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梦回长平”不夜城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釜山、丈河、泊水湾、茱萸湾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釜山村、沟北村、勤泉村、下沃泉村、柏沟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初步形成了“标杆景区引领、特色景区示范、乡村景区辐射”的全域全龄全季的旅游发展格局。

二、跨界融合破界,拓展城市旅游新维度

打破传统文旅边界,通过跨界融合重塑城市旅游体验。在“文旅+科技”方面,运用VR、AR技术,对晋城古建进行数字化复原,打造“云上古建”虚拟游览项目,让游客足不出户即可沉浸式体验古建之美;在景区内设置互动投影、全息影像装置,如在司徒小镇利用光影技术再现打铁花的震撼场景,增强游览趣味性。

推动“文旅+康养”融合,一方面依托“清凉太行”的独特禀赋,将森林资源、避暑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凤城康养示范区建成龙马湖景区、植物园等自然景观,王莽岭景区配套推出星空露营、森林步道、山地运动等业态,实现避暑度假和森林康养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自然的生态优势、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历代名医典故、活化古法养生技艺、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打造中医药主题康养小镇等举措,实现康养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探索“文旅+体育”模式,我市在太行一号公路举办“华夏骑友齐聚太行”骑行活动,邀请了全国各地400多名骑友,活动路线穿越A级景区、古堡古建、康养村院、旅游驿站,串联起晋城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马武寨、自在荒野景区开发了南太行徒步中心、攀岩中心、越野探险俱乐部等,丈河景区修建了34公里“环法”山地自行车赛道,七彩太行景区开发了低空滑翔、户外游泳等运动项目,实现了康养产业动静互融、共促共进。

三、创新运营理念,绘就品质生活新图景

晋城以创新理念运营城市,全方位赋能市民与游客的品质生活。以《黑神话:悟空》现象级流量为契机,精心策划“跟着悟空游晋城”系列活动,及时推出古建探秘、非遗体验、国宝寻访等10条精品线路,并在玉皇庙、铁佛寺等核心景区增设专业讲解服务,开发 AR 打卡、数字导览等科技体验项目,同步推出“二十四诸天”“二十八星宿”系列文创产品,深度优化服务体验,实现了从文化资源到文旅产业的高效转化。在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加持下,我市推出“太行山上过大年”系列文化活动,涵盖七大主题板块、百余项特色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庙会、游园灯展等元素巧妙融合。

在服务优化上,推出“一站式”文旅服务平台,整合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等信息,提供个性化旅游定制服务;在景区设置文旅管家式服务,为游客提供从行程规划到应急处理的全流程服务。此外,组织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参加管理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而带动整个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以优质服务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促进晋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平台优势,着力推动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创建,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晋城市文旅康养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