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198号 提案的答复
乔星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晋城市古建数字展示与传播力度 推动数字赋能旅游业提质升级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尤其是随着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之后,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工作座谈会议的要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聚焦文物防、保、研、管、用各个环节,进行了如下工作:
(一)坚持以底线思维抓好安全保护。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全力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一是加强保护修缮。先后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55亿元,实施文物数字化保护和修缮项目107个,修缮国保65处、省保42处,维修、抢险低级别文物项目167个。二是加强安全监管。建成涵盖全部国保单位的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现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示制度全覆盖。推动重点文保单位“雪亮工程”建设,文物安全防范全面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二)坚持以开放姿态抓好研究展示。一是深挖文物价值。发挥“晋城古建”“彩塑壁画”“红色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了“泽州万象”“掌中珍玩”“镜涵春秋”一批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精品陈列展览,推出《行走中的古建博物馆》《沁河中游地区传统堡寨村落碑刻辑录》等一批文物类理论书籍。二是加大开放展示。探索开展文保单位“开放日”活动,推动市县两级90处文保单位走进大众视野。《黑神话·悟空》爆火之际,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保力量,推动高平市铁佛寺免费对外开放,有序接待流量游客12.5万人,相关话题播放量超过1.5亿。三是持续扩大影响。持续讲好文物故事、晋城故事,实施未成年人文物教育“雨露工程”,开展与太原、武汉、漳州、西宁等城市的巡展交流,吸引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内一流建筑、美术学科机构在晋城设立教学基地。近期,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数字艺术展在清华大学建筑馆正式开展。
(三)坚持以创新举措抓好活化利用。针对文物活化利用方式单一的等问题,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一是加快示范创建。以创建全省唯一的古民居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牵引,项目化推进“保护工程、记忆工程、活化工程”三大任务,着力建设全国木结构古建筑保护和研究基地、全国古民居文化体验和旅游基地、全国研学基地(营地)。二是加快改革步伐。探索实行土地入市、文物“两权”分离、古民居使用权流转等改革举措,推动文物密集区由“点状保护”向“连片共建”拓展,形成了阳城县“五村一体化”协调发展、润城片区三村联动发展模式等经验做法。三是加快文旅融合。围绕古建、古堡、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构建起8大类102家地域特色类博物馆群,推出古建探秘、国保寻访等10条精品旅游线路,引进玉皇庙“二十八星宿”等20个文旅项目,开发古堡建筑、彩塑壁画等8大类200余种文创产品,“星空之城”“古建博物馆”等城市品牌越擦越亮。四是加快分类推进。针对极具稀缺性的古道、古堡资源,实施世界遗产化策略,打包皇城堡、郭峪堡等6处古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针对建制完整的明清古村落,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景区化发展策略,打造了皇城相府、湘峪古堡等一批4A级以上旅游景区。针对古院落,植入新型业态进行功能重塑,甄选129个村落和108个明清院落,实施“百村百院”工程,打造太行山精品民宿集聚区和康养特色村,有力促进了优势资源的活化利用。
对于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晋城市古建数字展示与传播力度,推动数字赋能旅游业提质升级的建议,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引入先进数字展示技术
1.建立“全域旅游监测平台”“皇城相府可视化管控平台”“一机游晋城平台”。“全域旅游监测平台”集数据中心与管控功能于一体,对接采集十三类目共4389219条数据信息,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旅游管理决策和指导依据,并基于“一张图”实现了在线监测、应急联动、紧急救援等智能服务。“一机游晋城平台”完成了对1家5A级景区,8家4A级景区,9家3A级景区共计18家景区的收录,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一机预定、一键查询、一图导航等智慧化服务功能。
2.利用人工智能开发虚拟导览程序,如皇城相府通过AR技术推出虚拟导游服务,游客可以与虚拟的“陈廷敬”等人物进行实时互动,深入了解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此外,打造AI数字导览机器人,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和讲解服务,解答游客的问题。
3.场景复原与沉浸式体验:借助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构建完整而生动的古建筑历史故事场景。例如风语筑开发的“神秘的东方古堡”项目,运用前沿3D数字化资产扫描技术,1:1复刻晋城代表性古堡建筑数字资产,让观众通过裸眼手势交互在虚拟世界中沉浸式体验晋城古堡。
4.文物保护与修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晋城古建筑的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如对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塑像、高平铁佛寺明代彩塑等进行三维数据采集、三维模型重建等,可以通过AI分析文物的损坏情况,为文物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二、拓展多元化数字传播渠道
1.新媒体平台运营:已在抖音、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并安排专人负责运营。通过发布古建旅游短视频、直播、互动话题等内容,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古建旅游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的运营投入,定期发布高质量、富有创意的短视频、图片和文章,展示古建魅力。
2.短视频营销活动:结合《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热潮,已策划了“跟着悟空游晋城古建”短视频营销活动,发布“府城玉皇庙——西溪二仙庙——高平铁佛寺”主题线路、线下通关文牒、主题周边等。
3.社交媒体互动: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定期开展线上活动,如摄影比赛、线上问答、打卡挑战等。例如,今年举办的“晋城古建摄影大赛”,全国各地的古建爱好者积极投稿,有效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文物数字化水平,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今年4月我们完成了2026年度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计划申报工作,针对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建立文物数字化信息保全档案,为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今后,我们会持续加大古建数字化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古建数字展示与传播的有益探索。
感谢您对古建数字赋能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