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228号 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03 发布机构: 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谭军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丹河集团牵头打造“二十八星宿”文化品牌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指示批示及对山西工作的指示精神,按照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的要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国家古民居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2023年,我市作为全省唯一被推荐列入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确定了以“乡土中国、民居晋城”为创建主题,以“一心一廊两带三片区”为总体布局,重点是围绕“修缮工艺、活化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古民居保护工程、记忆工程和活化工程,全力开展国家古民居示范区创建。2024年9月创建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成立创建领导组、启动修缮项目、活化利用项目以及“太行古堡群遗产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课题研究等。

二是“博物馆之城”建设持续推进。2024年全省文物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将支持太原、大同、临汾、晋城打造“博物馆之城”。我们立足这一政策优势,通过摸底将全市58家展览馆、乡村记忆馆、乡村博物馆等纳入第三批培育名单。2024年完成第三批42家地域特色博物馆扶持培育,城区非国有原本历史博物馆在省局成功备案。中国文物报上分别刊登了《晋城市地域特色博物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凝聚社会力量打造具有晋城特色的博物馆之城》研究文章,全面总结我市三批批地域特色博物馆建设成果,我市三年期间已经培育扶持95家地域特色博物馆,加上已经注册备案的7家本土博物馆,晋城全市已经形成102家博物馆化的文化惠民阵地。

三是深化“黑神话·悟空”流量影响。为积极应对“黑神话·悟空”带来的游客剧增,涉及我市的取景地全部免费开放。2024年8-11月,按照各县(市、区)上报,市级统筹的原则,甄选价值较高、群众关注度高的国、省保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于每周日进行免费开放,满足群众参观文物的精神文化需求,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此外,通过提高文保员待遇、开发景区景点等措施,150处国、省保中活化利用数量为68处,活化利用率达到45.3%。目前,我们正在筹备2025年国省保单位免费开放工作,预计开放不少于100处。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二十八星宿、金代戏台等国宝级文物元素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已推出二十八星宿系列文创产品303种,包括帆布包、冰箱贴、抱枕、书签、茶叶等,类型丰富多样。

四是特色展览促进馆际交流。引进临时展览,提升基本陈列内容,宣传晋城本土传统文化,策划制作反映本土特色文化内涵的对外巡展,制作《乡土中国——东方古堡艺术巡展》《天宫映象—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数字展》《善泽悠长——晋城古代木雕装饰艺术展》,积极和太原博物馆、吕梁博物馆、马鞍山博物馆合作开展联展巡展,积极培育晋城博物馆申报国家一级馆。

府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泥塑作为我市独特的文化瑰宝,其品牌打造对提升晋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局高度重视建议内容,结合全市文旅发展规划,有关工作思路如下:

一、强化宣传推广,构建全方位传播矩阵

(一)借势流量热点扩大声量。依托《黑神话悟空》热度,联合抖音、B站等平台开展“跟着悟空看星宿”话题营销,制作二十八宿泥塑数字导览片、AR互动体验程序,以年轻化、趣味化形式激活大众传播力。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等高端媒体合作,推出《中国彩塑巅峰:晋城二十八宿》纪录片,聚焦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向全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

(二)全域覆盖营造文化氛围。推动地方媒体开设“星宿文化”专栏,通过公交、地铁、景区大屏等载体普及二十八宿知识,开展“全民认星宿”线上答题活动,形成“人人知星宿”的社会氛围。

二、优化空间布局,打造星宿文化地标集群

(一)构建“核心+辐射”空间体系

核心区:以府城玉皇庙为中心,建设“二十八星宿文化广场”,融合珐华技艺塑造主题雕塑,打造星宿主题光影秀夜间景观。

联动区:串联关帝庙、丹河两岸,按“四象”“十二生肖”布局建设“星宿书院”“动漫剧场”及衍生产品街区,形成“一步一景一文化”的沉浸式体验群落。

(二)丹河新城特色植入。支持丹河集团在新城规划中融入星宿元素,如命名“角木蛟公园”“斗木獬大道”等,建设星宿主题酒店、游乐场,将建筑外观、公共设施与星宿符号结合,打造“星空之城”视觉标识。

三、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文化产业生态

(一)壮大龙头企业与文创开发。扶持泽州铁器、晋艺坊等企业开发二十八宿主题铁壶、剪纸、围巾等衍生品,设立“星宿文创设计大赛”,吸引高校、设计师参与创意转化。推动与影视动漫企业合作,将二十八宿IP改编为系列动画、影视剧,联合《黑神话悟空》团队开发游戏内联动场景,打造“中国天文神话宇宙”。

(二)建设中部衍生产品基地。规划建设星宿文化产业园,集聚生产、研发、销售企业,重点发展图书影像、玩具首饰、数字藏品等产业,形成“设计—生产—营销”全链条,目标成为华北地区最大星宿文化衍生品集散地。

四、串联星空资源,打造“太行观星”文旅IP

(一)构建星宿文化珍珠链

丹河沿岸:打造“星宿文化带”,结合夜游经济设置灯光艺术装置,讲述星宿神话故事。

珏山景区:升级“双峰吐月”景观,建设玄武主题望月亭,推出星空露营、天文观测等体验项目。

高平、陵川、阳城、沁水:分别以炎帝观天台、棋子观天洞、伏羲观星石、暗夜星空保护带为核心,开发“观星研学”“星空康养”线路,形成“太行山上看星星”品牌矩阵。

(二)培育文旅新业态。设计“星宿文化探秘之旅”精品线路,串联府城玉皇庙、各观星节点与康养度假区,推出“星宿主题民宿”“星空晚宴”等产品,推动“文化+康养+研学”融合发展。

府城玉皇庙二十八宿文化品牌建设是晋城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我局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与丹河集团及各方紧密协作,推动建议落地见效,让“海内孤品”成为晋城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期待携手共进,共谱晋城文旅新篇章!

感谢您对晋城二十八星宿开发利用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