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238号 提案的答复
黄培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晋城市紧紧围绕建设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深入实施了“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持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相结合的产品供给体系,不断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净化市场环境,擦亮叫响“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
一、活化古建资源,塑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2024年,我市以《黑神话:悟空》现象级流量为契机,通过“数字赋能、场景重构、品牌裂变”三大核心策略,构建古建保护与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精准对接游戏 IP。精心策划“跟着悟空游晋城”系列活动,及时推出古建探秘、非遗体验、国宝寻访等10条精品线路,将玉皇庙、铁佛寺、西溪二仙庙等取景地资源串联,下发“通关文牒”。深度优化服务体验。在玉皇庙、铁佛寺等核心景区增设专业讲解服务,开发 AR 打卡、数字导览等科技体验项目,同步推出“二十四诸天”“二十八星宿”系列文创产品。加大力度宣传推广。联合抖音发起“跟着悟空游晋城”话题挑战赛,进一步宣传古堡文化品牌,晋城先后获评“全国十大热门旅游黑马目的地第六名”和“客流增幅前五的小众旅游目的地第一名”。
二、全域统筹规划,构建四季畅游新格局
我市全力打破旅游淡旺季限制,实现全域全季发展。在春季踏春赏花,以“花漾晋城·春日赏花之旅”为主题,推出4条赏花精品线路,涵盖城区凤城康养示范区近万株樱花、高平卧龙湾景区百亩油菜花,陵川基地百万亩连翘花,沁水下沃泉村漫山桃花等。在夏季避暑旅居,端午节期间,皇城相府推出非遗演艺,司徒小镇《千年铁魂》实景剧震撼开演,大阳古镇引进全网爆火的醉关公小林子团队表演,一系列可看、可玩、可学、可享的沉浸式体验,为假日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在秋季登高揽胜,泽州县山河镇漫山红叶与青松翠柏相互交织,绝美秋日风光吸引游客漫步山间、登高望远;阳城县举办茱萸文化旅游节,推出诗词笔会、文艺演出、徒步登高等活动,全面提升“中国山茱萸四大产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冬季冰雪狂欢,举办山西省首届冰雪嘉年华,引入奥地利冰雪文化,推介燃雪运动游、嬉雪欢乐游、踏雪自驾游、民俗风情游、寻踪古建游、太行山水游六大精品旅游线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推出精品民宿、陵川菜系、奥地利展销店,进一步刺激了旅游消费。
三、聚焦城市礼物,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为深挖《黑神话・悟空》IP 价值,全市各大涉旅企业、文创企业等紧扣“神仙宇宙”主题,将星宿文化、道教元素与现代潮流结合,开发了玉皇庙“二十八宿”系列流沙冰箱贴、星宿手办、立体拼图、手帐本、帆布包、精美明信片,铁佛寺“二十四诸天”掼蛋扑克、冰箱贴、文化衫、帆布包等兼具文化深度与趣味性的6大类146种文创周边产品,并通过举办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搭建文创展销平台等方式,推动文创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同时,在景区设置文创专门展区外,积极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借助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拓宽文创产品销售网络,打造“九头十八匠”文创市集等特色消费场景,汇聚各类传统文化产品与新型文创设计产品,激发游客消费热情,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
四、推进数字建设,赋能文旅智慧发展
2023年山西·文旅云晋城分中心建立,该分中心采取“一市一政策”的品牌化、定制化服务模式,精心了打造了客流监测服务、定制化小程序、景区预约系统、舆情监测平台等,构建了集监管、指挥、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智能化服务系统,为晋城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同时,山西·文旅云晋城分中心还与省级平台以及其他市县的分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为全省“一盘棋”和区域协同、纵横贯通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
五、强化政策保障,筑牢古建保护根基
我市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大市比较优势,出台《山西晋城古民居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一心一廊两带三片区”的发展格局,构建起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深入挖掘古建艺术价值,如玉皇庙亢金龙、娄金狗、虚日鼠、室火猪4尊文物级的复刻品;铁佛寺彩塑的三维数据化、关羽像的1:1的3D打印,以及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的数字艺术呈现。同时,创造性实施晋城低级别文物认领认养工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开展“沿着古堡游晋城”专题推介活动及“雨露工程”公益教育、古建古堡研学、革命文物进校园等系列实践活动,推动文物保护全民化。
六、定向培育人才,打造专业服务队伍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我市从培养优秀导游、优质管理人员入手,全面提升文旅康养从业人员素质,营造优质旅游环境。一方面,举办全省文旅康养集聚区、示范区建设提升培训班,为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对全市文旅康养产业更好实现高质量集群化、聚合式发展提供了高效助力。另一方面,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举办了“听我讲古建”讲解服务队伍培训,涵盖晋城古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建筑风格与特点、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并选择铁佛寺、崇明寺、定林寺等具有代表性的古建景点进行现场实训,有效培养了一批专业素养高、讲解能力强的古建讲解人才。此外,成功举办导游大赛,选出了一批讲政治、专业精、服务好的优秀导游,持续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导游队伍服务水平,树立行业良好形象,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七、优化基础建设,提升旅游通达品质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作为我市重要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目前已全部建成通车,同步配套观景平台、智能交通系统等设施。同时,开通市区直达王莽岭、蟒河、珏山等核心康养景区的定制旅游专线,构建起“半小时康养交通圈”,为打造全国文旅康养示范区奠定坚实交通基础。今年,我市还出台了《晋城市高质量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2025-2027年将逐步实现路网完善、配套齐全,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监管协同、路产融合的目标。下一步,我市将根据《方案》细化的7类16项具体任务,在完善公路路网、完善配套设施、激发消费活力等方面,做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发展的“后半篇文章”,力争进一步促进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激发消费活力,为全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平台优势,为全方位推进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晋城市文旅康养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