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245号 提案的答复
原雪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行“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晋城市紧紧围绕建设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文旅康养样板城市的目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深入实施了“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持续完善“示范区+大景区+百村百院+旅游路网”相结合的产品供给体系,不断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净化市场环境,擦亮叫响“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
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政策引领。
为抢抓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机遇、把准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产业发展原有基础,我市抢抓发展机遇,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晋城市关于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的实施意见》《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晋城建设的实施意见》《晋城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等;编制《晋城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一核、两环、两带、多片”的全域康养发展格局。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综合实力。
一是完善交通设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作为我市重要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目前已全部建成通车,同步配套观景平台、智能交通系统等设施。同时,开通市区直达王莽岭、蟒河、珏山等核心康养景区的定制旅游专线,构建起“半小时康养交通圈”,为打造全国文旅康养示范区奠定坚实交通基础。今年,我市还出台了《晋城市高质量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将有力推动我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激发消费活力,为全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二是推进数字文旅建设。2023年山西·文旅云晋城分中心建立,该分中心采取“一市一政策”的品牌化、定制化服务模式,精心了打造了客流监测服务、定制化小程序、景区预约系统、舆情监测平台等,构建了集监管、指挥、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智能化服务系统,为晋城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同时,山西·文旅云晋城分中心还与省级平台以及其他市县的分中心实现了互联互通,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体系,为全省“一盘棋”和区域协同、纵横贯通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
三、深挖文化内核,赋能转型提质
我市充分发挥文物资源大市比较优势,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文物在推动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古堡申遗,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制度创新层面,我市在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领域多管齐下,制定《晋城市特色博物馆群建设发展规划》,按照一年育试点、两年上水平、三年见成效的要求进行奖补,推进晋城市特色博物馆群建设;出台《山西晋城古民居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一心一廊两带三片区”的发展格局,构建起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在文物保护层面,确定了晋城青莲寺、玉皇庙、高平二郎庙、姬氏民居4处国保中的国宝;以传统文保技法与创新数字化技术相结合,对铁佛寺彩塑、开化寺壁画等重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护与沉浸式场景复原,全方位保护寺内古建遗迹。在活化利用层面,围绕“重温红色历史·传承奋斗精神”主题,设计推出6条红色研学线路,共有红色教育基地22处,围绕丹河沁河流域明清古堡群,设计推出了2条“东方古堡 人间晋城”古堡群体验线路,共有7处国保单位;充分挖掘古堡建筑、革命文物、彩塑壁画、瓷器民俗、景区文化、非遗特色等文化优势,开发出六大类146种文创产品。同时,创造性实施晋城低级别文物认领认养工程,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开展“沿着古堡游晋城”专题推介活动及“雨露工程”公益教育、古建古堡研学、革命文物进校园等系列实践活动,推动文物保护全民化。
四、打造特色品牌,促进融合发展
一是打造古堡IP。以《黑神话:悟空》现象级流量为契机,精心策划“跟着悟空游晋城”系列活动,及时推出古建探秘、非遗体验、国宝寻访等10条精品线路,并在玉皇庙、铁佛寺等核心景区增设专业讲解服务,开发 AR 打卡、数字导览等科技体验项目,同步推出“二十四诸天”“二十八星宿”系列文创产品,深度优化服务体验,实现了从文化资源到文旅产业的高效转化。
二是打造康养IP。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自然的生态优势、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通过挖掘历代名医典故、活化古法养生技艺、建设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打造中医药主题康养小镇等举措,实现康养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如:按照“一村一主题、一院一特色”原则,在洞头村、苏庄村等村落,将传统民居改造为康养民宿,融入中医理疗、太极武术、养生膳食等康养元素,打造沉浸式康养体验场景。
三是打造美食IP。坚持“一县一品”发展战略,将泽州义城红薯、高平黄梨、阳城小米、陵川连翘、沁水蜂蜜等特色农副产品纳入文旅宣传体系,于多个热门景区如皇城相府、王莽岭等,以及游客集散中心设置了特色农副产品展销专区,借助景区旅游热度,集中展示售卖具有晋城特色的农副产品,同时,策划举办多场“文旅+农产”主题活动,如五一期间,在泽州高都古镇举办“一院十八坊直播宣传”活动,带动游客参与电商直播间售卖本地农产品,实现了生产、销售、旅游打卡一体化,有效提升了本地农副产品的曝光度与销售量。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平台优势,着力推动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发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晋城市文旅康养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