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271号 提案的答复
贾祥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 推动建设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晋城作为文物大市,积淀厚重、遗存丰富,全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601 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82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居全国第四、全省第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7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处。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按照“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进行了如下工作:
(一)坚持保护第一,不断创新文物管理机制
针对文物资源极其珍贵、极其脆弱的特点,我们把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加大修缮力度、持续优化管理水平,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一是统筹项目进行保护修缮。以“国、省保”和“低级别文物”保护双向发力,谋划实施了一批文物修缮及抢险项目。国保省保方面,争取2024年国家资金3953万元、省级资金977万元,实施项目33个,其中修缮类项目25个;低级别文物方面,利用政府一般债券资金加强低级别文物保护修缮。2024年利用政府一般债券资金905万元,对30处低级别文物开展保护修缮;申请到第二批债券资金1500万元,用于5处低级别文物的保护修缮和低级别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监管平台建设。二是加强文物管护员队伍管理。将文物工作纳入各县(市、区)专项考核体系,制定实施《晋城市文物保护员、文物安全网格员管理办法》,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全部进行了公示,确保了文物管理层层有责任、处处有人管。三是加大普法执法力度。自2025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最新修订版施行以来,不断深化学习,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建立健全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与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协同,针对各类文物违法行为开展联合行动。
(二)坚持讲好晋城故事,进一步深化晋城地区文明研究
一是国家古民居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有序推进。2023年,我市作为全省唯一被推荐列入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确定了以“乡土中国、民居晋城”为创建主题,以“一心一廊两带三片区”为总体布局,重点是围绕“修缮工艺、活化利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古民居保护工程、记忆工程和活化工程,全力开展国家古民居示范区创建。2024年9月创建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成立创建领导组、启动修缮项目、活化利用项目以及“太行古堡群遗产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课题研究等。二是加强文物科学管理,筑牢安全防线。严格执行文物安全执法巡检,先后与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应急管理局开展了文物建筑和博物馆消防安全专项检查,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安全巡检工作,发现文物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将文物安全防范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建成与省文物局联网并行。目前,国保、省保全部接入该系统,投入220万元以泽州县、高平市为试点力争五年内实现市保、县保安全监控全覆盖。三是多措并举做好研究阐释工作。强化与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知名院校、企业的联合科研攻关,形成了一系列研究和理论成果,出版了《行走中的古建博物馆》《太岳革命根据地(阳城地区)遗址调查研究》《沁河中游地区传统堡寨村落碑刻辑录》等,整理形成了档案类《晋城国保丛览》等。
(三)坚持创新活化展示,文旅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一是探索开展“国、省保开放日”活动。2024年8-11月,按照各县(市、区)上报,市级统筹的原则,甄选价值较高、群众关注度高的国、省保单位,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于每周日进行免费开放,满足群众参观文物的精神文化需求,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此外,通过提高文保员待遇、开发景区景点等措施,150处国、省保中活化利用数量为68处,活化利用率达到45.3%。
二是推进地域特色类博物馆培育工作。2024年完成第三批42家地域特色博物馆扶持培育,城区非国有原本历史博物馆在省局成功备案。三年期间已经培育扶持95家地域特色博物馆,加上已经注册备案的7家本土博物馆,晋城全市已经形成102家博物馆化的文化惠民阵地。
三是打造特色展览促进馆际交流。与漳州市博物馆的合作,组织实施《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设计并组织实施了四期临展《中国民窑鹏翔收藏馆—陶瓷精品展》;完成了《我用手机拍晋城——张根发靳桂荣夫妇手机摄影展》,丰富完善《泽州万像—山西晋城古代彩塑壁画艺术》巡展内容,赴山西太原、福建漳州进行了巡回展出。
四是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了古堡建筑、革命文物、彩塑壁画等8大类200余种文创产品,特别是借势“黑神话·悟空”网络游戏的流量影响力,新开发彩塑元素文创产品40余种,晋城文物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严格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深挖文物古建筑在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价值和定位,全力推进文物保护活化利用,立足讲好晋城文物故事,通过开展多媒体宣传推介、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推动建设晋城成为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感谢您对文物活化利用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