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353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晋城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晋城旅游业面临的流量转化困境的建议》收悉。晋城作为山西省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富集地,近年来通过文化遗产活化、文旅融合创新等举措,逐步构建起"东方古堡、山水晋城"的城市品牌。但在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如何突破季节性瓶颈、深化文化价值转化、构建全域协同发展格局,仍需系统性谋划。结合我局职能,经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多措并举,文旅赋能,推动传统假日向“假日经济”转变
一是全年紧抓节假日,集中释放文化旅游消费需求。为充分展示晋城市浓厚历史文化和丰富旅游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两节文化生活,紧紧围绕全市“欢乐中国年·康养晋城味”春节文化活动工作安排,春节期间精心谋划了“太行山上过大年”系列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旅推介;五一黄金周,为满足人民群众和全国游客的文化生活需求,开展了2024年“清凉太行”系列活动,更好地让全国游客感受晋城清凉气候和秀美风光;中秋、国庆期间,市文旅局指导重点景区积极举办系列活动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晋城的独特魅力。2025乙巳蛇年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群众出游热情高涨,文化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我局认真贯彻省文旅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春节文旅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整合文旅资源,以“欢乐中国年,地道山西味”为总领,精心策划推出了2025年“太行山上过大年”系列活动,倾情奉上两个月的精彩文化盛宴,诚邀全国游客登太行、到晋城过一个红红火火、独一无二的晋城味、中国年。春节期间,晋城市接待国内游客259.57万人次,同比增长49.76%,增幅居全省首位;旅游总消费达16.71亿元,同比增长68.28%;人均花费1125.51元,同比增长18.19%,这组“两位数增长”的硬核数据,彰显了晋城文旅的强劲势头。
二是推出多元旅游产品,多项优惠政策促消费。春节期间市县文旅部门精心策划了各类迎春文旅活动100多项,活动涵盖民俗社火、冰雪娱乐、庙会游园、炫丽灯展、地方美食、文艺展演、艺术展览七大主题,力求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文旅体验。
三是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打通资源连接瓶颈。深入挖掘古城古镇古村文化、红色文化和非遗等独特资源,精心培育文化游、古城古镇古村游、红色游、非遗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制定精品旅游路线,串联起晋城的自然美景与人文底蕴。2025乙巳蛇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太行一号、年味民俗、乡村振兴等主题相关旅游线路,推动农业、休闲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2025年5月,发布精品旅游线路10条,指导省内外游客来晋形成规划。
二、攻坚设施短板,建设“主客共享、智慧友好”的服务体系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我省关于高质量推进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的决策部署,做好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发展“后半篇文章”,加快推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晋城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晋城市高质量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5年将实现路网完善、配套齐全。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旅游公路养护,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提升沿线路域环境,完善沿线配套设施等。2026年致力于服务优质、智慧便捷。满足出行需求,提升“云锦太行画中游”平台功能,提高游客智慧化、信息化、便捷化出行水平,丰富旅游业态,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27年将达成监管协同、路产融合。完善协同监管机制,保持路况优良、路域环境整洁优美,凸显公路带动沿线产业发展潜能,推动王莽岭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湘峪古堡景区加快提规扩建升级,提升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比。
二是鼓励重点景区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智慧化建设,深化“文旅+科技”融合创新智慧化场景应用,构建智慧化营销体系,扩大文旅品牌影响力。皇城相府的历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游客不仅可以在实景中感受古代官宦家庭的辉煌,还能通过互动体验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情怀。定期举办历史文化讲座、古装摄影等活动,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皇城相府景区通过结合5G、VR、AI等前沿科技,以轻盈的方式讲述景区厚重的历史文化,以科技手段赋能旅游行业,强化游客游览体验,创新景区呈现方式,打造全域消费空间,为游客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
2024年我市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 5G与AR赋能增效》案例、大阳古镇景区《大阳古镇智慧游 提升游客满意度》案例分别被选为5G+智慧数字化应用项目、服务功能便捷化应用项目入选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智慧化景区案例汇编》。
三是继续支持技术升级,打造“多维沉浸” 。目前,晋城主城区已形成了以人民广场为中心,南大街、凤展购物广场、圣亚购物广场和兰花城为辐射半径的“太行不夜城”地标,以南大街、万品汇、兰花城梦华市集为代表的夜经济专区。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28个夜经济专区“烟火气”,鼓励发展更多“夜游晋城”文旅产品,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积极策划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项目,努力把文化含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东滩会以“循迹晋城 妙会东滩”为主题,打造历史文化聚集体验区,通过多媒体技术、灯光秀、舞台表演等全角度展现传统庙会独有魅力,展现非遗文化街区的曼妙风姿。
砥洎城景区重点打造和推出《砥洎风华》文旅融合产品,实景剧深入挖掘古堡、冶铸、商贸等历史文化内涵,以砥洎城独有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底蕴,以文化为核心,以音乐舞蹈为艺术载体,以高科技为手段,以民俗民风为色彩进行建构创作,分为《众志成城》《润泽千秋》《英雄归来》《共创新城》四个章节,从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维度演绎了一代代砥洎人共御外侮、建设家园的动人故事,通过现代演艺手段将铸铁、打铁花、八八宴等传统民俗文化完美结合,艺术再现了砥洎古堡的前世今生和沧桑悲欢,让游客一路沉浸在当地富有魅力的民俗文化之中,真正让砥洎城景区从单纯古堡观赏游升级为历史文化体验游。《砥洎风华》单场容纳客流量可达1750人,预计全年可演出120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支持景区、企业引入VR/AR/MR(混合现实)、全息投影、空间定位、体感交互等前沿技术,建设沉浸式文旅项目示范场景。
三、深耕文化底蕴,打造特色IP
晋城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我市围绕“二十八星宿”、“皇城相府”沉浸式体验、城市摇滚等热点IP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2024年中秋节期间,我市赴广州大湾区举办了“山西晋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大湾区首展”暨“沿着古堡游晋城”主题游径宣传推介会,活动吸引了近30万人到场观展,吸引了光明日报、环球时报、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等2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活动还引发了大量达人前来观展,小红书,抖音上共推送了500多篇内容,累计曝光量超过6000万。
2025年晋城“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 与“锦绣山河,美好旅程”5.19中国旅游日暨华夏骑友骑行太行一号两大活动重磅落地,以“体育+文旅”双轮驱动,为这座“世界康养示范城市”注入澎湃活力,开启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5月19日,“林丹杯”羽毛球公开赛 在晋城市召开发布会,这是继晋城全国职业围棋公开赛、CBA联赛季前赛 之后,晋城引入的又一顶级体育IP。此次公开赛设置青少年组、男子单打组、混合团体组三个组别,将吸引全球顶尖选手与业余爱好者同台竞技。赛事依托康养之城的独特禀赋和优质资源,配套推出“运动+康养”主题线路,串联王莽岭、蟒河等景区,让选手与游客在挥洒汗水之余,尽享山水疗愈之趣,实现“竞技—康养—旅游”一站式体验。
2025年5月31日至6月1日,两天、16小时、12组出道超30年的殿堂级乐队与音乐人,在山西晋城丹河新城完成了一场被无数乐迷称为“有生之年”的集体重逢。5月31日的主题为“唤醒”,演唱人员分别是:崔健、黄贯中、黑豹乐队、唐朝乐队、面孔乐队、张楚。6月1日的篇章名为“呐喊”,演唱人员分别是:指南针、高旗&超载、地下婴儿、郑钧、谢天笑、汪峰。短短两日之内,这座城市涌入6万名摇滚乐迷。
皇城相府的历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游览体验。游客不仅可以在实景中感受古代官宦家庭的辉煌,还能通过互动体验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人文情怀。定期举办历史文化讲座、古装摄影等活动,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四、强化全域统筹,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是建立市级统筹机制,统筹文旅、交通、规划等部门联动。我市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特别是系列政策规划的出台从顶层设计方面,为旅游产业的蓬勃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2023年12月25日,晋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通过了《晋城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2024年3月28日经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发展全域旅游离不开法治保障,《晋城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的发布,旨在借鉴外省市的有效做法,将我市创造的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旅游发展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成果,着力解决我市全域旅游发展中现实问题,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二是编制和印发《晋城市“十四五”时期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文旅发展路径。“十四五”《规划》依托晋城资源禀赋特征、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城市核心统领、圈层串联、产业集聚、全域发展的原则,构建“一核、两环、两带、十片”的空间发展格局,建设“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品牌,培育“晋城古堡”文化遗产品牌,深化“太行山水”旅游品牌,塑造“太行人家”康养品牌,打造“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目前,“十五五”规划正在编制,将继续着力于推动文旅产业招商引资,实现晋城文旅产业量质双提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晋城文化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