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10-11 发布机构: 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赵云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120急救报警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全面提高救助救治成效的建议》收悉。该建议精准指出了当前院前急救体系的痛点问题,对推动急救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在原“安克”调度指挥信息化平台基础上优化升级,全省首家建成并投入使用MPDS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已实现救护车实时定位跟踪、电子病历录入上传、出诊费用移动结算、急救数据统计分析、急救指标质控管理、电话指导自救互救等功能,信息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目前电话专线及信息化平台服务区域覆盖“城区、泽州县”。

1、中心安克120院前调度系统

目前,我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已有急救调度平台为“安克120院前调度系统V7.0标准版”,建设于2018年。该系统涵盖功能有电话受理、急救车辆调度以及对我中心及网络合作医院急救站点救护车位置、当前任务管理及车载录音电话拨打等基础功能,服务区域覆盖城区、泽州两地。调度平台有可同时接打6个有录音功能的求助电话,包括3个120电话和其他3个急救应急备用电话,每个救护车都有安克车载终端,可以在线互动更新救护车和急救值守人员信息、导航、定位、录音电话回拨等功能;调度可以对2个直属分站共18辆救护车调度派车管理,另有5家急救网络医院的备案救护车纳入市级调度范围,管理权归网络医院。疫情期间,经紧急协调,依托位置网,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定位,受报警人手机定位开启限制,实现了部分报警人电话定位功能。

目前急救调度平台“安克120院前调度系统V7.0标准版”已经有多款升级版,在智能化报警接警出警处置等方面都有大的提升,如果能够在升级改造方面对标一流,必然能够全面提高我市救治救助成效。

2、MPDS急救优先调度技术应用

因疫情防控期间工作量骤增,为全力满足市民日常急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求,2022年末,我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在原有调度系统中增设了MPDS急救优先调度系统,该系统设计有32种医疗预案,调度员在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并派出救护车后,进入MPDS系统,根据呼救人主诉,严格按照预案流程对患者病情做出正确有效判断,从而在救护车到达患者身边之前进行专业急救指导,填补了急救人员到达患者之前的空窗期,极大的提升了院前急救救治质量。2024年急救人数10538人,MPDA使用率达到89.50%。

3、我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初步建成了微信微急救小程序报警求助系统,有急救现场定位视频等功能,但功能和实战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4、县级层面调度指挥系统

市辖高平市和阳城、陵川、沁水各县依托属地人民医院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高平市使用“众阳”急救调度指挥系统,可实现院前急救信息录入、救护车实时定位跟踪等功能,但无法实现急救费用移动结算、急救指标质控管理、电话指导自救互救等功能。陵川县也于去年实现了移动公司参与建设的院前院内急救指挥中心数据互联互通平台,但阳城县、沁水县“120”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无调度系统无信息平台,目前仍使用传统电话接线口头调派纸质记录的方式工作。

根据2020年国家九部委《关于印发进一步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地市级以上急救中心要设立统一指挥调度信息化平台,与本级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目前县级“120”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市县两级急救信息联网无法实现,不仅影响急救响应效率,也制约着医疗服务同质化发展。这项短板已经引起上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已将全市院前急救平台一体化建设列入今年卫健系统重点工作之一。

从近期全国急救会议反馈的信息看,我市120急救报警系统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存在较大的改进余地,需要在按照“整合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效能”原则,构建覆盖全市、功能完备的市、县急救体系;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为落实主体,补齐县级信息化指挥调度短板,实现市县一体化管理,达到常态下辖区内急救资源统一受理、高效调度,应急下全市提级管理、统筹调度与协同作战;推广5G技术在急救领域应用,实现“上车即入院”;推进与公安、交通、消防、居民健康等信息共享与联动,提高医疗急救效能。

感谢您对我市急救事业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赵军

人:李剑刚

联系电话:13835630001

                                             

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5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