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163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晋城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1.我市积极构建高效的市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市级三甲医院为核心推动市级优质资源扩容提质,重点抓好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市妇幼儿童医院改扩建、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优质医疗资源扩容项目三大工程项目;另一方面,提升医疗服务“软实力”,全市开展“一加一减一站式”12项优质服务改善工作,建成重点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省级以上专科11个,全市263项新技术新项目通过论证并推进实施,获批省级以上专利、课题和计划共119项;市人民医院启动“引凤兴晋”人才计划,建立“周末教授”诊疗机制,晋城大医院全省首家建成并投入使用MPDS急救分级调度指挥系统,晋城市妇幼院连续四年全省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位居前三,城市医院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在县域,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着力点,确立“一县一特”的建设思路,坚持突破创新和提质增效并重,城区荣获“国家级肿瘤营养优秀基层500强”;泽州县人民医院和妇幼院达三级医疗服务能力,前者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国家临床试验机构(GCP)的县级公立医院;高平市完成区域健康一体化平台建设,荣获国家首批5G医疗应用优秀案例甲级示范单位,积极开展“行走的医院”乡村医疗服务项目,成为全省数字医共体建设典范;阳城县成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全省首批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陵川县购买数字化移动公卫云体检车,常态化开展巡回体检服务;沁水县每年投入150万开展“百名中医下基层”巡回医疗服务,有效方便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问题。
2.我市市县实行一位政府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医疗、医保、医药工作或者至少分管医疗、医保工作。建立健全基层药品联动使用机制,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药事一体化,推进中心药房建设,年底前县域中心药房建设率达到50%,开展基层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根据需要扩大基层用药品种,优化基层用药种类,强化基层药品供应保障。今年召开卫健、医保协商会议,双方就抓好分级诊疗取得共识,市医保局印发《晋城市2025年度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权重费率》,这对于合理拉开二三级公立医院等级服务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3.实施信息化“111”工程,依托山西省全民健康医疗 大数据平台,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推进我市范围内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我市积极推进数字医共体建设,要求年底前县域影像中心乡镇覆盖率达到80%。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2025年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能力标准,每个乡镇和街道办好1所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县重点提升1-2所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实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
4.一是开展“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加快建设儿科服务体系,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全部提供儿科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90%以上。市级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二是开展博士引进、特聘学术岗位引才、大学生乡村医生三个专项计划,落实省级关于三晋英才计划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培育、医疗卫生领军和青年拔尖人才支持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学位提升等三个项目。三是推动市中医医院创建三级中医院,县办中医医院、基层中医馆、中医馆医师、县级中医院灸疗服务、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中医药示范县中医医联体“六个全覆盖”,持续抓好“百师千徒”人才项目和中医确有专长人员考核等工作,培养挖掘一批通古博今、经典理论深厚的中医药人才。
感谢您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负 责 人:赵军
承 办 人:戴晓强
联系电话:0356-2026836
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