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务夜市”点亮便民服务新“夜”态

发布日期: 2025-09-04 发布机构: 晋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近日,“夏夜纳凉·政好有你”政务服务夜市系列活动圆满落幕。整个八月,每周四夜晚,“政务夜市”摊位如期点亮,政务服务不再局限于大厅窗口,而是悄然融入市民纳凉的夜生活。这场富有新意的便民行动,不仅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以充满烟火气的方式,开启了便民服务的新“夜”态。

“政务夜市”推出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服务方面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在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上班时段没空办事、下班之后无处办事”,已然成为不少群众的日常困扰。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巧借居民夏夜纳凉的闲暇时光,推出“政务夜市”,引导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让政务服务的脚步精准追上群众需求的节拍。

事实上,职能部门围绕群众需求优化服务的探索从未止步。“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到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服务,“延时办理”“7×24小时自助服务”“周末节假日不打烊”,到“家门口”的数字政务门牌,再到如今贴近民心的“政务夜市”,每一次细微的服务升级,都是对民生诉求的精准回应。

当政务服务从“大厅窗口”走进“街头广场”,从“工作日白天”延伸至“夏夜傍晚”,这看似简单的时空调整,实则是将服务真正送到了群众心坎里。在纳凉休闲的轻松氛围中,“晋心服务无微不至”的承诺不再是口号,而是化作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便利与温暖。

政务夜市”的背后是政务服务理念的深层变革。不只是服务场景的转移,体现了“以群众为中心”的思维转变。过去,群众办事需主动适配政务窗口的时间与地点;如今,职能部门主动走到群众身边,用“换位思考”设计服务:考虑到市民夏夜爱出门纳凉,便把服务窗口开到广场;想到群众可能对政策流程不熟悉,便让工作人员化身“摊主”面对面答疑预设到百姓办理事项关联性,18个职能部门便联合出摊,为群众提供商事登记、民生服务、法律服务、健康服务、金融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群众找服务”到“服务找群众”,从“按流程办事”到“按需求服务”,这种转变让政务服务少了距离感、多了人情味,也让“惠民”便民”拥有了具体形象

最难能可贵的是,“政务夜市”并非单一的办事窗口,更是直连民意的“情报站”。它与12345政务热线、“有话‘码’上说”民意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举措形成互补,面对面互动收集民意——群众在办事时提出的疑问、反馈的建议,直接转化为政务服务优化的方向。这种“实践—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让便民服务既能精准对接当下需求,又能动态响应群众期待的变化。

深耕民生领域,终将收获民心回响。“太方便了!”“这种形式很亲民。”“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群众的好评背后,是此次“政务夜市”系列活动的扎实成效:累计接受群众咨询9000余人次,发放政策资料10万余份,现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300多个,收集意见建议60多条。正如行政审批部门所言,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当然,目前的“政务夜市”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想走得更远,还需在完善中持续发力。比如,可以依托群众反馈动态调整服务,进一步丰富内容、细化分类,精准覆盖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将原先分散的审批事项归集到“一件事”服务,常态化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还可探索延伸“周末政务集市”“社区流动服务点”等多种形态,让政务服务既能“点亮夜晚”,也能“覆盖日常”,更能“高效办成”,真正实现“群众在哪里,服务就到哪里”的目标。

当政务服务主动走出窗口、靠近群众,真正融入群众生活,用“贴心妥帖”的方式解决“急难愁盼”,即便只是微小的改革,也能为群众的幸福感增添厚度,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温度。这既是“政务夜市”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更是推动政务服务持续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