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10-14 发布机构: 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关于市人大八届五次会议第17号提案的答复

郭志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集中供暖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供应体系,加强农村“煤改气”运行保障,以提高我市农村供应的整体能力和弹性

我市各管道燃气企业加强同上游气源供应单位沟通协调,利用一切窗口机会增加合同内的管道气供应量。通过完善燃气管网建设,切实提升了燃气主管道应急反输能力,提升农村燃气供应基础建设,着力推进燃气往村覆盖、向户延伸,全面提升燃气用户覆盖率。

二、提高管道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对天然气管道的监管和维护,增加防冻、保温措施,以应对特殊天气条件下的供应问题

为保证辖区内燃气的充足、稳定供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保民生供气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出现极端天气,及时采取应急保障措施。一是依托已经建成的环状管网和多气源供气基础,各个重要岗位都是24小时值班值守,紧盯各个关键环节和重要的设施设备。为减轻和避免暴雪、极寒天气可能造成的各类损失,保障燃气设施安全运行和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确保安全稳定,应急人员24小时待命,客服和报修热线24小时值守,及时倾听用户问题诉求,第一时间协调安排维修人员上门,帮助用户解决各类用气问题。二是通过不间断的对中、低压燃气管网巡查,对所有阀门井、调压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保障了供气管网的安全运行;通过持续加大对工商业用户和居民用户的入户安检力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销号;通过加强入户安检和安全用气宣传力度,严防用户操作不当或有户内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

三、开展城镇供热“冬病夏治”专项行动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影响群众温暖过冬的风险隐患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实现保质保量供热,冬季采暖期供热投诉率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等目标,拟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推动供热主体整合,优化供热布局。考虑到我市部分供热企业无热源、规模小、经营管理和供应保障水平低,拟采取并购、转让、托管、重组、参股等方式,进行城镇集中供热企业整合,减少供热主体数量,优化供热布局。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供热企业整合模式及集中供热改造路径,逐步推进供热企业整合和集中供热改造工作,力争年底前完成整合20%。

2.摸清管网问题底数,推进更新改造。供热管网长期处于高温高压运行状态,管网使用年限较短,部分管网老旧存在管线跑冒滴漏的情况,影响供热质量。重点排查运行满20年以上,出现爆管、泄漏的管线及其附属设备,明确老旧管道和设施底数,将排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供热管网列入改造计划,并加快完成更新改造。

3.深化建筑节能改造,提高供热质效。部分老旧小区建筑技术和节能标准相对较低,建筑外墙没有足够的保温材料,室内热量容易散失,增加了供热系统的负荷与能耗,却仍无法达到理想的室温标准。结合城市更新行动、老旧小区改造、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积极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尽早完成改造任务。

4.加快推进供热立法,规范供热秩序。目前,省市级层面供热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导致对热源企业、热力公司、物业等部门的监管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难以通过法律手段对热源供应不足、管网故障等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市人大已将《晋城市供热管理条例》列入2025年立法计划,计划4月底前形成初稿,5月底前提交市人民政府常务会会议讨论研究,6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5.积极解决供热投诉,确保居民满意。全面梳理2024-2025供热季的供热投诉。供热投诉量较多的问题,进行重点关注,主动对接网信办舆情、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对已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回访确保群众满意,对未解决的问题要纳入重点整治项目清单,对一些涉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矛盾突出的信访件,纳入挂牌督办项目。实行按周调度,推动投诉问题尽快解决。

四、下一步计划

继续利用市政改造等契机,进一步完善燃气主管道供应血脉更换,扎实推进燃气老化改造工程。

我局将在气源热源调度、设备维护、管线监护、客户服务等多个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燃气供热企业加强对管道的监管和维护,切实提高辖区内燃气供热管道安全保障能力,增加防冻、保温措施,以应对特殊天气条件下的供应问题,全力保障我市用户用暖安全稳定。

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