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科学技术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晋城市科学技术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1-12-31 发布机构: 晋城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市委七届十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六新”谋突破,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承担省定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目标任务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2021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3家。

2020年底我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0家。按照任务要求,年底要达到93家的目标,应比上年净增13家。实际今年还有21家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到期需要重新认定,所以我市今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需达到34家。今年以来,通过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深入发掘、主动服务和重点培育,截至9月底,已完成全年三批推荐申报工作,共组织全市5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24家企业中22家通过评审进入综合审查及抽查环节,第二、三批评审工作尚未开展。目前虽没有最终评审结果,但通过对申报、初审和反馈的信息分析,预计可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二)年度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创新生态政策不断完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先后制定了《晋城市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办法》《晋城市科研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管理办法》《晋城市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晋城市招才引智若干举措(试行)》《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方案(2021-2023)》《晋城市中小企业科技特派员资金考核奖补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力推进创新生态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同时,实质性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进一步完善科研立项、专家遴选机制,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起草制定了《晋城市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认定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对现有研发机构按照“四不像”进行改制。

二是加快推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对各县(市、区)及科研院所、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全市研发机构发展情况调研摸底工作,梳理掌握本地区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基本情况。参照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起草《晋城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推荐晋城光机电产业研究院成功认定山西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

2.完善创新生态顶层设计

一是高标准编制《晋城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规划》。聘请第三方团队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进行规划编制,经现场研讨、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等环节,形成了《晋城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规划(送审稿)》。目前正按程序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二是积极打造创新生态建设政策高地。起草了《晋城市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晋城市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2021年晋城市打造一流创新生态重点工作》《晋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上述文件已经完成意见征集,目前正在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准备提交政府常务会研究审议。

3.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一是扎实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对我市规上企业拟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将有建设意愿的山西兰花华明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和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列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培育对象,并将持续跟踪培育。同时依托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建设先进半导体光电器件与系统集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一期总投资8202.82万元,一期全部建成后,可形成每年1万片激光器芯片的生产能力。自去年11月启动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工程建设已全部完工,已完成装修工程面积8940.56平方米,新增研发设备74台/套全部购置安装到位并进入调试运行,正在等待省厅评审认定结果。

二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印发《关于组织申报2021年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的通知》,组织开展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指导帮助我市山西泫氏实业集团、晋城市山水合聚水泥有限公司按时完成了在线和纸质材料申报。

三是启动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认定工作。启动了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认定工作,出台了《晋城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申报、资料复核、实地考察评审工作。全市共申报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9家,通过实地考核评审的有7家单位。现已提交党组会议研究同意,拟在公示无异议后,下达认定文件。

四是加大“双创”平台培育力度,助力民营经济发展。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3家。1月,根据晋科函〔2021〕6号,我局2020年推荐的山西网佳农众创空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双创园众创空间和晋城太行八戒众创空间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组织开展2021年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工作。根据省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荐10家企业申报省众创空间,1家企业申报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11家企业已完成评审答辩。做好众创空间季度、半年度监测工作。截至9月底,我市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通过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5家。10家双创平台入驻企业392家,孵化面积6.5万平方米,带动7700余人就业。组织我市14家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西赛区比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创我市企业参赛以来最好成绩。

五是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网络服务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5月份在清控创新基地(晋城)举办了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应用专题培训,组织相关企业、创新平台、研发机构近100人参加,对我市充分利用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晋城子平台共发布企业技术需求26条,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对接服务。

4.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攻关不断加强

一是聚焦主导产业,持续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攻关。积极推进在研科技计划项目。截至目前,我市在研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9项,其中,高新技术领域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研发项目1项,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重点项目1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6项,山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在研市级重点科技研发项目17项,涉及煤层气、光机电和社会发展等三个领域。组织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组织3家企业申报2022年省成果转化引导专项,组织2家企业申报2021年山西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组织科技人才申报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共计14项。2022年省重点研发计划信创、大数据和光电领域项目,能源与节能环保领域项目,2021—2022年度山西省科技战略研究计划正在申报中。组织市级科技计划申报。完成今年市级重点科技研发计划(社发领域和高新领域)项目指南编制建议征集和发布。其中,社发领域共征集重点科技研发项目55项,经专家评审和局党组研究后决定立项32项,目前正在签订项目任务书及下达资金。高新领域重点研发计划主要支持能耗“双控”、煤层气、智能制造、光机电、新材料、数字经济六个产业,目前项目正在申报中。

二是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开展实质性研发活动。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入选山西省第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安理工研究院与泽州天泰公司合作开展了智能化掘进工作面技术研究。中北先进材料研究院与晋城市富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清慧胜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新型高耐火度陶瓷过滤网关键技术”、“铸造管件智能打磨关键技术及装备”等技术研究。

三是加快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今年4月,由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其它51家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成立了山西省智能煤机装备产业技术联盟。该联盟以煤机企业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推动产业发展和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是我市首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月25日,联盟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联盟相关事项,吸纳新入盟成员,与太原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布智能煤机装备成果,举办产业高峰论坛。联盟成立以来,已在掘进机器人、瓦斯发电、智能化综采设备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

5.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壮大

一是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32家企业通过省、市审核,经公示已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较上年同期增长38.95%。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增长为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和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是引导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通过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等工作,引导、鼓励和支持全市科技企业持续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经3月份高新技术企业年报统计调查,2020年全市80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共计467项,投入研发费用总计8.41亿元,当年获得专利授权20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6项。

三是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支持科技创新各项优惠政策。全市80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共计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2.59亿元,其中所得税减免1.88亿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6794.69万元。2020年全市共22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奖励25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奖补资金和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市级配套资金共计538万元已列入2021年度财政预算。

6.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迸发

一是积极开展市校合作,加大“两大基地”建设。按照晋城市《关于围绕“12大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市校合作的行动方案》,我局牵头负责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我局出台《晋城市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行动计划》,扎实推进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起草了《晋城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市校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征集,已征集16个单位成果转化项目、需求25项。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联合晋城鸿智纳米光机电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精密工具用纳米硬质合金项目》和《高强度纳米晶陶瓷玻璃项目》,吉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晋城市绿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山西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山西康力生药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二是用好用活各方人才。出台了《晋城市科技专家库管理办法》,广泛征集科技专家信息,初步建成晋城市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462人,涉及煤与煤层气、光机电、机械制造等14个领域。其中,发挥晋城市中北研究院桥梁作用,引进中北大学45名教授加入晋城市科技项目专家库。对工作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推广、科技服务和科技管理的一线科技工作者,通过基层推荐,严格评审,评选出“晋城市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对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三是组织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织我市山西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晋城市鼎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晋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等企事业单位6个外国专家需求项目,参加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借助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这一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人才智力交流盛会,线上线下开展对外宣传、对接交流,大力宣传推介我市营商环境、人才政策、最具代表性重点企业和科技创新成果、产品,同时对外发布我市各引智单位急需的人才、技术、项目。

7.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加强

一是积极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组织“薯类种植加工科技服务团队”、“农业综合科技服务团队”、“小杂粮种植加工科技服务团队”三个科技特派团共计18名专家签订了第二批“三区”服务团队三方协议,扎实推进贫困村农业技术培训工作。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30名,组建两支“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团,围绕种植、养殖、农机、中药材、园艺作物等行业,针对我市陵川、沁水两个“三区”县及其他县(市、区)贫困村开展创新创业、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农业科技培训20余次,共培训农户1400余人,发放资料5000余份,发放种子300余份,引进树苗新品种166株。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8.大力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

一是举办科技大讲堂。从今年开始,围绕科技前沿领域,重点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4个战略产业集群和我市的支柱产业,定期举办“科技大讲堂”。截至目前,分别邀请中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省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围绕“新型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与制造技术”“煤矿瓦斯利用新技术”“5G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山西省科技创新券如何助力企业科技创新”“R&D投入统计与研发费用归集要点解析”“3D打印 ——颠覆传统的技术革命”等内容,举办了6期“科技大讲堂”专题讲座,全市线上线下共四百余名科技管理人员、企业科技人员参加大讲堂活动。科技大讲堂已经成为我市活跃创新氛围、强化科技宣传的标志性品牌活动。

二是举办2021年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围绕“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主题,举办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通过开展送科技进农村、送政策入企业、送科普入校园和组织公共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尊重科技、学习科技、应用科技的热潮。

三是组织开展省级科普基地申报工作。为充分发挥各类科学技术普及场馆、设施的科学技术普及功能,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向社会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发展,积极组织开展2021年山西省科普基地申报工作,共推荐山西吉利尔潞绸集团织造股份有限公司、高平市朝元晋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高平市神农炎帝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申报2021年山西省科普基地。

9.扎实稳妥做好农村分布式光伏项目补贴工作

按照光伏补贴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已向市政府上报今年下达光伏补贴资金的请示。截至目前,2017年8月之后光伏发电项目补贴资金还有剩余资金1.76亿元未下达,2020年6月我市补贴政策结束之前未申报的发电量补贴经测算还需约5000万元,总计还需2.26亿元。按照市政府“分期分批落实补贴资金”的指示安排,我局已将光伏补贴所需资金2.26亿元全部申报2021年财政预算,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尽最大努力推动解决我市补贴资金发放问题。同时,按照2021年5月31日市长办公例会“彻底摸清光伏补贴项目底数,合理合法合规推进后续相关工作”的指示安排,通过各县(市、区)自查、下县检查进行光伏补贴核查和协调供电公司数据比对,排查出存在问题的光伏补贴项目共计49户,涉及资金163.02万元。推进情况已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相关情况汇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继乏力。受我市产业结构和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较少。根据我市税务部门今年汇算清缴数据,2020年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仅有221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企业群体数量不足。二是各县(市、区)科技部门力量不足,部分县(市、区)创新主体数量不足,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困难加大。各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发展作用发挥不充分,效果不明显。三是从今年起,我省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申报企业当年取得的知识产权在评审中将不计分(一类知识产权除外),我市部分企业受影响较大。四是根据省高企认定办先后两次下发的对省审计厅反馈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现场核查有关通知,全省两批共计近千家存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占比不达60%标准等问题,其中涉及我市24家。对于复核未通过的企业,省里将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一旦有企业复核未通过被取消资格,将直接影响到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2.研发(R&D)投入强度增长缓慢。2021年国家统计局全社会研发(R&D)经费公告表明,全国2020年R&D强度为2.4%,最高的北京市为6.4%,山西省为1.2%,排名全国23位。我市虽然在全省排名前4位,但仍不达全省的平均数。主要原因受我市产业结构影响企业创新需求和创新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财政科研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而且,随着晋煤集团改制,原晋煤集团的研发费用统计范围和口径都发生了变化,也会给我市的R&D经费投入带来较大影响,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也给我市所处位次带来了不确定性。

3.科技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从全国看,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城市,人才总量占人口总量比例基本上都在20%以上,而我市人才总量约31.8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4.12%。我市人才占比与全国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从全省来看,全省人才总量为439.7万人,我市不足全省的1/11,未达全省平均水平。从人才结构来看,我市初、中、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6:3:1,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人才比例为28.4:47.6:22.7:1.3,高技术人才占比不高。全市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结构有待优化。高层次、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在行政事业单位、学校和医院等,而光机电、煤化工、煤层气、高端铸造等产业的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十分紧缺。

4.创新平台建设短板仍然突出。以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例,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的条件有:主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辐射能力的企业建设;要求有相对集中的实验用房,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有先进、完备的科研条件和设施,仪器设备总值在1000万元以上;围绕研究方向有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相应的研究团队,固定科研人员不少于25人,具备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等等。由于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实力的企业总体上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致使创新平台建设难度较大。

三、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市科技局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把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聚焦“六大战略定位”,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重点做好以下5方面工作:

1.聚焦产业抓重点,实施一流创新工程。聚焦光机电、煤层气、数字经济等支柱产业,推进实施“111”创新工程,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及中试基地、培育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推动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一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支持晋能、华新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攻关。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研发项目,加大市级资金配套支持力度。同时,设立市级科技研发计划和重大科技专项,凝炼重大科技需求,促进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攻关。三是积极推行科研项目常态化申报制度,探索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和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

2.聚焦需求强服务,建设一流创新平台。聚焦“强产业、补短板”,围绕8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流创新平台。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按照山西省实验室、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积极挖掘科技平台资源,组织我市企业申报建设山西省实验室、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持续推进市级技术创新中心的评审认定工作。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根据《晋城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指导现有研发机构进行“四不像”改制,认定一批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晋城市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等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建立技术供需双方常态化对接交流渠道,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机制。加强与省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对接工作,建设市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广泛开展“双创”活动,发挥“智创城”等“双创”载体平台作用,助力小微企业量增质优。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抓手,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不断提升“双创”平台服务能力。

3.聚焦核心抓龙头,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打造创新生态子系统。一是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深化与各类科研单位、专家团队联合攻关,抢占创新制高点。二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5年倍增计划,按时完成省定年度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目标。三是聚焦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推动各类研究院等开展实质性研发。瞄准国内顶尖科技人才团队,积极争取在我市合作共建工作站和研究院。

4.聚焦机制补短板,汇聚一流创新人才。一是积极推进“两大基地”建设。一方面积极主动做好与省科技厅对接,努力争取省科技厅在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平台建设上向我市倾斜。另一方面积极对接北航、北交大等高校,聚焦我市主导产业开展“两大基地”建设。深化人才引育体制机制改革,鼓励人才共享和人才合理流动,打好激励组合拳。三是引进与培养并重,用好我市“两项人才新政”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引才机制,力争3年内重点引进100名以上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20个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团队。

5.聚焦创新造氛围,厚植一流创新文化。全面优化创新“软环境”,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营造激励创新的氛围。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潜能。深入推进“三评”改革,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进一步破除对科研人员的束缚,不断激发全社会科研动力和活力。二是加快完善创新生态建设统筹推进机制。召开市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将创新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体系,形成整体推进创新生态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三是培育创新容错文化,建立创新导向激励机制和容错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牢固树立激励创新的鲜明导向。在全市营造有利于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有利于创新潜力有效激发、有利于创新动力竞相迸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