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0500012420117H019/2023-00016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2年11月24日 |
标 题: |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晋城市2022年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意见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晋市农发〔2022〕114号 | 发布日期: | 2022年11月24日 |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晋城市2022年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小雪已过,我市小麦即将进入越冬期。为培育冬前壮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制定了《晋城市2022年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意见》。请各县(市、区)坚决扛牢粮食生产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抓住一切有利条件,迅速掀起小麦冬前田间管理热潮,将各项田间管理措施落实落地,为明年小麦丰产打好基础。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1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晋城市2022年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意见
当前,我市小麦即将进入越冬期。针对今年我市小麦苗情特点,冬前田间管理要以抗旱防冻、控旺促弱为重点,促控结合,促根增蘖,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为明年夏粮丰收打好基础。
一、当前小麦苗情
从近期苗情调查情况看,今年秋播麦田适墒播种面积大,整地播种质量好,总体上实现了一播全苗、苗全苗齐苗壮。一二三类苗情比例为4:4:2,与上年同期相比,一类苗增加23个百分点,二类苗增加22个百分点,三类苗下降45个百分点。
根据气象预测,预计越冬前大部分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有利于弱苗转化升级,形成冬前壮苗,但受温度偏高影响,部分早播麦田出现旺长趋势,播量偏大的麦田有假旺苗现象。预计越冬前平均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加之气温偏高,可能会引起麦田表墒下降,影响部分晚播麦田苗情升级和冬前分蘖的形成。
二、管理措施
针对当前小麦苗情特点和小麦越冬前气候因素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冬前分类管理。
(一)因苗因墒管理
1.旺长麦田落实好控旺措施。对旺长麦田,采取多种措施,适时控制旺长,培育壮苗。一是对旺长麦田及时采取镇压措施。通过镇压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生长,特别是对目前主茎叶龄已达6叶到6叶1心,单株分蘖3~4个,总茎数在80~90万的麦田,应选择晴好天气立即开展镇压,或重耙耱、深中耕等,控旺转壮。二是对旺长麦田或茎叶纤细的假旺苗麦田采取化控措施,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或使用矮壮素类药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浓度进行叶面喷施。三是对旺长麦田进行肥水控制,采取不浇或晚浇越冬水、不追肥等措施,控旺转壮,确保安全越冬。
2.水地麦田因苗浇好越冬水。小麦—玉米两熟复播麦田,小麦进入三叶期后应根据苗情和整地播种质量,适时适量浇好越冬水,沉实土壤,消除坷垃,增加土壤湿度平抑地温,促进玉米秸秆腐熟,增加冬前分蘖和次生根生长,培育冬前壮苗群体。一是对于整地质量差、坷垃多,土壤翘墟或表墒差的麦田,冬水前移,在小麦3叶后及时开展冬前灌水,踏实土壤,促进冬前分蘖和次生根发生,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二是对适播期播种的壮苗田,可适当推迟冬浇时间,可在昼消夜冻时浇越冬水,防旺长,确保安全越冬。冬前浇水应掌握水到地头立即停水的原则,切忌灌满地垄,以防气温骤降结冰封田。宜大力推广小畦灌溉方式。灌溉后墒情适宜时应中耕划锄或轻耙松土。三是对氮肥施用不足、出现苗黄的田块,可在冬浇或趁雨(雪)追肥,亩追施尿素5~7.5公斤,促进小麦个体发育。
3.旱地麦田做好镇压耙耱保墒。旱地麦田冬前管理重点是抓好耙耱保墒、中耕提温,促弱转壮等,促进苗情升级。一是对目前主茎叶龄在5叶到5叶1心,单株分蘖2~3个,总茎数在60~80万的壮苗田,在越冬前中耕锄划或轻耙耱,保墒稳壮。二是对目前主茎叶龄3叶到4叶,单株分蘖0~1个,个体较弱,总茎数在60万以下的晚播麦田,尽早浅锄提温,或顺麦行踩踏镇压,促弱转壮,确保安全越冬。三是施肥不足麦田,趁雨(雪)亩撒施硝酸磷肥或尿素5公斤。
(二)适时化学除草
冬前化学除草效果好、效率高,以小麦3叶至4叶期,杂草3叶期前效果最好。冬前化学除草应选择日均气温高于5℃无风晴天进行。日均气温降至5℃以下,禁止进行化学除草,以防药害发生。冬前没有化学除草的麦田可在明年春季气温达到10℃以上时再进行。以荠菜、播娘蒿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苯磺隆、二甲四氯等除草剂防除;以野燕麦、看麦娘等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精恶唑禾草灵等防除;以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等防除。除草剂用量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坚决杜绝随意增加用药量,同时人工喷雾或高杆喷雾喷药时,确保亩用药液量达到28-30升,无人机喷药液量应达到4-5升,不可重喷漏喷。
(三)加强病虫害防控
冬前要做好白粉病、锈病和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监测防控,其中旺苗田要重点监控白粉病、蚜虫,旱地麦田重点监控麦蜘蛛,达到防治指标,及时防治,压低越冬基数。当白粉病病叶率达到10%时或条锈病病叶率达到0.5~1%,选用三唑酮或烯唑醇、戊唑醇,对水均匀喷雾防治。条锈病防治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原则,通过带药巡查,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喷药防治。当蚜株率达到5%,百株蚜量达20头时,应选用啶虫脒或吡虫啉、抗蚜威对水喷雾防治,兼治小麦红蜘蛛。当每33厘米行长小麦蜘蛛数量达50头时,用阿维菌素或马拉·辛硫磷混剂对水喷雾防治。地下害虫危害较重的麦田,可用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灌根防治。
(四)严防畜禽啃青
畜禽啃青会造成小麦植株光合绿叶面积减少,分蘖节外露,容易发生冻害,影响安全越冬,同时引起春季苗弱,影响后期分蘖成穗和穗分化,导致分蘖成穗率降低,穗粒数减少,影响产量。墒情差、土壤疏松的麦田,畜禽啃食会将麦苗连根拔出,造成缺苗断垄,根系外露,造成冻害死苗,即使及时浇水、施肥补救,也会造成穗数和粒数减少,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各地要加大宣传防护力度,严防畜禽啃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