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索  引 号: 11140500012420117H019/2024-00063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4月18日
标      题: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文字号: 晋市农发〔2024〕23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18日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4-18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和全市农办主任暨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紧盯稳粮保供头等大事,坚决扛起粮食生产政治责任,从春季开始抓好全年粮食生产,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了《2024年晋城市粮食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技术指导服务。

附件:1.2024年晋城市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2.2024年晋城市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3.2024年晋城市谷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4.2024年晋城市复播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9日


附件1

2024年晋城市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玉米是我市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市粮食作物之首,对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科学指导玉米生产,推进单产提升,现提出2024年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良种选用

根据自然生态、耕作习惯、生产条件,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适宜本地区种植、熟期适中、抗逆性强、抗病虫害、高产稳产的优质品种。一是根据当地的热量条件选择相应生育期品种,避免种植生育期偏长或偏短的品种,尽量避免光热资源浪费或成熟度不足等情况的发生。夏播玉米要注意麦收至早霜所余无霜期的长短,选用品种的生育期与当地麦收后至下茬小麦播种之间空余的时间要基本一致,不影响小麦的播种。二是注意品种的抗旱性、抗病性(茎腐病、穗腐病、丝黑穗病、大斑病)、抗虫性(红蜘蛛、蚜虫、玉米螟)和抗倒性。三是购买种子时要查看种子的四项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纯度≥96%、芽率≥85%、净度≥99%、水分≤13%),建议选用发芽率≥93%的种子。四是有针对性的选用包衣种子或进行二次拌种预防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五是注意品种适应性,新品种要先进行试验示范再大面积进行推广。

春播玉米区宜种植晋泽玉6号、齐单855、先玉1419、太育9号、先得利998、乾润988、并单1606、太玉811等。夏播玉米区宜种植郑单958、中地159、沃玉3号、大槐99、润民9号等。麦收前套种的,大部分地区可种植春播品种

二、播前整地

结合当地土壤墒情和气象条件,及早备耕整地,做好播种准备。在春播玉米区要对已进行过秋季整地的田块,在土壤化冻3~5厘米时及时旋耕镇压;对未进行过秋季整地的田块,可采取旋耕、镇压连续作业方式进行整地,旋耕作业最好在土壤解冻前完成(顶凌耙耱);对应离田而未离田的秸秆,化冻前秸秆粉碎还田或者离田;对墒情较差、刮风频繁的干旱田块,尽量少动土,避免失墒。在夏播玉米区待小麦收获后抢时抢墒硬茬播种。

三、科学施肥

化肥施用时建议与秸秆还田、土壤深松、增施有机肥、机械深施等措施结合使用,以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植株长势,确保玉米吐丝授粉、灌浆等关键阶段不脱肥。

春播玉米区一般将氮肥总量的三分之二作为底肥、三分之一在大喇叭口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做基肥。高产地块和缺锌地块增施锌肥,地膜覆盖玉米在施底肥时建议选用缓控释肥料。基肥、追肥施肥深度要分别达到15~20厘米、5~10厘米。氮肥施用量根据品种特性、土壤养分条件、土壤墒情和目标产量等确定:亩产500公斤水平以下地块亩施纯氮5~7公斤,全部用作基肥;亩产500~600公斤水平地块亩施纯氮7~9公斤,其中基施4~6公斤、追施3~4公斤;亩产600~700公斤水平地块亩施纯氮11~14公斤,其中基施7~8公斤、追施4~6公斤;亩产800~1000公斤水平地块亩施纯氮15~18公斤,其中基施9~11公斤、追施6~7公斤。有条件的每亩配合施用有机肥1200~2500公斤,全部作基肥。

夏播玉米区追施化肥,以施氮肥为主,在播种时每亩侧深施纯氮5公斤,同时配合一定数量的钾肥,补施适量微肥,促苗转壮。拔节至大喇叭口期,根据前期施肥量及苗情长势再机械开沟侧深施(深10厘米左右)纯氮7~12公斤。花粒期可根据植株长势和需求适量补施氮肥。

四、适期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地温、土壤墒情、栽培制度、病虫害发生规律等因素确定最佳播期。播种时要做到深浅一致、行距一致、覆土一致、镇压一致,保证播种质量,一播全苗。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单粒播种机进行精量播种,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一般播深为4~6厘米、施肥深度为10~12厘米、种肥间距5厘米以上。

春玉米在土壤表层5~10厘米深处温度稳定在10~12℃时(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中旬)播种。对墒情适宜且土壤状况、地温达到播种条件的地块,适时早播、趁墒抢播。对雨养田块,采用地膜覆盖、探墒播种、膜下滴灌、浅埋滴灌等抗旱节水技术进行播种。如适播期内仍难以达到播种标准,及时改种早熟品种或其它早熟作物。

复播玉米争取早播,播种时间越早越好,以增加有效积温和光照时间。小麦收获后结合当地墒情抢时早播,延迟播种有芽涝风险。可麦收后免耕直接硬茬播种,也可边收麦边浅旋耕施肥抢时播种。土壤墒情不足时,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出苗水”),以保证正常出苗。采用免耕直播方式播种时,要合理协调小麦收割机和玉米免耕播种机,力争当天完成小麦机收和玉米机播。一般在6月30日前完成播种。

五、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及生产条件等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春播玉米区种植籽粒玉米一般地块亩保苗4000~4400株,水肥条件较好的高产田可适当增加密度;鲜食玉米一般亩保苗3000~3500株。夏播玉米在肥力较高的地块,每亩保苗4400株以上,中等肥力地块保苗4000株左右。

六、田间管理

播后及时进行苗前与苗后除草,确保田间无杂草。春播玉米在出苗后采用蹲苗等措施促进根系发育,打好前期基础。复播玉米对秸秆覆盖量不太大、基本上没有麦田遗留杂草的地块,在土壤湿度适宜时可直接采用播后苗前一次性封闭除草,做到不漏喷和重喷;对秸秆覆盖量较大的地块,可适当加大对水量。对麦茬较高、麦田遗留杂草较多的地块,可在玉米出苗后3~5叶期进行除草。

要特别注意玉米生育中后期低温冷害、高温热害、干旱、涝害、风灾、寡照等灾害性天气威胁,及时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努力降低灾害损失。冷凉区春玉米出苗后如遇低温冻害,应视冻害程度确定应对措施,玉米生长点未出土前,以叶片受冻为主,一般不需要毁种。复播玉米区是伏旱多发区,在7、8月份不仅气温较高,往往长时间无雨,要在降雨偏少、气温偏高时及时浇水,同时结合苗情长势酌情追施化肥。后期如遇暴雨要及时排水,避免倒伏和长时间浸泡导致植株死亡。对种植密度偏大、生长过旺地块,以及风灾倒伏频发地区,可酌情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株高,预防倒伏。

七、病虫害防控

玉米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要关注不同种植区域和生育期的重点病虫害,一是种植抗病虫品种;二是实行轮作倒茬;三是及时关注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治准备。要以草地贪夜蛾、小地老虎、粘虫、玉米螟和玉米大斑病、穗腐病、茎腐病、丝黑穗病“四虫四病”为重点,及时采取措施,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生物防控、植保机械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八、适期收获

在乳线消失、黑层形成时标志玉米已经成熟,这时即可进行收获。为加快籽粒脱水及防止收获果穗后发生霉变,可适当推迟收获。如果进行籽粒收获,籽粒含水率应降至25%以下时收获并及时烘干。夏播玉米建议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播期情况下,根据植株形态、籽粒灌浆进程和乳线情况适期晚收,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收获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以防霉变,保证品质。鲜食玉米要严格把握适采期,一般在授粉后25天左右即可采收。

附件2

2024年晋城市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据年度气候趋势预测,2024年我市春季降水偏少,夏季降水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局部洪涝和阶段性干旱。小麦主产区可能发生春季干旱、倒春寒,夏季洪涝。因此,今年小麦生产要做到“控、防、促”相结合,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奋力夺取小麦丰产丰收。

一、返青期至起身期早管细管,促苗转化升级

返青至起身期是小麦增群体、搭建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要因墒因苗管理,促进麦苗稳健生长,苗情转化升级。

(一)因苗管理

一是对于旺长麦田,要以控为主。在返青期首先要进行重镇压,镇压后进行深中耕,促根控叶,控旺转壮,肥水管理可推迟到拔节期,遇雨(或浇水)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

二是对于一类壮苗田,要防旺稳壮。在返青期至起身期进行镇压,控制早春分蘖形成旺苗,提高分蘖成穗率。雨后及时进行耙耱或中耕,中耕深度达到7厘米左右,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在拔节期应根据苗情、墒情,遇雨(或浇水)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不超过5公斤。

三是对于二类苗麦田,要促控结合。春田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要趁雨(雪)亩追尿素7公斤左右,能进地时及时进行耙耱或中耕。

四是对于三类弱苗田,要促弱转壮。春季管理应以促为主,要及早趁雨(雪)亩追施尿素8公斤左右,等雨(雪融化)后能进地时,进行浅中耕松土,晚播小麦最好进行两次划锄,第一次在返青开始,尤其是杂草较多的地块要浅锄一次,锄去杂草、提高地温、促进快速返青和春季分蘖,促苗转壮。第二次在拔节初期再中锄一次,以利于促根下扎,更好利用水肥。

(二)防范春旱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我市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偏少,局部发生春旱可能性增大。因此,各县(市、区)要加强麦田土壤墒情监测,当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苗情转差的麦田,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要早浇返青水,但要控制水量,可采取小水慢灌或微喷灌的形式抗旱浇水,以浇到地头即停为宜,少量多次。要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可叶面喷施抗旱保水剂和叶面肥,增强植株抗旱能力。

(三)化学除草

返青后至拔节前是春季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未开展冬前化学除草的麦田,应抓住这一时期,进行化学除草。在日均温度稳定在5℃以上,选择晴好天气,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并严格按照使用浓度、适宜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如氯磺隆。拔节后严禁化学除草,要人工拔除杂草。

二、拔节孕穗期科学肥水管理,保苗稳健生长

小麦拔节至孕穗期是决定亩穗数、穗粒数并为粒重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防“倒春寒”和水肥管理的关键期。田间管理重点是因地因苗制宜,科学水肥管理,保苗稳健生长。

(一)水肥管理

水地麦田:对于生长偏弱、地力差的,可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5~7.5公斤,对于保肥性差的地块采取少量多次的“分餐”施肥;对于地力肥、长势壮的麦田,以及前期施肥多、个体较大而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以不施肥或视苗情适量晚施少施。旱地麦田:开展中耕锄草,减少水分蒸发,遇雨可及时追肥。

(二)预防冻害

冻害是我市春季常发灾害,特别是起身拔节阶段的“倒春寒”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主动做好预案。在低温来临前采取灌水、叶面喷肥(水)、喷施防霜冻剂或使用智能烟雾发生器喷烟雾等措施,预防和减轻低温冷(冻)害的发生。一旦发生冻害,应及时浇水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脂等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恢复性生长。  (三)防治病虫

随着气温回升,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拔节孕穗期应以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蚜虫、麦蜘蛛为防治重点,加强监测预报,做到适期用药,科学精准防控。对小麦条锈病,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控策略,采取“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预防措施,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进行早期控制,并注意防治蚜虫、麦蜘蛛,压低虫源基数。

三、抽穗扬花期保障水肥供应,科学精准防控

抽穗扬花期是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的重要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穗大粒多。

(一)水肥管理

小麦抽穗扬花阶段需水量较大,干旱会显著影响穗粒数。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应及时浇好抽穗扬花水,对前期已浇孕穗水或土壤墒情适宜的麦田,则不浇扬花水,以防后期倒伏。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可适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活力久久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止根系早衰,增加千粒重。

(二)防控病虫

小麦抽穗扬花阶段重点做好小麦白粉病、锈病、蚜虫等病虫害综合防治。对赤霉病,突出“预防为主”,如遇连阴雨或多雾天气,应立即喷药预防;若气候条件易致赤霉病发生,隔5~7天再喷1次。

四、灌浆成熟期开展“一喷三防”,确保稳产增产

灌浆期是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田间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灌浆速率,争取较高粒重,夺丰产丰收。

(一)开展“一喷三防”,增加粒重

通过一次性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杀菌剂、杀虫剂等混配液,达到防干热风、防病虫、防早衰的目的,一般可增粒重13克,增产5%10%。也可混喷其他水溶肥、硼、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二)适时收获,颗粒归仓

蜡熟末期是小麦收获的最佳时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备好收割机及时收获,避免淋雨,预防穗发芽或霉变,有条件的可采用设备及时烘干,以免影响小麦品质。

五、播种期抓好备耕备播,优化种植结构

秋播小麦备耕备播是打牢来年小麦丰产基础的首要工作,要早做准备科学选用品种,强化种子播前处理,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减量平衡施肥,高质高效开展小麦播种。

(一)科学选种用种,优化品种结构

我市小麦品种选择应以稳产抗逆高产品种为主,杜绝盲目引种、盲目用种。

一是确保供种质量数量。要严把小麦种子质量关,避免不合格种子流入我市,确保上市种子无淋雨、无破损、籽粒饱满均匀,纯度≥99.0%、净度≥99.0%、发芽率≥85.0%。

二是防止跨区用种,避免遭受冻害损失。为防止小麦冬季冻害和春季倒春寒灾害,应种植冬性较强的品种,同时要杜绝旱地种植水地品种,以免大旱之年造成较大损失。冬性品种生态区(包括城区、泽州、高平、陵川的大部、阳城的西部山区乡镇、沁水的东北部山区乡镇),应选择抗冻能力和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优质冬性、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生态区(包括阳城、沁水大部(除冬性区外的地区)、陵川县马圪当乡和古郊乡的锡崖沟村),应选择春季发育平衡、抗寒、抗倒高产优质的冬性、半冬性品种。

三是选用优质品种。冬性品种生态区适宜品种为:扩浇地和水地主推中麦175、ZM148、铜麦6号、鑫麦807等;肥旱地主推长麦251、长6359;一般旱地主推润麦2号、晋麦103、太1305、长7080、长6990。半冬性品种生态区适宜品种为:水地主推中麦175、济麦22、鑫麦296、良星99;旱地主推临丰3号、晋麦79号、运旱805。

(二)强化播前处理,防治关口前移

播前处理措施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害的关键措施。要切实做到病虫害防治关口前移,杜绝“白籽”下种。

一是做好种子包衣。播前选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40毫升对水180毫升拌种或包衣10公斤麦种,或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毫升对水200毫升拌种或包衣10公斤麦种,或45%烯肟·苯·噻虫悬浮种衣剂50克对水150毫升拌种或包衣10公斤麦种。注意药剂包衣要均匀,播种前1周内包衣、阴干。

二是加强药剂拌种。对于根部病害发生较重麦田,可选用2.5%咯菌腈悬浮剂、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5%灭菌唑悬浮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或3%苯醚甲环唑种衣剂进行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麦田,可选用40%辛硫磷乳油、50%二嗪磷乳油进行拌种;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或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先拌杀虫剂,后拌杀菌剂,随拌随播,不可久置。

三是开展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应在整地时进行,病害发生较重田块,应用五氯硝基苯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说明书剂量制成药土,沟施覆土;地下害虫较重田块,应用辛硫磷乳油,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3~4公斤,拌细砂土20公斤,均匀撒于地表旋耕入土。

进行药剂包衣拌种和土壤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药害和人畜安全事故发生。

(三)耕松耙压配套,提高整地质量

播前整地标准要达到土壤“深、细、平、松、净、实”,即耕层深、耕层土壤细碎无明暗坷垃、土地平整、土粒松碎、田间清洁无杂草、上虚下实。

一是对于秸秆还田麦田。要采取深耕整地措施,做到前茬作物秸秆“切碎撒匀、草土混匀深埋、镇压耙实”,切实提高秸秆还田效果,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二是对于连续多年播前仅旋耕麦田。此类田块15厘米以下已形成坚硬的犁底层,影响根系下扎、水分下渗,每2~3年要深耕或深松一次,破除犁底层,耕深要达到25厘米以上,耕后及时耙平压实土壤,以保证种床上虚下实,有利出全苗和幼苗生长。

三是镇压耙实。对各类麦田播前播后均要镇压耙实,播前镇压可压碎坷垃、塌实耕层,防止土壤悬虚;播后镇压可使土壤与种子紧密接触,促进根系生长和下扎,种子快速吸水出苗,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促苗安全越冬。

(四)做到“四适”,提高播种质量

做到适期、适量、适深、适墒播种,全面提高播种质量,保证一播全苗。

一是适期播种。我市小麦旱地适播期为9月28日~10月15日,水地为10月5日~20日。

二是适量播种。在适播期内,水地亩播量12.5~15公斤,旱地小麦亩播量7.5~10公斤;整地质量差或表墒差的地块,亩增加播量1~2.5公斤;早播或晚播按每天减少或增加播量0.25~0.5公斤调整。

三是适深播种。播种时要行距均匀,播量准确,深浅一致,播深掌握在3~5厘米,不重播、不漏播。旋耕整地麦田要按“深旋浅播”原则进行,秸秆粉碎后先深旋耕一遍,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然后浅旋播种,播种深度3~5厘米。

四是适墒播种。一般小麦播种最适墒情:0~20厘米土壤含水量17%左右或相对含水量70%左右;土壤含水量低于14%或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需造墒播种。

(五)科学平衡施肥,注重减量增效

小麦施肥要遵循有机、无机相结合,平衡施肥、减量增效的原则。

一是增施有机肥。要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总量,合理配置底肥与追肥比例,依据土壤养分丰缺适量补充磷钾肥。在我市目前麦田肥力水平下,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1500公斤或精制有机肥150~200公斤。

二是旱地施肥。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旱地麦田一次施足底肥,亩施肥量为纯氮10~11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后期如果出现肥力不足的情况,可趁雨雪追肥,每亩均匀撒施尿素5公斤,配施磷酸二铵3~5公斤。

三是水地施肥。目标产量600公斤以上麦田,亩施纯氮16~17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3~4公斤,其中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以6:4为宜;目标产量500~600公斤麦田,亩施纯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3公斤,其中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以7:3为宜;目标产量500公斤以下麦田,亩施纯氮12~14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3公斤,其中氮肥底施与追施比以7:3或8:2为宜;优质强筋小麦要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氮肥底施、拔节期追施与孕穗期追施比以6:2:2为宜。

六、越冬期前落实各项冬前管理措施

冬前田管的主攻方向是立足防寒抗旱,开展冬前镇压、浇越冬水,培育壮苗越冬。对旺长田块,要加强技术指导,普遍镇压,合理控旺。

一是浇好越冬水。有水浇条件的麦田,越冬前酌情浇灌冬水,在踏实土壤、弥合土壤裂隙的同时,补足墒情,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热容,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预防冻害发生。

二是追好冬前肥。对底肥不足的旱地麦田,趁雨雪后追施尿素,在越冬前撒施农家肥,壅根护蘖,补充肥力,提高地温,防止冻害;对底肥不足的水地麦田,可早浇冬水,并随水追施尿素,促进弱苗赶队转壮,确保小麦安全越冬。

三是搞好冬前镇压、划锄。越冬前重点抓好麦田镇压,踏实土壤,弥合土壤裂缝,防止冷空气进入,促进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刺激次生根喷发和根系下扎,防止冬季冻害发生,保苗安全越冬。

四是合理控旺。通过控制肥水、开展镇压、深中耕、化控等方法,控制小麦植株旺长,延缓生育进程,提高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增强抗冻能力。

附件3

2024年晋城市谷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谷子是我市的优势杂粮作物,也是粮饲兼用作物和营养保健作物,在保持作物多样性、稳定粮食生产和膳食结构改善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科学指导谷子生产,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现提出2024年晋城市谷子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择良种

根据市场需求,兼顾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要求,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倒、耐旱、抗病、抗除草剂的优良品种。如:晋谷21号、长生07、长生13、长杂谷466、长农47、阳城本地红苗谷等。

二、整地施肥

注意轮作倒茬,前茬以豆类作物为最好,瓜类、薯类、小麦也是良好前茬,玉米次之。春季及时顶凌耙地,播种前要精细整地,通过旋耕、耙耱、镇压等措施,使耕层土壤达到上虚下实。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免耕播种以利于保墒,土壤墒情较差的地块可整地后待降雨趁墒播种。旱地施肥提倡底肥重施,以农家肥和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尽量少追肥。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N-P2O5-K2O  22-10-8)40公斤。

三、适期播种

我市谷子的最佳播种时间为立夏至小满,即:5月5日~5月23日。播深3~5厘米为宜,可采用谷子精播机和普通机播等方式进行播种,播种后进行镇压或踩压,确保全苗。注意加大行距到50厘米左右,以利于中耕和收获机械操作。

四、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点、水肥条件、播种方式等确定种植密度,通过控制适宜播量和间苗管理,确保合理密植。肥旱地每亩留苗3~3.5万株;旱地每亩留苗2.5~3万株;旱薄地每亩留苗2~2.5万株。适宜的密度主要通过播种量和间苗管理来实现。机械精量播种亩播量为0.2公斤,最大不超过0.3公斤;普通机播每亩用种0.5~1公斤。3~4片叶间苗,6~7片叶定苗。也可在4~6片叶时,结合间定苗一次完成。定苗与中耕结合进行,拔节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生育后期要注意防涝、防倒伏。

五、田间管理

(一)间苗除草。精量播种的地块可免(少)间苗,普通机播的地块可化控间苗。化学除草要针对前后茬作物、谷子品种、栽培方式和除草剂种类区别对待,抗除草剂品种在3~5叶期采用配套除草剂间苗和除草,其他田块可采用播后苗前除草剂,结合茎叶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膜侧栽培较露地栽培减半使用除草剂,全膜覆盖不用或少用除草剂。除草剂使用应遵照有关说明或在农技人员指导下进行。

(二)肥水管理。地膜覆盖地块应施足底肥,亩施40~50公斤缓释配方肥或50~6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有条件地区增施农家肥或300~500公斤生物有机肥。谷子耐旱怕涝,遇到大雨要及时排水;降雨较少时,有灌溉条件的可在孕穗期、开花灌浆期浇水1~2次。

(三)病虫害防治。通过轮作倒茬、优选抗病品种、适期播种、种子及土壤处理、加强水肥管理、田间(地边、塄后)清洁生产等农业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在病虫害发生后,选用低毒高效农药进行防控,建议选用真菌类、病毒类和细菌类微生物杀虫剂,推广应用植物源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四)适期收获。95%谷粒变硬时及时收获,避免品质降低、落粒和遇雨穗发芽等。平原区可采用联合收获机收获;丘陵山区可采用多功能割晒机收割和谷子脱粒机脱粒。收获后的谷子应及时晾晒或烘干,含水量降至13%以下时贮藏保存。

附件4

2024年晋城市复播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大豆是我市复播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对稳定我市粮食种植面积,提升复种指数,提高粮食产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科学指导复播大豆生产,现提出2024年复播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适时整地

种植大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和钙质、排水良好、保水性强的中性土壤(pH=6.5~7.0)最为适宜。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用还田机进行秸秆还田。

二、精选良种

选择耐旱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加工、商品性好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如:晋豆25号、汾豆98、晋豆50、运豆101、晋黄10号、辽豆34等。

三、科学播种

复播大豆播期很重要,越早越好,小麦收获后墒情适宜或遇雨立即播种,以保证植株发育良好,主茎节多、荚多、粒多、粒重。最迟在6月30日前播完。播种量在10公斤左右,亩留苗3.5万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

(一)间苗定苗。大豆齐苗后,第一片复叶展开前进行间苗,拨除弱苗、病苗和杂草,按规定株距留苗。

(二)中耕除草。在大豆盛花期前至少中耕2次。苗高5~6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7~8厘米;大豆封垄前进行第二次中耕,深度5~6厘米,同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三)施肥追肥。一是合理施肥。由于夏大豆播期较短,来不及整地,一般在播种时施入二铵或商品有机肥作种肥,也可结合秸秆还田施入二铵、商品有机肥或乐乐壮豆肥。二是适时追肥。开花期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鼓粒期叶面喷肥,每亩用0.1公斤磷酸二氢钾或0.6公斤尿素,兑水30公斤,充分溶化后喷洒在大豆叶面上。或亩用植物活力久久0.1公斤,兑水30~40公斤叶面喷施。要求喷施7~10天后再喷一次,以促进籽粒灌浆,提高产量。

(四)科学防治病虫草害。对霜霉病、灰斑病、轮纹病、大豆蚜、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豆天蛾、大豆造桥虫、大豆卷叶螟、马齿苋、藜、反枝苋、狗尾草,小麦(复播豆田)等病虫草害进行统防统治。

五、适时收获

1.人工收获在大豆茎秆呈棕黄色,有90%以上叶片完全脱落,其中籽粒与荚壁脱离,手摇有响声时就可以收获。选择晴天收获,尽量不要掉荚。

2.机械收获要待豆叶落尽,籽粒归固时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