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140500012420117H019/2024-00086 主题分类: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4年04月02日
标      题: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的通知
发文字号: 晋市农(函)发〔2024〕41号 发布日期: 2024年04月02日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行动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4-04-02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各科室、局属有关单位: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全市种植业系统和农技推广体系人员优势、技术优势,强化生产指导服务,推进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奋力夺取夏粮丰收,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行动背景

当前,“清明”已到,我市小麦已进入起身拔节期,春季农业生产已进入关键时期。从苗情长势看,全市大田墒情较好,一二三类苗比为51:33:16,整体长势良好,苗情好于去年。从病虫发生看,预计2024年全市小麦病虫中等偏重发生,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目前小麦红蜘蛛、小麦蚜虫进入高发期,中后期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风险较大从气象条件看预计2024年全市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间较常年偏早,4月上旬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旬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月份还有2次冷空气过程,可能带来大幅度降温和大风天气,同时局部可能出现沙尘天气,部分地区有倒春寒发生的风险

二、思路目标

(一)总体思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和“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狠抓政策落实、强化指导服务,突出重点区域、紧盯关键农时,坚持因苗施策、实行分类管理,环环紧扣推进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为夺取夏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目标。4月3日开始,至7月10日结束,经历小麦、油菜春季田管到夏季收获全过程,奋战100天,努力实现“小麦丰收、油菜增产”的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肥水运筹促壮苗。根据小麦、油菜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特点,因地因苗适时采取针对性的肥水调控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夯实丰产基础。冬小麦返青起身期促控结合,以保苗促蘖为重点,构建合理群体;拔节期肥水齐攻,以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花退化为重点,努力争取适宜穗数;抽穗扬花期补肥补水,以巩固穗数、增加粒数为重点;灌浆期强化“一喷三防”,以防灾延衰为重点,增加粒重。油菜弱苗田块要抓住蕾薹期,结合中耕松土除草追施尿素提苗,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苗情转化;旺苗田块要摘除早薹早花,抑制顶端生长优势,促进分枝多发以确保产量。

(二)防范灾害守关口。坚持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开展灾害趋势月度会商,重大灾害实时会商,联合发布预警信息。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强化责任意识,突出关键农时,加强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灾。根据可能出现的“倒春寒”等气象灾害,指导地方及早制定防范预案。小麦严把拔节期干旱、孕穗期“倒春寒”、灌浆期干热风、成熟期“烂场雨”等“关口”;油菜重点搞好排水降渍、开展“一促四防”(促进生长结实、防治菌核病、防花而不实、防后期早衰、防“老鼠尾巴”),切实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和影响。

(三)防病治虫降损失。继续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盯紧盯牢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蚜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落实“统一监测、统一调度”工作责任。重点搞好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期条锈病、纹枯病,抽穗扬花期赤霉病,以及灌浆期蚜虫、吸浆虫,油菜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控策略,防好小麦条锈病;坚特“见花打药不动招、两遍三遍看需要”,防治小麦赤霉病;坚持“初花期施药预防,重发区盛花期再防”,严控油菜菌核病。大力开展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力争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四)示范带动提单产。结合实施省市有机旱作小麦基地和油料补助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强小麦、油菜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等高产高效技术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关键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稳定提升旱地小麦、油菜单产。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农情监测。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会商研判苗情、墒情、病虫情和灾情,加密农情调度,及时掌握生产动态。按照“技术方案细化到县、技术明白纸发放到乡、农技人员进村到田”的要求,分区域、分品种、分苗情、分灾情研究制定技术方案。编发技术手册、明白纸、挂图和网络信息,及时将技术方案发送到基层农技员和广大农民手中。

(二)加强指导服务,做好技术培训。组织包县粮油生产指导组,深入生产一线蹲点指导。在春耕春管、“三夏”等关键农时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大培训,重点围绕小麦油菜田间管理,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示范带动小农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三)加强农机调配,做好适期收获。组织好跨区机收,及时跟踪调度农机供需对接情况,统筹调剂机具机械,确保有机可用。强化机收减损,组织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努力把小麦机收平均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4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