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10方面28项!2021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这样干!

发布日期: 2021-05-12 发布机构: 晋城市农业农村局

为认真落实《2021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晋市政发〔2021〕7号),进一步聚焦工作重点、明确推进责任、完善落实机制,确保示范带建设年度目标如期实现,市委农办制定了《2021年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十方面重点工作要点》,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建立指挥调度体系

1、成立市级指挥部及其办公室

市级成立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建设指挥部,负责示范带建设组织协调。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承担指挥部的日常工作,负责示范带规划建设的组织协调、实施推进、督办落实。

2、构建四级联动指挥调度体系

按照市级总统筹、县级负主责、乡级为单位、村级建网格的要求,各县(市、区)和涉及乡(镇、办)逐级组建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组织领导机构和调度会商机制,沿线村(社区)以村划网格、明确作业段,实行“清单化”推进、“段长制”管理,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上下贯通、部门协同、无缝衔接、一抓到底的指挥调度体系。

二、准确把握村庄分类

3、统筹结合“百村百院”工程、丹沁两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百里沁河经济带建设、传统古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等重点工作,综合考虑乡镇政府所在地、人口规模等因素,对环线沿线一公里范围内的231个行政村和12个社区进行科学研判定位,分类确定重点发展村和巩固提升村,分别确定建设目标和提升内容,提高工作科学性、精准性、时效性,有效避免资源错配、重复建设。

三、加快主线道路建设

4、加紧配套新改建路段附属设施

350.7公里新改建路段标志标线、防撞护栏、排水防护等附属设施配套建成。   

5、持续做好旧路利用路段养护修复

持续做好231.1公里旧路利用路段的预防性养护和专项养护,及时修复路面坑槽、裂缝、下沉等道路病害,做到路基坚实稳定,路面整洁完好。

四、强力开展拆违治乱

6、坚决打好拆违治乱攻坚战

以环线沿线可视范围和243个村(社区)为主战场,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对账销号,坚决打好拆违治乱攻坚战、歼灭战,做到应拆尽拆,应治尽治,实现无违章建筑、无废弃建筑、无不具保护价值残垣断壁、无乱搭乱建、无乱堆乱放、无乱扔乱倒“六无”目标。

7、跟进做好拆除区域盘活利用

积极探索有效模式,同步跟进配套措施,及时做好拆除区域的土地复垦利用、宅基地盘活、还绿美化等工作。

五、创新做好绿化美化

8、严格环线可视范围风貌管控

按照《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五大配套系统总体规划方案》及实施导则指导要求,完成各县(市、区)施工图设计,抓住绿化植物种植有利季节,采用自然手法推进环线沿线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坡、荒地和季节性河渠沟塘治理修复、植被恢复、景观打造,加快完成配套系统中绿化和生态修复任务。

9、创新推进沿线村庄绿化美化

按照“自然顺接、适地适树”原则,指导环线沿线243个村(社区)利用乡土树种、本土花草等原生资源,栽花种草、见缝插绿、因地制宜、借景造景,做好村庄绿化美化。

10、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有效路径

各县(市、区)确定不同类型试点,集中支持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重点发展村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边角地、撂荒地、拆违地等种植果树、连翘、山茱萸、油葵、油菜花、苗圃等具有经济效益的农副产业作物,探索既美化环境又节支增收的庭院经济发展路径,打造环境美、产业兴、花满园、果飘香的乡村绿化美化综合示范亮点。

六、分类治理生活污水

分类推进环线沿线243个村(社区)生活污水排放、收集、治理、监管工作。

11、强化管理维护

81个已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村(社区)重点做好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实现统一收集、达标排放、循环利用。

12、加快建设进度

列入丹沁两河农村污水治理PPP项目的23个村(社区),坚持改水、改厕、治污一体,供水、排水匹配,做好上水管道和改厕等前期工作,加快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尽早实现集中治理。

13、推进多元治理

还未列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的村(社区),要综合采取引导农民改变排放习惯、以户收集定点排放、土壤渗滤净化等方式推进污水治理,杜绝乱排乱倒、污水横流现象。

七、完善垃圾治理机制

14、保障乡镇垃圾中转站正常运行

全面开展环线沿线243个村(社区)垃圾治理调研摸排,精准掌握乡镇垃圾中转站运行情况,完善监督、管理、保障机制,确保乡镇垃圾中转站全部正常运行。

15、巩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成果

加强监督管理,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惩处措施,确保环线沿线无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16、建立沿线村庄清扫保洁长效机制

结合村庄人口规模、发展水平、集体收入、乡村公益性岗位设置等实际情况,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建立门前“三包”、财政资金保障、财政资金+农户付费等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环线沿线243个村(社区)清扫保洁专职化、常态化。

17、强化环线沿线垃圾治理督导激励

优化督导激励方式,将沿线村(社区)垃圾治理和清扫保洁成效作为乡镇“三农”专项考核人居环境整治抽查重点,随机抽查、量化减分;以环线沿线村为重点,继续开展全市村庄清洁行动先进村评选活动,对获评村给予每村10万元资金奖励。

八、有序推进“厕所革命”

科学分类、遵循规律、有序推进环线沿线231个行政村“厕所革命”。

18、建立机制保运行

已完成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的40个村,要全部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场地、有队伍、有经费”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改造成果、保证改造效果。

19、严把质量加进度

正在推进户厕改造的72个村,要统筹考虑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科学确定模式、加快工作进度、严把工程质量,确保建一座、成一座、用一座。

20、优先考虑早安排

尚未列入户厕改造计划的119个村,要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优先列入2022年农村户厕改造整村推进计划,稳步提升卫生厕所普及率。

21、改建一体促提升

集中支持重点发展村开展现有公用旱厕升级改造,合理布局建设公共卫生厕所。

九、科学谋划包装项目

22、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按照 “一年成景、两年成型、三年成范”示范带建设要求,统筹“路、景、村、业”,市级负责、县级配合,编制完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总体规划》。

23、形成“1+N”规划体系

在总体规划指引下,根据村庄分类,市级进行把关指导并给予一定资金奖补,各县(市、区)分别完成辖区内环线沿线重点发展村建设规划和巩固提升村建设方案编制,形成示范带建设“1+N”规划体系。

24、分级做好项目谋划

坚持市级统筹,以县为单位,以乡镇为单元,分类做好环线支线、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示范带建设项目梳理谋划工作,形成项目台账、做好储备管理,积极争取各级各类政策资金支持。

25、推进PPP项目包装

建立“指挥部+公司”机制,全市整体打包,分县谋划包装,完成示范带PPP项目前期工作。

十、因地制宜布局产业

26、按乡镇明确产业定位

以县域为整体,以乡镇为单元,立足现有特色产业基础,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龙头企业等项目、主体支撑,对照生产加工、流通营销、新型服务、旅游康养等乡村产业业态,明确“一乡一特”产业定位,特色化、多元化、差异化规划布局产业项目。

27、全链条布局产业发展

围绕全产业链布局,打破行政区划界限,跨村域、跨乡域谋划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相互关联的带状、圈型特色产业布局,形成县、乡、村层级分工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产业规模集聚发展格局。

28、分类型开展产业示范

优先选择初具发展规模、形成微循环格局的产业项目,每个县(市、区)建成1-3个“一乡一特”产业发展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