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对市七届政协六次会议 第TA00278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1-09-06 发布机构: 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在晋城知名景区内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和中药材标本馆的建议

    据有关资料介绍,晋城市属南太行山_中条山植物小区,由于多样的地型地貌和复杂的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植物的分布表现为明显的植被地块性和垂直分布的规律,被称为亚热带植物的避难所,亚热带植物就有56种,比较著名的有南方红豆杉、匙叶栎、领春木、异叶榕等,大都分布在阳城蟒河、沁水历山、陵川夺火等地。野生中药材有 700余种,其中道地药材有300余种,如陵川的党参、泽州的连翘、阳城的山茱萸等等,都在中药界赫赫有名。

    随着晋城市旅游业兴起,为增加景区内涵,挖掘现有珍稀濒危植物和野生中药材资源价值及其文化内涵,建立植物标本馆一方面可以科普植物知识,增加景区活动内容,另一方面还会对我市药茶产业、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着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此建议:

    1.规划设计珍稀濒危植物和野生中药材品种园。可以在蟒河自然保护区和历山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珍稀濒危植物品种园,重点保护红豆杉、领春木、三娅乌药等亚热带珍稀濒危植物,在炎帝陵和王莽岭景区规划设计中药材品种园,重点开发党参等品种,宣传科普中医药知识。

    2.规划建设展览馆和植物标本馆。我市现有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3 个,大部分都已开发成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珍稀濒危植物和野生中药材数量多、品种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在景区内规划设计植物摄影绘画展览馆和植物标本馆,增加旅游内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据了解,晋城市植物爱好者很多,省里组织的中药材普查就有20多名植物爱好者主动参加,专业素质受到省中药科大学老师的一致好评。依靠有关社会组织对这些人员进行整合,组建一支专业专业团队,可以考察景区植被的现状、生长习性,为景区制作影像资料和植物标本、撰写专业科普书籍。

  关于对市七届政协六次会议  

 第TA00278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李卫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晋城知名景区内建立珍稀濒危植物和中药材标本馆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晋城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对您的政协提案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市位于北纬35°-36°之间,处在负氧离子富集层,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2℃,气候温和,有着较为丰富的光照资源。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在山西省各地市中最长。晋城市森林植被保存完好,植物精气充沛,负氧离子浓郁,芳香植物种类丰富,非常适宜开展森林康养体验活动。森林覆盖率达42%以上,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位列第一,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水平 17 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达49.93%,位居山西省之首。城市绿化覆盖率45.8%,城市绿地率43.2%,是太行山最绿的城市。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晋城素有“生物资源宝库”之称,盛产黄梨、山楂系列的保健食品和药物保健食品,是山茱萸全国四大产区之一。晋城市有中药材达 750 种,其中党参、连翘、九节菖蒲、山茱萸、金莲花、山楂等道地品种在全国享有盛誉,品种产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是推进药茶和康养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规划建设珍稀濒危植物和野生中药材品种园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市的各主要景区,包括王莽岭、蟒河、历山等景区现已设立了动植物博物馆或展览馆,

对于宣传科普动植物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广大游客特别是学生及家长朋友们的欢迎。为了推广我市丰富的中医药文化,

我们在炎帝陵景区建设农耕文化园,总体规划为“一核、七区、八大主题园”,“一核”即一条观光道路,起点位于神农北路,终点与羊头山旅游公路相接,全长9.2公里;“七区”划分为:油料作物种植区、中草药种植区、果树种植区、花卉种植区、苗木种植区、蔬菜种植区和小杂粮作物区;“八大主题园”分别为:神农五谷园、神农百蔬园、中华同根园、先农坛、神农百花园、神农百树园、神农百果园、神农百草园。我们在陵川县的兰花药业太行中药厂设立了中医药康养产业园,内设了中药展览馆,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参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规划建设珍稀植物和野生中药材品种园,标本馆和展览馆,既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又更好地宣传科普相关科学知识,同时增加景区的文化内涵和互动体验,为山西药茶、晋城药茶和晋城的中医药发展提供助力。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市文旅工作的关心,我们将努力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希望您一如继往支持我市文旅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