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七届政协六次会议第TA00349号 提案的答复
关于培塑高平新优势 加快推动神农炎帝文旅康贸融合发展的建议
高平作为省政府2012年开展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部署中全省11个转型综改省级试点县(市、区)之一,自撤县设市以来,历经近30年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为晋城市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高平市紧紧围绕省委、晋城市委决策部署,着力破解体制机制制约,文化发展、现代农业、医疗卫生、循环经济、产业转型、金融创新和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都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改革经验。
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高水平办好问祖炎帝、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稳定经贸,增进团结,凝聚共识,合力建设服务转型、互利共赢的晋港澳台合作高地,并列为“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刚刚闭幕的省两会上,林武省长所作的报告对重塑转型综改新优势、大县城建设、文化软实力、服务贸易、药茶产业、山西三宝、《太行娘亲》优秀剧目等涉及高平的要素也多次提及。高平又是华夏文明始祖神农炎帝故里,是神农炎帝始种五谷、遍尝百草的农耕文化和药茶文化之源;是奠定秦王朝一统天下,中华民族走向大一统的长平之战发生地;是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作战,留下光辉足迹的太行革命老区;是拥有五朵梅花奖的上党梆子戏曲之乡;是拥有四个全国之最的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当前,游山西,读历史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已成为山西对外文化旅游宣传靓丽名片。依托高平市丰厚的文化、旅游和康养资源,以高平神农炎帝文化为核心,以祭祖活动搭建起的晋台港澳民间交流平台为载体,以促进祖统工作和贸易发展为目标,以晋城全市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全境试点和独特的太行自然山水风光、华夏文明资源为支撑,以牵引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导向,积极探索推动文旅康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高平完全可以做足做活神农炎帝文化与经贸、旅游、康养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为建强文化晋军,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文化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提供样板,也为巩固晋城市全域试点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成果,实现晋城新业态板块快速崛起,冲抵中原地区对我市的虹吸效应闯出一条新路,为“十四五”期间全市转型出雏型、蹚新路、出经验发挥重要作用,交出一份转型综改新的答卷。
为此建议:
1.支持高平拓宽转型综改试点建设内容。建议参考借鉴北京市东城区和浙江省宁波市创建设立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经验做法,积极向省委省政府争取,以高平市为核心,扩展至南太行区域,设立山西神农炎帝文化与旅游康养贸易融合发展示范区,确定一批以神农炎帝文化为载体的文旅康贸产业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借力太焦高铁的开通和晋城机场的上马建设,推动南太行区域更好地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晋城高平文旅康贸转型雏形模式,成为全省转型综改的新高地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
2.支持高平建设华夏文明神农炎帝文旅康贸产业创新中心。以被文化部命名的晋城远古神话核心发生区名片打底,研究创建华夏文明神农炎帝文旅康贸产业创新中心,补齐山西晋南一带尧舜禹文化之前女娲氏、神农氏、蚩尤氏中华文明在山西的丰富内容,将其纳入全省文旅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有关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中太行板块内容,争取相应的省级发展扶持。一是以高平神农炎帝茶祖文化为依托,创建国家北方茶文化产业示范园,扩展山西药茶文化产业链。谋划建设高平中草药、药食同源食品种植加工和康养体验园区,协调山投集团、山西文旅集团、省中医药大学参与高平药茶产学研全过程,培育一批知名药茶企业,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集约化、国际化发展。二是从考古和学术上重点开展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整理史料,积极建设神农炎帝文化博物馆(园),将博物馆作为展示上古文化和描绘未来发展的会客厅。同时借力晋东南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势,以神农炎帝陵和相关遗址为核心区,融合高平周边的陵川王莽岭、阳城析城山、沁水舜王坪、泽州垂棘山和长治发鸠山、壶关太行大峡谷自然人文资源以及沁河、丹河沿线古堡古建古镇古庙资源,拓展涵盖太行山水、神话故事、红色精神、古堡建筑、历史遗存,构建大文旅康贸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以上古文化研学、山水休闲康养、革命传统教育、东方古堡建筑等为一体的文旅康产业集群。
3.支持将高平确立为双循环经济发展重点试验区。高平作为山西文旅康贸产业对接一带一路和晋港澳台经贸文旅活动交流的重要窗口,要坚持不懈地支持高平办好炎帝文化相关交流和祭祀活动,吸引台湾地区及海内外炎黄子孙问祖炎帝、寻根高平,谋篇布局召开山西高平炎帝文化国际博览会、高平神农本草和康养国际博览会、山西上党乡村文化国际博览会以及华夏文明、炎帝文化、根祖文化、上古文化等学术峰会,借此发展我省会展经济,拓展文旅康贸产业发展路径,培育文化+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引领我省文旅康产业、中医中药大健康产业、药食同源食品产业、麻桑纺织和丝绸产业、传统文化教育产业、创意产业数字化晋等进入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加强经贸洽谈和招商引资活动开展,支持高平办好台湾产业园区,促进更多的台商投资落户高平,投在晋城,助力我市对外经贸高质量高速度发展。
关于对市七届政协六次会议第TA00349号
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晋城市委:
贵单位提出的《培塑高平新优势,加快推动神农炎帝文旅康贸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贵单位对晋城文旅康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为我市持续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认真落实,现结合目前文旅产业的推进情况,对贵单位的政协提案答复如下:
贵单位的提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平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也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和闻名全国的“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戏曲之乡”。高平区位优势明显。郑太高铁、太焦铁路穿境而过,境内设高平东站、高平站。高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神农炎帝故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炎帝文化历史遗存数量最多,公祭民祭源远流长,民间传说与风情习俗流传广泛,先后被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神农炎帝文化研究基地”;是长平之战发生地,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奠定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军事基础,中华民族从这里走向统一;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现有国保单位22处,宋金时期以前的古建筑超过长江以南的总和;是上党梆子戏曲之乡,上党梆子五朵梅花奖得主悉数根扎于此;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八路军总部、115师344旅旅部及朱德、彭德怀、左权、徐海东、黄克诚等将帅在高平指挥作战,留下光辉足迹。
我们注重挖掘高平深厚的始祖文化,连续成功举办六届“问祖炎帝 寻根高平”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呈现出规格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品牌越来越响的良好态势,持续打造了深度推介高平、全面展示晋城、立体宣传山西的全新平台,深化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助推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此为平台,加强对台民间交流,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的5月18日,高平蔡志忠美术馆奠基仪式在智创城举行,这是深化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对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更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起到重要引领推动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倍加珍视文旅产业加快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努力从供需两端发力,以文化为引领,全域旅游为支撑,康养产业为着力点,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狠抓落实,奋力开创我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新局面。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一核、两环、两带、十片”整体空间布局。“一核”,把中心城市建成全国知名的文旅康养城市,引领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快速发展。“两环”,持续建设396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圈,不断拓展中心城市文旅康养功能;充分发挥478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动作用,推动沿线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两带”,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打造沁河、丹河文旅康养示范带。“十片”,重点建设10个高等级、复合型、特色化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片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统筹,坚持融合创新,坚持开放合作,坚持绿色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品供给,壮大涉旅企业,创响文旅品牌,建设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全国知名的文旅康养目的地。
最后,再次感谢贵单位对我市文旅工作的关心,我们将努力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希望贵单位一如继往支持我市文旅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