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TA00362号提案的 答  复

发布日期: 2022-08-22 发布机构: 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关于利用沁河经济带历史文化 打造生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按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要求,以沁河流域为载体,将煤铁之乡、水旱码头、潞泽商人、防御堡寨、科举门庭等文化为发展基础形成产业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风光及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
  在晋城市的辖区内,以沁河主河道为轴线,从上到下包括沁水、阳城、泽州的3县14个乡镇,河流总长度163公里。经过实地考察和历史考证,保存比较完整的国家及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古村镇30多个,对遗存完整度较好的古村镇制定保护与发展的方案,可以为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沁河经济带历史文化发展事业奠定基础。
   为此建议:
   一、统一规划设计施工,打造生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沁河流域自然禀赋很好,可塑性很强。由市文旅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确保沁河经济带历史文化研究工作顺利开展。集中力量从生态保育、水系治理、景观规划、交通和产业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全方位、高要求、高质量设计发展蓝图。古村镇受地域环境影响,文化同源、历史关联,空间相近、风貌相似,在布局上呈“集群”现象。但目前我国历史村镇的保护规划,受历史文化名城的影响,多以单体形式进行委托,在行政区划内进行编制,结果是相关的历史环境没能得到保护,丧失了文化价值。沁河经济带产业布局,主要从五方面探索研究:(一)对沁河干流从上游沁水张峰水库至下游泽州县山里泉进行实地调研;(二)对主要支流获泽河、端氏河、沁水河、芦苇河等河道、生态、水系、交通进行实地勘查;(三)对沁河流域周边历史文化、生态风景区等景点进行实地调研。例如:皇城相府、湘峪古堡等10多处古堡文化和九女仙湖等景区;(四)沁河流域特色产业进行实地考察。例如:生态养殖、陶瓷园区、煤电化工等园区和产业进行了解。
   二、整体推进分类保护,打造沁河生态文化经济带历史文化
   沁河流域是山西最具特色和文化价值的古村镇密集区,有“一镇五村”共六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镇),有“二镇八村”共十座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镇),其中五座村寨以整体聚落形式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谓是中国乡土人居的宝库,有着极高的保护价值;沁河流域的历史文化,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保护研究发展:(一)整体保护要突出村落个体特色,更要体现沁河流域古村镇的整体风貌,使得分散的古村镇成为一个整体。(二)集群保护要解决单个村镇各自为政、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以及单个保护中的文化流失和破坏。(三)特色保护以资源的稀缺性和典型性为条件,进行特色的保护与强化,避免保护修复过程中古村镇之间景观的相互复制。(四)统筹发展在旅游产业上,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将分散经营的古村镇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单体经营向集群化发展转变,进而推进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五)协作发展在新村建设上,变分散布局的农村聚落为集约高效的城镇型空间,为生活居住、旅游度假、煤炭开采和生态观光等活动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条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家文化旅游经济示范区
   市委市政府主导、县委县乡政府协作、村镇政府参与的市场机制中,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组群开发”,将沁河流域古村镇群打造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特色突出、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的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以“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煤炭促旅游”和“旅游经济拉动城镇化建设”为特色城镇化道路,突出沁河流域古村镇在山西省煤炭反哺旅游潮流中的典型示范意义。


关于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TA00362号提案的

答  复

民建晋城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利用沁河经济带历史文化 打造生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的建议》的建议收悉, 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百里沁河经济带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形成多产业集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建设百里沁河经济带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全方位推进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环境治、交通畅、文化新、布局优、产业兴、生态美六个原则,编制了《晋城市百里沁河生态带发展规划》,规划要求,一是严格按照黄河流域发展要求,保护生态安全,全面治理水环境,尤其是沁河干流的水环境。二是以客货分离为目标,建立内优外联的对外交通骨架和主次分明的内部道路网络。三是保护历史文化底蕴,促进古堡地区申遗,积极引入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新业态,促进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四是采用生态化的布局手法,搭建区域协同的空间结构,尤其是端氏到润城城镇密集带的空间布局要重点优化。五是优化第一产业、强化第二产业、创新第三产业,注重产业转型,培育新业态,加强产业的区域竞争能力。六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减少人工环境营造,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营造组团式的生态环境。

《规划》布局建设“一心六片多点”,“一心”指润城综合服务中心,“六片”指北部农旅康养产业片、资源产业转型示范片、古堡旅游文创片、润城镇+郑村南部+北留北部、现代陶瓷产业片、新型能源制造产业片、南部生态农旅片。“多点”指7个农业基地、8个产业园区、14个特色小镇(含旅游基地)、47个康养村等。沁河流域有着独特丰富的人文资源,文物保护单位多达154个,此外沈河流城还有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1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晋城是山西三级服务体系中旅游服务基地建设的重点城市,沁洞流域内皇城相府为十八大核心景区之一。规划区范围内5A旅游资源1处4A旅游资源1处3A旅游资源7处,旅游资源丰富。

其中,绿色矿山修复工程,规划范围内现已关闭的17座矿山中,其中有3座石灰岩矿拟设置采矿权,其余15个关闭废弃矿山作为整治重点,另增加一处开展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进行矿山环境修复治理。“古堡+名村镇"历史文化体验区挖掘古堡中精神,以皇城相府、砥洎城、郭峪古堡为代表,依托沁河古堡文化军事文化、商贸文化耕读文化、产业文化、民俗文化,打造集古堡、古街、古庙、古商道、古村落为一体,观光教育、体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融会的历史文化展示区。

计划到2035年,晋城市百里沁河生态带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体系更加完善,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降低能耗上实现新突破,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工业化和城市化更加协调,社会更加和谐,将百里沁河生态带建设成为“两山”理论的样板、山水人文的画卷,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感谢您对我市文旅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