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TA00371号 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8-22 发布机构: 晋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增强晋城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吸引力

    纵观中原经济区,各主要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激烈竞争的同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展开新一轮的角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文化强市”建设,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成绩突出。但与中原经济区主要城市相比,我市文化发展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文化吸引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资源挖掘不深,文化品牌散弱。虽有不少文化名片,但举国公认、世界知晓的文化品牌欠缺。
  二、发展模式定位不清,市场化力量薄弱。提炼城市文化禀赋与文化资源特点精准度不够,发展模式在工业化与市场化之间游离,在做大做强上还有明显差距。
  三、重大工程与重大项目牵引力不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融互促乏力。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地标性文化设施与文化场馆缺乏,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互融互促的机制尚未形成,国际化水平的设计、开发、管理团队引进滞后。
  为此建议:
  一、明确定位,突出发展。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着“文化强市”升级版,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吸引力。根据晋城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创新,依托晋城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深挖做细资源,发挥创意优势,实施资源整合,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资源为依托,以现代企业为主体,最大限度发挥晋城文化产业资源优势的价值,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沿着国际化、复合型的方向,深度整合资源,定位国际视角,打造国际文化城市。
  二、扩大消费,融合发展。全面实施文化消费促进计划,打造“晋城版”扩大文化消费试点模式,破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长期分割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文化扶持资金发挥杠杆效应,引导城乡居民更踊跃、更主动地参与、分享公共文化服务,让文艺院团动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化场馆立起来,让文化服务好起来,让文化产业强起来,让文化管理优起来。引导、鼓励市民消费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产品,形成公共文化与文化服务消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文化发展格局。
  三、强化设计,健全体系。鼓励包容创新,加大我市文化产业政策供给量,加速释放文化生产的活力。坚持政策扶持与市场导向主导产业发展的同向同力,以市场为主导,推动实现文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优化升级。坚持存量规划调整和增量扩张双向并进,以增量扩张为主,实现稳增长目标下的结构优化。
  四、加大扶持,壮大企业,一是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同时,精心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后备文化企业。二是遴选一批上市条件成熟的企业,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力争三年内再有一批文化企业登陆新三板。三要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积极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放宽民营企业的文化市场准入,完善金融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办法,全面激活民间文化产业的潜能。
  五、突出优势,打造基地。一是加强科学规划布局,在园区规划中突出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突出差异化、错位化,防止重复建设、同质竞争和资源浪费。二是形成产业链条,根据每个园区的定位,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文化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园区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搞好上下游产品配套开发,拉长加粗产业链条,形成园区配套集聚优势,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三是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孵化器,将其培育成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群建设的重要载体。
  六、产业联动,共享发展。一是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探索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渠道和形式,让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文化领域,不断壮大文化资本市场,更好地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和文化项目建设。二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旅游演艺品牌。三是推动文化与互联网产业融合。进一步营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让更多有技术有能力的创业者投身到“互联网+文化”事业中来。四是继续培育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发挥优秀园区、基地和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关于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TA00371号

提案的答复

贾建强委员:

    您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增强晋城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吸引力》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建设“文旅康养的样板城市”是我市的重大战略。2020年以来,以“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晋城为契机,全市将发展康养产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聚焦大健康、大文旅、大康养深度融合,持续在理念引领、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多元投入、机制保障上下功夫、求突破,康养产业发展的潜力正在激发、活力正在释放、态势正在形成。

一、完善顶层设计

立足晋城实际,以建设全国文旅康养融合示范区和打造全国文旅康养重要目的地为目标,全市规划构建“一核、两环、两带、十片”空间布局,坚持文化、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全区域规划、全要素配套、全社会推进,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培育文化旅游康养千亿级产业集群,助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一核”,即中心城市建成全国知名文旅康养城市,引领全市文旅康养产业快速发展。“两环”,即持续建设396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圈,不断拓展中心城市文旅康养功能;充分发挥478公里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带动作用,推动沿线文旅康养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两带”,即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打造沁河、丹河文旅康养示范带。“十片”,即强化“景区为王”理念,重点建设10个高等级、复合型、特色化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片区。

二、规范政策引领

近期,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对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指引,对我市的相关定位和重点企业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定位。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全国重要康养目的地、京津冀养生养老“后花园”和周边省市异地养生避暑聚焦地。在“推动康养产业聚集区建设”中“推动重点区域康养产业先行先试”列出,大力推进晋城市“百村百院”工程,建设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面向河南老乡避暑养生的“河南之家”和旅居民宿村,吸引50万河南老乡上山养生。

省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方案》中附件1《山西省龙头景区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实施9+13梯次打造计划。皇城相府和王莽岭分别位列首批打造龙头景区和培育重点景区。皇城相府发展方向是以皇城相府为核心,联动天官王府、郭峪古城、布政李府、砥洎城、海会书院、湘峪古堡等沁河流域古堡群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沁河古堡群观光体验文化旅游目的地。王莽岭发展方向是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以太行之巅、挂壁天险、天地奇景、世外桃源、千古人文、避暑胜境为核心,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先行区为目标,全力提升王莽岭景区特色旅游品牌,把王莽岭景区建设成太行旅游板块的标志性龙头景区。

三、发展“康养+”产业

全市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努力加出“物理聚合”、催生“化学反应”,构建形成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多业融合的康养产业体系。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29处,星级饭店17家,旅行社54家,网吧70家,歌舞娱乐场所123家。全市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筑面积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乡镇3名以上工作人员的配齐比例达到100%;全市新增全国基层文化队伍远程培训接收站点31个;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超过30T,建成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9个;成功打造10余个特色活动品牌。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充分共享,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强”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21年被文旅部命名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二是繁荣演艺创作。原创大型上党梆子现代戏《长江支队》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上党梆子《申纪兰》晋身第十七届山西省“杏花奖”新创剧目终评入围名单。市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建成运营,成为新的城市地标性建筑,集文化、教育、观赏、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教育基地。华谊兄弟星剧场以“人生入戏·与你重逢”为主题的《重逢晋城》大型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式演艺作品即将盛世启幕。三是培育夜间消费。顺应广大市民及游客消费心理和市场需求变化,创新夜游、夜娱、夜秀、夜市、夜购等多元业态,打造更多常态化、品质化、特色化夜间文旅消费产品。城区南大街步行街区、司徒小镇文化旅游区、梦回长平不夜城成功创建为山西省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四是发展民宿经济。创建提出并率先实施“百村百院”工程,以“太行人家”为总品牌,建设庄园、云锦、水墨和古韵四个系列。洞头、苏庄、横河、浙水、松庙、杏则等康养特色村成为新进网红打卡点。五是打造产业高地。成长中的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正在建成集“康养会展+颐养栖居+休闲旅游+田园农庄”为一体的城市大健康产业发展标杆。六是广泛以展会友。晋城文旅康养(郑州)博览会、晋城文旅康养(杭州)博览会、“沪晋互爱”晋城文旅康养上海专场推介会等大型宣传活动引爆中原经济区和长三角等中远程客源市场。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不断扩大“朋友圈”。

作为此项工作的主要业务部门,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开展,进一步叫响“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城市康养品牌。

感谢您对我市文旅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