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勠力同心接续干 奋楫扬帆再启航——市卫健委“十三五”工作回顾、2020年工作总结及“十四五”、2021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1-03-05 发布机构: 晋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任务最重、风险挑战最多、发展格局不断健全完善的五年,也是改革成效最显著、事业发展最迅速、群众健康获得感最明显的五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着力抓医卫改革、强服务供给、提医疗水平、减就医负担、促群众满意,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

这五年,我们以健康为核心凝聚共识,“健康晋城”战略格局雏形已具。先后出台《“健康晋城”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为“健康晋城”建设明确方向、划定线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省相关要求,立足晋城实际,出台《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晋城建设实施方案》,“健康晋城”建设19个专项行动全面启动。沁水县创建为国家级健康促进试点县,城区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试点县。成功守住“国家卫生城市”金字招牌,沁水县、阳城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全市省级卫生乡镇29个、省级卫生村504个。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均达90%以上。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直报覆盖率、运行率、报告率均达100%,传染病自动预警处置全省第一,网络直报综合质量位居全省前列。艾滋病、结核病管理率、治疗率均在90%以上。“十三五”期间全市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重症精神障碍规范管理率、规范服药率等任务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阳城县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城区、高平市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尘肺病攻坚目标如期完成,综合排名全省第一。泽州县获得“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先进项目点。食源性监测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我市第10次荣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这五年,我们以改革为动力蹄疾步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公立医院改革成果持续巩固,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形成常态,为全省医改工作率先出新路。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在高平市全省率先实施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首家在全省建立“唯一法人”行政体制、“四不变”改革框架、“六统一”工作机制,成为全省首家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示范市。泽州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狠抓医院精细化管理,成为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县级医疗集团全部实行医保总额打包付费制度,市级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开展155个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公立医院全部实行网上阳光采购药品和高值耗材,严格落实“两票制”,全面执行国家第二、三批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全市药品、耗材使用价格进一步降低。加大对卫生健康服务全行业、全领域、全过程事中、事后监管力度,社会办医有序规范。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对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放射诊疗机构开展双随机监督覆盖率达100%,位于全国“双百”第一方阵。

这五年,我们以能力为内核夯基提质,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市“十三五”规划“十大战略工程”之一,投资近18亿元、拥有1200张床位数的市人民医院易址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启动,2022年6月将建设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防保、急救、康复于一体,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完善、医技水平更加先进优质的三甲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达标覆盖率100%、村卫生室标准化覆盖率99.4%。医疗卫生机构每千名常住人口床位数由2015年的4.64张增至2020年的6.13张,增长率32.1%。每万名人口全科医生数从0.32人增至1.7人。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66671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现应签尽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教兴医战略推进有力,全市建成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7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通过“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医卫双优下基层活动”、“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项目”等培训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8万余人次。全市有国家住培基地2个,建成博士工作站2个,引进硕士、培养博士127人。现有省委联系专家1名,市委联系专家18名。市人民医院、晋城大医院发挥龙头作用,建立城市医联体开展对口支援和医技帮扶工作机制,建成专科联盟14个,医技水平显著提升。对外交流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与山西中医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共建(晋城)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全市13家医疗机构与北京44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专家团队签定合作项目44个;与河南省人民医院联手共建跨省分级诊疗合作机制。

这五年,我们以服务为保障扩大供给,城乡居民健康福祉持续增进。为城乡孕产妇免费增补叶酸11.73万余人次,免费开展宫颈癌筛查20.6万余人次、乳腺癌筛查7.02万余人次、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7.1万余人次、婚检8569对,完成率多年居全省前列。全市共创建省级乡级规范化妇女、儿童保健门诊14家,市、县级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7家,婚检机构8家,“妈咪小屋”13家。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4.96‰、6.11‰降至3.4‰、4.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推行网上生育登记,下放生育审批权至乡级。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奖扶资金近5亿元,惠及群众14万余人(户)。泽州县、高平市荣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全市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实现全覆盖,全市所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开设老年病科并开通老年人便利服务“绿色通道”,老龄工作持续多年位居全省优秀行列。推进健康扶贫提质增效,全市建档立卡因病致贫人员大病救治率、慢病救治率、重病救治率、常见多发病救治率均达100%。“健康快车澳门号”落地晋城,为1227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救治,获广泛好评。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全市建成基层中医馆35个、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7个。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建设达到98.8%,中医馆建设达到94.1%,适宜技术推广实现全覆盖。

这五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从严管党治党和政风行风不断改善。全面强化党建工作,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化依法治理,圆满完成人大代表建议105件、政协委员提案158件办理工作。市人民医院护士郭蓓蕾入选“中国好人榜”。泽州县妇幼保健院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巾帼文明岗”。委机关2017、2018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市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标兵单位。我市多年保持医疗纠纷、涉医违法犯罪数量持续低位良好态势,被国家九部委表彰为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地区。卫健系统被评为文明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实现满堂红。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呈现出“四个持续提升”。一是卫生健康事业资金投入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卫生总投入为190亿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80.87个百分点。五年来,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政府卫生支出占总费用比重均超50%。二是卫生健康服务可及性持续提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网络挂号、远程诊疗等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群众看病就医难题得到有效缓减,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满意度逐年提高。三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和效果持续提升。基本公共卫生人均服务经费由40元提高到74元,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12类扩展至30类,连续五年考核成绩居全省第一方阵。四是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二、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卫生健康系统经受重大政治考验、风险考验和能力考验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全体医护人员,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令,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担当践行使命,以生命护佑健康,以奉献诠释大爱,谱写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的卫生健康事业新篇章。

一年来,我们众志成城,全力战“疫”,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市卫健委(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挥棒”作用,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例会43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余次。防控举措被省级以上媒体报道860余条,被《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采用190余条。全市上下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跟进、干群联动、众志成城的生动局面,做到了七个“全省率先”一是在全省率先实行“战时机制”,切实发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指挥棒”作用,印发指令、文件、便函千余件,保证各级防控政策不折不扣及时落实到位。二是在全省率先禁止药品零售店售卖退烧药,将发热病人引导至发热门诊进行早期诊断。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将药店作为多点触发预警监测“哨点”,确保早发现。三是在全省率先实行发热门诊挂号、诊疗、退烧药、肺部CT、核酸检测等费用由医保和财政承担。四是在全省率先实行只要符合流行病学史其中一项和临床表现三项之一(1+1)就采集样本进行核酸检测。五是在全省率先明确将医疗救护车作为境外返晋城人员接站转运专车,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实施核酸检测动态清零。六是在全省率先完成六县(市、区)PCR实验室建设并规范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七是在全省率先投入使用自动化高通量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极大提升了我市核酸检测能力。截至3月4日24时,我市已连续37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双零”目标圆满实现,疫情防控取得年度决定性重大胜利。

在做好本土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市先后派出109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受到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湖北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衷心感谢。城区南街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疫常态化工作模式受全国通报表扬。顺利完成全市高考、中考、成人自考等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完成“晋城市丹河新城暨重点产业项目(郑州)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全省城市工作大会、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等各类重大活动疫情防控保障任务。

一年来,我们咬定目标,实干苦干,卫生健康各项重点任务圆满完成。

(一)医改呈纵深发展之势。一是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持续发力。“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深化,市县两级均调整由政府一位负责同志统一分管卫健、医保、药监(市场监管)三个部门。县级医疗集团“六统一”管理有序规范,推进“一兼、两管、三统一”工作,促进医防融合。以高平市“5G+智慧医疗”建设为突破,继续引领全省一体化改革,我市荣膺全省首家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示范市。二是健全完善公立医院现代管理运行新机制,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市人民医院党委出台《党委会议事规则》并付诸实施,将“三重一大”纳入党委会议事内容。三是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岗位绩效考核,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全面启动,6家县级人民医院首批纳入绩效考核医疗机构名录。四是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市人民医院、晋城大医院与市县18所医疗机构达成上下转诊协议,为转诊病人开通就医“绿色通道”。派驻189名医护人员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五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我市基本药物采购各项指标均达省定要求。建立全市短缺药品供应保障会商联动工作机制,短缺药品保障能力和稳价水平有力提升。六是强化区域医疗中心“龙头”引领作用,市人民医院脑科中心、神经疾病会诊中心、眩晕中心、门脉高压诊治中心、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晋城大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投入运行。

(二)疾病预防综合排名全省领先。地方病三年攻坚监测实现全覆盖。完成8—10岁儿童及孕妇尿碘1800份、盐碘1800份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城区、阳城县完成40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B超检测。开展全市1415个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村进行改炉改灶调查和儿童氟斑牙调查,氟骨症患者随访和治疗率达100%。沁水县8个大骨节病病区村7—12岁儿童病情监测率100%。碘缺乏病和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大骨节呈持续消除状态。布鲁氏菌病共发生37例,全部按要求进行流调和有效救治。

(三)妇幼民生实事项目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为15535名城乡怀孕妇女进行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服务。在陵川、沁水两个省级贫困县开展农村妇女“两癌”筛查服务,完成率均超100%,全省排名第二。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项目,全市婚检率为65.19%,超省定60%指标。

(四)爱国卫生运动全省名列前茅。沁水县、阳城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阳城县西河乡、泽州县南岭乡、高平市三甲镇荣获“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爱国卫生季”五大行动全省11地市名列前茅。晋城市、泽州县东四义村、阳城县杏王村“爱国卫生季”经验做法,被作为全省先进典型全面推广。省委第38次疫情防控专题例会上,吴伟副省长代表省委、省政府对我市爱国卫生季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五)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是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和效果。我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位列全省第三。二是持续加强基层卫生人员能力建设。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明显提升基层卫生人员诊疗能力和实用技能,对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线上培训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订单定向中专以上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以全日制形式免费进行普通中等医学学历教育。三是全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以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目标人群,扎实开展贫困人口慢病签约管理履约回访行动。四是深入开展健康扶贫攻坚行动。全市健康扶贫“双签约”10601户、24338人,上门随访192733人次,制定健康评估方案16960份,开展健康咨询31895人次。

(六)健康促进工作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六进”活动,各县(市、区)定期组织医疗志愿服务人员走进医院、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通过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开展免费医疗义诊、举办健康主题讲座、健康教育公众咨询和发放健康支持小工具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素养水平。建立首批46名职业健康专家库,市人民医院、晋城大医院10名资深医师被增补为“市委联系专家”。沁水县被命名为全市首家“全国健康促进县”。

(七)中医药事业呈现新活力。牵头制定《关于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实施方案(2020—2030年》并付诸实施。支持城区、泽州、阳城、沁水、陵川10个基层中医馆服务能力提升,53.8%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沁水县中医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验收,全市5所县级中医医院全部步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之列。举办中国·山西康养产业发展大会高峰论坛“中医药分论坛”,与山西中医药大学签订联合共建(晋城)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市中医医院综合门诊部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呈现强劲活力。

(八)职业健康工作扎实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圆满收官,防治体系不断健全,监测能力全面提升,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和劳动者防护意识不断提高。在全省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表彰中,我市纳入治理用人单位粉尘浓度定期检测率和接尘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99%,排名全省第一;纳入治理用人单位粉尘申报率99%,全省排名第二。

(九)“医养结合”稳步推进。与市民政局签署《深化“医养结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市康复医院、市社会福利院、泽州县康复医院、阳城康宁护理院为市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积极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和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老年法》宣传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社会尊老敬老养老助老氛围更加浓厚。沁水县郑庄镇中心敬老院、高平市老年精神康复托养中心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王建华等3人被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十)“医体融合”开启新程。与市体育局签署《医体融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开展“居家快乐有氧运动促进项目”、“运动健康管理项目”、“家庭心脏康复促进项目”等,让医疗资源和运动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从“医疗健康干预”向“非医疗健康干预”转变,为群众有效提供了从成长生活到养生养老全流程、覆盖生命全过程的健康指导和保障。

一年来,我们从严治党,夯实根基,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市委党建工作“四句话”要求,坚持政治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发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和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网络资源学习,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借助唱响党歌、重温入党誓词、“牢记领袖嘱托、率先出新路”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推动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压实工作责任。开展“强化担当落实、践行两个维护”警示教育月活动。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党员干部培训必修课,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狠抓执纪监督,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电”,把“严”字长期坚持下去。认真落实“深入一线抓落实”制度,委党组和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抓落实、抓工作督查督导累计258人(次)。

(三)强化法治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坚持法治建设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改革的引领、规范、推动和保障作用,将“法治卫健”建设纳入委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党组书记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认真推行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提升全员法治意识。成立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案件审查委员会,规范案件审查工作流程、制度,严把案件初审关,按流程集体审理。持续加大对无证经营、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案件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结案各类行政处罚案件203件,罚款71.83万元。完成双随机监督检查任务1012件,完成率100%,日常监督检查覆盖率100%。全年共接收省卫生热线“12320”工单22件,办结22件;接收“12345”市长热线149件,办结149件;接收来信来访5件,办结5件。

(四)强化巡视整改,促进党建规范化制度化。委党组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担当、最务实的作风,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巡视巡察整改的各项要求,扎实抓好省委、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针对近年来省委、市委巡视反馈和在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等活动以及“回头看”中自查出的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存在的问题,委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建立整改落实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制度,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2017年度市委第二巡察组反馈的3方面9类36个问题全部整改到位。

同志们,“十三五”期间,全市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全市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三、“十四五”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擘画出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人民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的主要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把增进民生健康福祉作为美丽晋城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新路的重要内容,高位推动健康晋城、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医药强市建设,提出加快“卫生健康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目前,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正经历新发展阶段、新格局机遇,但优秀医技人才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蔓延,全市卫生健康事业仍面临着巨大挑战和考验。新使命带来新挑战、新挑战催生新机遇,全系统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及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健康晋城”建设目标,在新局中精准识变,在大局中积极应变,在困局中主动谋变,拿出对历史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立足我市实际、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历史自觉、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力以赴书写好“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总体思路: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坚持公益性导向;坚持以改革创新激发卫生健康事业活力,着力破解制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卫生健康治理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建高峰与补短板齐头并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在破解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基层服务能力不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健康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以“防治结合、以防为主”为路径,以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为载体,以引进培养学科人才、推动医疗资源提档升级为手段,以高质量公共卫生体系为标准,推动全民健康制度体系日臻完善、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全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城市,全市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基本成型,“健康晋城”目标初步实现。

一是持续优化完善医疗资源布局与供给。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扎实推进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示范市建设,继续利用好一体化重塑性改革优势,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均衡布局,同步提高县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构建“5G+智慧医疗”发展新模式,打通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加卫生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推动一批医疗资源新建扩建项目落地见效,新建市人民医院投入使用,开工建设市中医医院,推进长治医学院太行和平医院建设,扩大优质医疗服务覆盖率。二是持续提升全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中西医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完善城乡基层公共卫生体系。构建“一老一小”(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工作新体系,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扎实有序推进全市职业健康、计划生育、监督执法等重点工作迈上新台阶。持续巩固妇幼健康等民生项目工作,加强全市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妇幼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妇幼保健和临床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三是构建机制顺畅、高效运作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推进公共防疫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控与救治能力和预警响应能力。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度指挥系统,优化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响应工作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易址扩建市传染病医院,实施市、县疾控中心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平战结合、分层分类、高效协作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四是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关于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实施方案(2020—2030年》20项任务要求,全面推进城乡中医药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建设中医药强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和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重点推动和加强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省中医院等专业机构在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提升中医药防治能力和康复服务能力,扩大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覆盖广度和服务深度,加快推动中医药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四、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谋篇布局新时期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健康晋城”建设这一主线,精准对接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着力实施“12334”工程,以改革为要、创新为基、民生为本,补短板、堵漏洞,强基层、优服务,夯基础、增活力,努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新局面。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严守一个底线,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群专结合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举措,持续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稳妥有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防控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防控措施不松懈、防控体系不松散,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守好“晋城阵地”,全力保障“健康晋城”建设扎实推进。

(二)推进“两大”建设,完善健康城市布局

1、加快推进健康晋城建设。按照市政府推进健康晋城建设的安排部署,建立健全“健康晋城”建设工作机制,全面启动19个专项行动,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健康宣传教育,倡导居民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卫生城市管理长效常态工作机制,持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

2、稳步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加强中医机构、人才、能力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市中医医院门诊部建设并运行,再建5个基层中医馆,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探索建立中医医疗机构联合体和中医专科联盟。二是制定《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并组织实施,提高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中医药质控体系、中医医疗机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三是建设1个县级中医师承教育基地,实施“守正创新中医双百人才培养计划”,提升100名中医执业医师临床能力,开展100名“西学中”系统化培训。四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推动中医药养生保健规范发展。打造1—2个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中心,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

(三)撬动“三项”改革,激发事业发展活力

1、持续深化县乡一体化改革,构建科学合理诊疗格局。围绕“一县一特”改革思路,突出示范引领,扎实推进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示范市建设。进一步强化“三医联动”,以全市域推行按人头打包付费和医疗集团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继续引领全省一体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开展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提质增效工作,重点提升医疗集团同质化管理水平和基层卫生能力。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创新突破。完善落实乡村医生待遇相关政策,切实发挥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功能,做好健康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2、持续深化城市医联体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制定出台全市城市医联体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围绕我市外流病种实施学科建设“百人计划”;提升全市综合救治能力,为实现分级诊疗提供技术支撑;建设融收集、分析、监测、监管数据于一体的医疗质控系统,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3、持续深化公共防疫体制改革,增强疾病防控能力。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医防深度融合。推进疾病控制领域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增强公共防疫体系整体效能。重点在加强疾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体系和处置技术方案,规范处置流程和管理制度,培养流调溯源骨干人才,提升快速调查处置能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提高抗大疫的能力和水平。

(四)依托“三大”支撑,力促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1、依托工程项目支撑,强化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速推进市人民医院易址扩建项目建设,年内具备入驻条件。完成市中医医院新建和市传染病医院异地扩建前期工作,助力新太行和平医院工程项目建设。持续强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提升项目质量和服务水平,激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提质、上档、升级。

2、依托信息建设支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开展全市公共卫生应急调度指挥中心项目前期调研工作。以推广“5G+智慧医疗”应用为统领,规范全市医疗机构信息化系统建设标准,打破数据壁垒,促进全系统信息数据共享融合。重点推进市人民医院、晋城大医院、高平人民医院三家互联网医院建设,加快市人民医院与天坛医院“5G+远程医疗”示范项目建设进程,开启我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新局面。

3、依托人才科技支撑,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人才兴医、科技兴医”战略,实施人才培养“三个百”计划。开展外流病种学科建设“百人计划”,选取10或20个左右病种,采取每一个病种外联一名名院导师、内接本地一名学科带头人的方式,再招5至10名学科建设骨干;针对市中医医院筹建开展百名骨干中医育苗计划;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与“西学中”特点,以中青年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培养对象,通过集中脱产学习、个性化实践学习、中西医协同发展等方式,培养100个德业双修、中西医兼通的“西学中”合格人才。

(五)抓好“四件”实事,增强群众健康保障

1、提升妇幼健康医疗服务水平。继续将免费产前筛查与诊断、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脱贫县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列为民生实事。全市产前筛查实现应检尽检,高风险孕妇接受产前诊断率达到75%以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达到75%以上,完成脱贫县1.23万例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强化各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守住母婴安全底线。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等工作,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2、强化计划生育家庭关怀关爱工作。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关怀关爱工作,确保奖励扶助政策执行公平、公正、精准。建立对计生特殊家庭定期关怀慰问制度,在强化物质帮扶的同时加强心理咨询和精神慰藉。

3、优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通过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力度、深化医养签约合作、医养结合信息化支撑、强化医养结合服务监管等举措,提升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按照“形式多样、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不断提高”工作方针,建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依法举办规范化、多种类婴幼儿照护机构,努力构建“家庭为主、托育补充,政策引导、普惠优先,安全健康、科学规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

4、促进职业健康防治提质增效。强化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推进煤矿等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治理工作,开展百日健康检查行动,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主体责任。落实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开展《职业病防治法》系列宣传活动,推广职业健康示范企业建设经验,开展全市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提升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加强职业健康质控工作,对全市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质量控制评估。

(六)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干事创业合力

1、始终不渝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延伸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新一轮“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思想解放大讨论等主题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强化政治引领,提升政治功能,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不断夯实卫生健康系统思想基础。

2、持续强化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党委会议事规则,进一步健全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监督机制。强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驰而不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执纪和检查指导,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问题,坚决查处卫生健康领域“微腐败”问题,让人民群众在优质医疗服务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力营造全市卫生健康系统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市卫健事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纪律保障。

同时,还要扎实做好法治卫健、“三零”单位创建、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关乎民生福祉,关乎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苦干方能成就事业,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出铿锵第一步,按下卫健事业高质量发展“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群众健康,为建设“健康晋城”,为推动美丽晋城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