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140500012420117H034/2025-00218 主题分类: 国土资源、能源
发布机构: 晋城市能源局 成文日期: 2025年09月19日
标      题: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城市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晋市政办〔2025〕20号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09日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城市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10-09 发布机构: 晋城市能源局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晋城市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9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晋城市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方案

为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发挥晋城煤与煤层气的资源、产业、市场等优势,打造全产业链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基地和全省传统能源创新策源基地,推动晋城从“能源基地”向“装备高地”跃升,特制定此建设方案。

一、主要目标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需求牵引、市场发力”,五年内,在晋城市构建起“1+1”模式的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形成“双核联动”发展格局。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制造链智能升级、配套链协同优化、服务链专业延伸,构建全链条发展生态,实现“研发-制造-应用-维护”全产业链闭环。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总产值(营收)2028年达到57亿元,2030年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二、建设内容

(一)优化布局,形成双核联动发展格局

1.打造先进智能装备生产创新园。依托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1+130”光机电产业集群的基础,在金匠工业园规划布局50万平方米煤与煤层气装备产业园,发挥我市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的示范作用,全面推广“人工智能+”,育强引新,培育出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打造拥有自主品牌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自主可控的创新策源基地。(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会)

2.打造优质智能装备生产服务园。依托丰厚的煤与煤层气资源,结合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全国煤与煤层气开采龙头企业集聚的特点,建设先进技术装备测试应用场景、千亩维保基地(800亩产业用地、40万平方米再制造中心)、碳绿服务先行区(落地全国首个煤层气装备碳足迹认证平台),打造形成“场景验证-高端维保-碳绿服务”三位一体产业服务生态。(责任单位:沁水县政府)

(二)提质扩产,做强煤和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基础

3.全力提升煤机装备制造集群含金量。以我市装备制造产业链链主企业为龙头,依托现有煤机企业群,全力支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联动太原理工、山西大学等高校企业,针对现有产品质量、技术、成本难题,开展实用型产品及技术开发,实现以质取胜,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能源局、市科技局、开发区管委会)

4.全力提升煤层气装备制造集群精准度。以我市煤层气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为重点,依托现有企业集群,聚焦钻机、先进钻具、无杆泵等细分领域,推行“定制化研发+批量化生产”模式,打造特色设备产业高地,使优质产品走出晋城,走向全国。(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能源局、市科技局、沁水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三)招强引新,在延链补链中培育新优势

5.持续提升招商引资精准性。认真分析本地产业环境和基础,组织招商专班,通过绘制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链图谱,明确产业链、技术链、服务链各环节优势企业和先进技术,用好基金招商、场景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形成“图谱引领-场景驱动-机制保障”招商引资新模式,每年招引2-3个装备制造延链补链项目,并招引若干有利于技术集成、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业,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不断壮大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责任单位:开发区管委会、沁水县政府、市投资促进中心、市能源局)

(四)向新聚力,打造装备制造产业创新高地

6.系统性布局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发挥好煤与煤层气共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光机电产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的科技创新牵引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布局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以煤层气开发工艺研究改进,引领装备制造的更新方向,形成“研发-中试-制造-产业化”全链条支撑体系。鼓励园区企业与全国知名高校共同设立研究课题,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克现存难题,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将煤与煤层气(瓦斯气)探采设备的智能感知、远程控制、无人(少人)作业,作为产品和技术的重要攻关方向。聚焦新材料研发应用,围绕煤层气开采和应用环节,大力发展纳米级瓦斯抽采封孔材料,积极推进为钢铁冷轧配套的煤层气制氢、制半导体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智能化、绿色化应用。进一步拓宽瓦斯利用方向,围绕低浓度瓦斯应用,大力发展瓦斯发电机组和蓄热氧化设备的加工制造,并积极参与CCER交易,最大限度发挥瓦斯气的经济效益。每年要产出行业创新成果2-3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能源局、市应急局、开发区管委会)

(五)资源赋能,以场景应用推动产业升级

7.全面开发开放场景应用。把场景创新作为产业升级壮大的重要路径,定期对市域内的煤矿和煤层气生产企业征集装备制造产品和技术需求清单,及时对装备制造研发、生产企业征集供给能力清单,通过“场景竞赛”等对接形式促进供需双方合作,对应用效果良好的项目评标杆、给奖励、作示范,实现技术迭代、产业升级和招商引资三重目的。重点支持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全国首个煤炭行业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设,为多场景智能化设备应用提供算法训练支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在煤矿生产场景中推广应用井下各类机器人和智能化产品,提升煤炭行业的智能化、安全化管理水平。加快先进技术场景验证,支持装备可靠性测试,助力本地优质产品走向全国大市场,每年要形成2-3个应用场景示范标杆项目。(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工信局、市应急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六)强化供给,打造一流专业人才队伍

8.建立“产业-人才”匹配机制。推动山西科技学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开设煤与煤层气相关专业,充分利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建立的9大服务基地、兰花集团成立的煤炭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加强人才定向培养。对本地无法提供的高端人才,可利用课题吸引人才、实验室留下人才、政策资助人才等方式,形成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

(七)统筹兼顾,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9.构建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每年市工信局要从市级工业转型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定向支持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企业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3亿元产业引导基金,通过以投促进的方式,招引优质项目落户晋城。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开发清单式“一对一”金融产品,助力入园企业做大做强。用好国家专项债券资金,全力支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申报符合政策导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开发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成立晋城市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一体化”工作专班,做好要素保障,就场景开放、产业集群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工作,积极与各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组织力量解决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各县(市、区)要积极支持本地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鼓励支持首发经济,主动协调本地煤矿开放应用场景,确保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能够广泛应用。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同题共答,研究出台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发展的相关政策。沁水县和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双核”,要切实发挥引领作用,紧密配合,强化联动,全力贯通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研发-生产-应用”路径,为全市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前、做示范。

附件:晋城市煤与煤层气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一体化”工作专班

政策咨询电话:0356-206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