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教育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晋城市爱物学校

发布日期: 2022-12-16 发布机构: 晋城市教育局

晋城爱物学校

2022-2023学年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与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办学理念,坚持“五育并举”。以“有效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优化校园环境,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校。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适逢我校建校十周年,也是我校发展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我校将继续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进一步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着力构建以生为本的育人体系;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突出办学特色;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完善“三课五环”教学模式,继续发挥好自身比较优势,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建成新优质学校,创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

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严守规矩,自觉服务,着力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健全落实党建工作制度,不断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开展“党建赋能立德树人,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特色品牌创建,为办人民满意学校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理论实践相结合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本学年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主线。学校将通过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走过的非凡十年,组织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盛况,开展专题学习宣传活动等方式开展“喜迎二十大”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激励师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续写荣光。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优质管理团队

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学校章程为统领,以纪检监督为保障,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民主参与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议事决策程序,严格依法办学,依规办事。

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党建全过程,忠诚捍卫“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二是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两个责任”,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三是充分发挥教代会和工会职能,推动民主管理。

全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创建“清廉学校”特色品牌,将清廉学校建设融入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以“清”育美德,用“廉”润心田,使清廉学校形成特色、清廉文化深入人心、清廉理念浸润师生,着力营造政风清明、校风清净、教风清正、学风清朗的良好校园环境和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建立“党员示范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真学实做上深化拓展,创新学习形式,将思想政治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学党章党规,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处处作表率、人人当先锋,充分发挥模范作用,时时对照承诺,处处凸显形象,以点带面,力求实效。建立“党员示范岗”,努力使党员干部成为“五种人”——自觉学习的带头人、师德高尚的榜样人、教育教学的领头人、课改科研的践行人、献身教育的事业人,为推动学校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四)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政治素养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教育领域统一战线各项工作,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健全教师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制度,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巩固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延展课程思政内涵,将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有效转化为“最鲜活教材”,努力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党史、学校处处皆育人,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营造党史学习教育“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做好防范打击邪教、非法宗教和“扫黄打非”工作,严格读物管理,做好维稳工作。

(五)加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着力提高办学品位

把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和新优质初中作为本学年重点工作。为推进省级文明校园和新优质初中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聚焦目标、强化重点,推进创建工作扎实落地;三要明确责任、重在落实,务实高效完成各项目标建设任务。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高水平实现创建目标。

二、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努力实现德育教育贯穿始终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等教育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原有规范化的班团队活动基础上,提炼形成德育教育品牌,落实全学科渗透和德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一)健全德育机制,以规矩成方圆

1.坚持一个中心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培根铸魂,为党育人,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工作中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活动,打造德育特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建设两支队伍

构建以政教处、团委、大队部、年级主任、班主任、学生班、团、队干部为体系的德育管理队伍,落实岗位工作责任制,将德育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明确到具体责任人。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评价考核方案,完善表彰奖励制度,确保学校德育工作有序高效。

一是加强行政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到提高行政管理人员水平对学校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行政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通过岗位培训全面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懂教育、善管理、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管理队伍。

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补充完善班主任考核方案,奖勤罚懒。定期组织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采用学习、汇报、交流、研训等多种方法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班主任的业务水平。

(二)做好班、团、队工作,以活动提素养

继续加强升旗仪式、爱物之声广播站、红领巾监督岗、班、团、队活动等德育阵地建设,不断丰富红领巾社团活动,继续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实践能力。定期开展时政教育,让学生了解时事,关心时事。充分利用“雨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结合“学雷锋,爱劳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实践,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学生志愿服务组织。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把活动做新、做活、做实。

主题教育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价值观内化的必要途径。我校将坚持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落实德育管理目标。

一是继续推进以“树优良学风,展班级风采”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在初见成效的基础上巩固成果,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继续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做好“学雷锋日”教育、读书日优秀文化传承教育、儿童节快乐幸福生活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二是继续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做好“文明班级”创建工作,抓好班风、学风建设,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和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养成教育为主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守则、用守则。每周一次集体升国旗仪式,每周一次主题班队会。

三是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大力倡导文明礼仪、爱国守法等基本道德规范,坚持赏识教育理念,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地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结合“国家宪法日”和“守护青春”系列广播,做好法治宣传活动;开展“禁毒防艾”活动。

四是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利用每周集体升旗、主题班会和重大节日、革命纪念日等节点(如利用七一、国庆等时间节点),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我国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慈善进校园等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五是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问题开展系列专题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分层设计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强化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热心服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六是做好家校共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并邀请家委会代表参加学校的有关会议和活动,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建设较为完善的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社区服务等协同德育体系。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共育的良好局面。

三、深化课改,质量强校,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构建科学合理评估体系

1.抓常规,促规范,提质量,塑品牌

教学常规管理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新学年,继续贯彻落实《晋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及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在备、讲、辅、批、研上与时俱进,明确要求,及时检查,及时校正。实现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鼓励教师建立作业批改手册,适时进行优秀导学设计、优秀作业批改手册展示活动。要发挥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同时做好教学质量跟踪检测。继续做好结对帮扶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落实“双减”政策,严格“五项管理”

将继续对标省内外课改名校,推进“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强化德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深入探索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提质增效,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校发展的“双减”长效机制,稳步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让学科素养落实到每一位师生。

落实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将学生减负工作纳入学校教研工作,积极转变教师观念和家长理念,不断向课堂要效率。进一步规范作业设计,增强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到作业量少而精,体现分层,从源头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由班主任统筹协调,做到日记录、周反思、月汇总、学期研讨,合理协调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确保每天家庭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小学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探索课后服务领域全面推行“5+2”模式下的教研新业态,确保80%的学生在校内完成80%的家庭书面作业。

3.加强小学与幼儿园双向科学衔接,建立家、园、校互学共育体系

坚持小学“零起点”教学,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放缓入学初始阶段的教学进度梯度;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视良好学习习惯与独立生活能力的进一步培养;开展“新生入学”主题系列活动,营造富有童真童趣的班级环境;举办“幼小衔接”家长会,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加强幼小衔接研究,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助力“双减”工作落地,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建立家、园、校互学共育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4.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开齐开足课程课时,注重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做好国家课程贯彻落实及组织实施工作。

(2)加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继续在落实好少年宫课程及经典诵读课程基础上下功夫:一是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措施;三是落实过程管理、健全课程实施的监控机制;四是注重课程实施的反馈及改进。

(二)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认真落实学校《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

1.优化完善“三课五环”课堂教学新模式。充实完善“三课五环”课堂教学新模式,即课前“备说研补写”、课中“学议展梳用”和课后“思评析定改”的完整闭环。立足学生成长、问题导学,以问题提出和解决为主线、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探究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梳理运用为目标,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以“三课五环”闭环模式作为优化学期教学过程载体,任课教师依据学情和教材实际,灵活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教研中,做到课堂教学模式化、模式教学学科化、学科教学课型化,并最终形成教师的个体风格。

2.促进教师践行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新任课教师(含校聘教师)入模、验模,做到课堂教学模式化,贯彻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营造成长课堂;执教2-5年的教师得模、推模,做到模式教学学科化,突出学科特点,灵活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构建生动课堂;研究生学历教师思模、研模,做到学科模式发展化,深入探究教学模式的其他可行性,渗透新的课改理念,使五环节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执教多年的骨干教师(含高级教师)出模、创模,做到学科教学课型化,整合教材体系,尝试运用学科新教学模式,驾驭不同课型的特色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3.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核心素养。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使学生养成团结协作、勤学善思的良好习惯,稳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劳动教育”途径,评选典型案例,并积极组织劳动实践活动。小学部以创建“STEM”项目校为契机,结合我校实际逐步进入实施阶段,主动与我校少年宫配合,加大开发力度,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建设,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抓好教研教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科研水平

1.学课标,明要求,重实践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活动,认真学习义务教育阶段2022年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立足岗位工作标准和履职要求,学习新时期教育教学理论和教科研方法,做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项目化学习交流研讨。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和重点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日常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整合、重组,构建“大单元”“大主题”“跨学科”等项目化学习内容,以任务驱动为手段,为不同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的学生搭建项目化学习平台。

2.做好课题研究

本学年,落实《创建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实现“校级课题人人做,市级课题树骨干,省级课题有引领”的全员教科研格局。继续推进《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的实践探究》《项目化理念下初中语文“班级播报+微写作”模式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度参与的策略研究》《课内外一体化阅读教学与实践探索研究》等课题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形成并提交高质量研究成果。提升教师课题研究水平,确保课题研究取得实效。坚持完善学科组集体教研活动制度。

3.创新学校思政课教育

将党史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继续实施“思政课集体备课”,并组织开展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推选出一批优秀课例(案例),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评选工作。创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教研实践,积极探索思政课和历史、地理等科目的融合教学,构建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大思政课”格局。开展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思政教师遴选活动,促进青年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专业化成长。

4.丰富研训内容和形式

要树立“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的教研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一是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二是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三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四是继续开展教师优课、精品课评选和网上晒课活动。五是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促进专业素养提高。 

(四)做好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学校将继续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信息化设备及网络资源应用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以校园网和教研组为中心,围绕学科建模和课改论坛开展网络教研,有效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我校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助推我校教师在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四、德能兼修,务实进取,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此,我们要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一)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争做“四有”好老师

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重要论述的学习。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化、常态化学习,重点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等重要论述精神,使广大教师学懂弄通、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师德优秀典型先进事迹宣传活动,引导教师学习践行新时代师德规范。每学期开展一次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和督促广大教师强化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教师师德师风承诺、负面清单和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等制度,在教师中开展准则的宣传解读和贯彻落实,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准则内容,做到全员全覆盖、应知应会、必会必做,同时将学习准则作为锤炼师德规范的必修内容,全面纳入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校本培训,落实学习督导和效果测评。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课堂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确保每位教师知准则、守底线,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集中开展师德警示教育。禁止党员干部、教职工参加“升学宴”、“谢师宴”,禁止利用假期有偿补课、禁止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课、禁止向校外机构介绍生源和透露学生信息、禁止让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用书。

(二)打造优质教师队伍,推进教师成长团队建设

独行快,众行远。本学年各教研组由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研组长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优秀教师团队,成为我校的中坚力量。要把“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做实做细,加大检查监督力度。通过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全体教师在师德修养、班级管理、家校共建、自主阅读等方面,结对同行,互促共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局面,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实现教师可持续成长。

(三)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建立公正、公平的考核机制

进一步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办法。坚持以评价促发展,以激励促进步的评价观,重视过程评价、日常评价、积累性评价,民主性评价;突出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重点看进步、看提高。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实行违反师德行为一票否决制度,继续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工作量大的教师倾斜,向教学质量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倾斜。

五、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文化育人,共创优美环境

继续深入推进书香校园与和谐学校建设活动,从外显的校园环境文化走向学校的核心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凝聚学校精神的物质文化,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培育富有人文特质的精神文化,丰富学校育人内涵。

1.阅读伴成长,经典润心田

继续抓实抓好学生的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积累,在阅读中感悟、思考、明理,提倡海量阅读,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通过开展阅读交流会、推普周活动、名著阅读分享、班级播报等活动,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全员阅读的良好氛围。

2.书写重规范,齐心抓养成

要重视对学生的书写指导,语文教师尤其要把书写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利用推普周契机,促使师生共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涵养,充盈精神,丰实内心。开展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要求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低段的语文教师要从严要求学生的读写姿势,耐心纠错,悉心指导,为小学生今后的书写把严关、起好头。教务处要加强检查、督导,并把学生的书写情况作为评价各年级各科学生作业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3. 加强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校园及室内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景观提升改造,本着“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的原则开展环境建设,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班、团、队日活动,营造博爱尚礼的校园氛围。

(二)特色发展,丰富人文内涵

坚持特色发展,凸显个性品质。继续提升“和谐发展,艺体见长”的办学特色,完善人才培养的多元模式,以少年宫和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创设空间。鼓励引导教师向具有个性特色的专业化发展,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快乐”的艺体价值。形成我校独特的教育风格和品位,在特色办学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和传承学校的树人文化基因。

1.推进落实《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弘扬中华传统美育文化,以多彩的艺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强健学生体质,锤炼学生意志,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艺体节、运动会、体育嘉年华等为我校艺体活动搭建展示平台,提高学生的艺体素养。

2.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开足开齐体育课,坚持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内锻炼一小时。通过上好每一节课,搞好每一次活动,组织好每一次比赛,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式,确保每位学生体质达标。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九类艺体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重点做好九年级中考体育测试训练工作。举办好一年一度的校园田径运动会及校园文化艺体节。

(三)保障有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牢固树立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学校发展的思路,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学年,将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设施。逐步完成操场更新、智慧黑板购置、学生健康饮用水系统更换、改造电动车钢膜结构雨阳棚、理化生实验室更新、体育美育器材购置、供暖设施设备更新、新增图书4万册,努力为师生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全体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

六、强化责任,多措并举,确保校园安全

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晋城市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法》《晋城市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学校安全管理岗位职责》等有关精神,遵循积极预防、科学管理、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牢固树立“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思想,坚持“重在规范制度管理,严在良好行为养成,贵在督促检查到位,实在隐患整治彻底”的工作思路,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确保校园平安,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一)紧抓疫情防控,安全常驻心中

继续落实《晋城爱物学校开学准备工作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及《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师生晨检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休复课制度》《师生健康管理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免疫接种查验制度》等九项制度,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始终把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思想认识、人员配置、物资储备、环境消杀到课程安排,做到严格按要求、落实到位。

(二)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深入贯彻市教育局《全市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关于立即开展全市学校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全面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坚持执行校领导、中层管理人员、全体教职工、安保人员“四位一体”的校园安全值班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一票否决”制度,全员参加校园安全管理与考核,力求做到时间全覆盖、地点无盲区。认真落实《晋城爱物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册》,强化安全意识,注重细节管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打造平安校园,不断提升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

利用国旗下讲话和班团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火、防盗、防溺水、防拥挤踩踏、防交通事故、防煤气中毒、防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各种校园疏散演练活动,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实效性。

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按照“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总体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学校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治理、安全管理工作整体能力和水平。实施校内及周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完善学校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消除校园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确保安全课程,抓好安全教育

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材、课时、教师、教研和考核“六到位”,强化安全课教研活动。督促引导学生及家长利用安全教育网络平台,开展家校安全教育互动。

(四)形成安全常规,做实安全管理

一是每月开展一次师生应急演练;二是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各类安全主题教育;四是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认真开展安全自查工作,发现问题立整立改。

新的学年,我们要在市委教育工委及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守正创新办学理念、“和谐发展,艺体见长”的办学特色,坚持常规抓规范、管理重细节、活动求实效、整体争一流的工作思路,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为办好让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区域内优质学校而努力奋斗。

晋城爱物学校

二〇二二年九月一日

晋城爱物学校

新优质初中创建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根据晋城市教育局关于新优质初中培育工程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晋城爱物学校新优质初中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打造办学理念新、教学质量优、校园环境好的新优质初中。

二、组织领导

成立晋城爱物学校“新优质初中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樊建竑

副组长:郭文军、牛海叶、郭先清

责任处室及责任人: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办公室、信息中心、艺体中心、教科研中心

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在规划及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其主动参与学校发展的力度,为新优质初中早日创建成,学校和谐稳步发展贡献力量。

三、工作目标

到2024年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队伍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办学活力持续迸发,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新优质初中成效初显。

到2025年底,办学条件达到全省一流,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教育教学质量迈入全省前列,新优质初中基本建成。

四、重点任务

(一)实施办学条件提升行动

完善学校设施设备。完成操场更新、智慧黑板购置、2个计算机教室更新、学生健康饮用水系统更换、改造电动车钢膜结构雨阳棚、理化生实验室更新、体育美育器材购置、供暖设施设备更新、新增图书4万册。

以上九项根据财政预算编制情况分步实施,争取两年内完成。

此项工作由牛海叶副校长牵头完成,责任处室:总务处、信息中心、艺体中心,责任人:程守林、裴朝卿、宋文君。

(二)实施教学改革质量提升行动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校已建立有独具本校特色的“学议展梳用”五环节教学模式,并已坚持十年。下一步,将在“五环节”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为“三课五环”课堂教学新模式,即课前“备说研补写”、课中“学议展梳用”和课后“思评析定改”的完整闭环。立足学生成长、问题导学,以问题提出和解决为主线、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探究为核心、展示交流为特征,梳理运用为目标,加强和优化教学管理,以“三课五环”闭环模式作为优化学期教学过程载体,任课教师依据学情和教材实际,灵活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教研中,做到课堂教学模式化、模式教学学科化、学科教学课型化,并最终形成教师的个体风格。力争通过三年的教改质量提升行动,让教师在理念与实践上得以改变,让学生综合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提高。对“三课五环”新模式,要求年轻教师要全部“入模”,中年教师要熟练运用,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要形成风格。依托青年教师过关课、中年教师优质课、骨干能手示范课的教研平台,精心打造高效课堂。

2.建立“双减”长效机制。将继续对标省内外课改名校,推进“双减”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以强化德育、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深入探索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提质增效,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合我校发展的“双减”长效机制,稳步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让学科素养落实到每一位师生。

落实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简称“五项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将学生减负工作纳入学校教研工作,积极转变教师观念和家长理念,不断向课堂要效率。进一步规范作业设计,增强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到作业量少而精,体现分层,从源头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由班主任统筹协调,做到日记录、周反思、月总、学期研讨,合理协调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确保每天家庭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确保80%的学生在校内完成80%的家庭书面作业。

3.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持续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做到校级培训全员参加,省级培训代表参加,国家级培训能手参加的三级培训思路。坚持开展公开课、精品课、网上晒课、集体教研,增加校际交流频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校级公开课人人过,市级课赛中选,省级课推荐上,力争所推荐精品课到2023年底30%教师获奖,2024年底60%教师获奖,2025年底80%教师获奖。在校际交流中实现市域内交流常态化,县区级交流定期化。落实《创建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实现“校级课题人人做,市级课题树骨干,省级课题有引领”的全员教科研格局,实现到2023年底校级课题全覆盖,2024年底市级课题有50%参与率,2025年底省级课题有30%的参与率。通过课题引领,让教科研助力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整体学业水平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三年内力争达到以下目标:2023年在原有基础上整体学业水平提升一个百分点;2024年提升两个百分点;到2025年提升五个百分点。

此项工作由郭文军副校长牵头完成,责任处室:教务处、教科研中心,责任人:李英、马建伟。

(三)实施校长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日常教育监督,加大师德师风培训和警示教育,完善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在涉及教师评优评模、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守好课堂主阵地,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确保每位教师知准则、守底线,在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2024年建立完备的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2025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教师爱岗敬业、崇德尚美呈现新风貌,建成教风严谨,师德有范,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2.加大教师储备力度。提前储备6名学科教师,争取列入2023年度招聘计划,于2023年秋季学期到岗,满足小学部明年扩两轨需要。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及个人成长档案,及时培训跟进,2023-2025年每年进行一次全员校本培训,力争2024年底所有教师都参加一次市级培训,30%的教师参加一次省级培训。实行要求发展和主动发展相结合,多渠道、多层次促进教师成长。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把“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做实做细,通过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使全体教师在师德修养、班级管理、家校共建、自主阅读等方面,结对同行,互促共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局面,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

此项工作由郭文军副校长牵头完成,责任处室:教务处、办公室,责任人:李英、于晋、赵翠焱、宋婷婷。

(四)实施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行动

1.突出德育工作实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原有规范化的班团队活动基础上,提炼形成德育教育品牌,落实全学科渗透和德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思政教师遴选活动,促进青年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专业化成长。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机制,在2024年,对现有班级考核制度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到2025年建设较为完善的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社区服务等协同德育体系。强化制度德育,

2.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校园及室内文化墙、文化长廊、文化景观提升改造,力争于2023年11月底前完成。继续深入推进书香校园与和谐学校建设活动,从外显的校园环境文化走向学校的文化内涵建设,着力构建凝聚学校精神的物质文化,完善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培育富有人文特质的精神文化,丰富学校育人内涵。

3.五育融合协同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逐步补充增加体育、美育教学场地,增加劳动课专任教师,尽快落实劳动教材、场所、设备,通过校运会、校园文化艺体节、劳动实践、综合实践、研学实践等活动,积极构建多元育人平台,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创造与社会实践协调发展。

4.确保学生体质健康。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开足开齐体育课,坚持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校内锻炼一小时。通过上好每一节课,搞好每一次活动,组织好每一次比赛,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每年在全校范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对各年级学生体质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向家长、学生反馈。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式,确保每位学生体质达标。2023年底前,通过体育健康课程、落实课间两操以及各类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90%以上,良好率60%以上。2024年底前,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90%以上,良好率45%以上的标准。2025年底前,将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细则具体化,实现全覆盖。通过评价表能明显看到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与良好率有所提升,降低学生肥胖率、近视率,参照评价体系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建设性的训练。

5.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补充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增加场地,添置设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问题开展系列专题辅导。分层设计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强化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培训,努力建设一支热心服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2024年秋季学期前,全体学生建立《晋城爱物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建立台账,针对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分别进行关注与跟踪。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上好健康与心理课,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2024年底前,进一步跟踪台账中的学生,不断调整,使台账更加专业、系统、有效;完善心理辅导室设施,安装心理健康测评自助机以及心理测评软件,供有需要的师生使用;邀请专家开展针对性地专题讲座,例如针对九年级学生的中考前的心理调适、针对教师提升职业效能感的培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月的系列活动。2025年底前,开展系列针对性强的团辅活动,例如关于人际交往的、关于提升自信的、关于职业生涯的等专项活动,让有需要的学生选择性地参与,使社团团体心理辅导课更加高效、实用,有效降低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

6.深化评价制度改革。深化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找准等级评价和分数评价的结合点,引进统一规范的市级操作系统或平台,尽快与山西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列入新中考要求接轨。力争在2023年完成所有学生的市级操作系统的录入和评价。

此项工作由郭先清副校长牵头完成,责任处室:政教处、艺体中心,责任人:张楠、宋文君、田鹏飞。

(五)实施办学特色提升行动

推进学校特色提升。继续提升“和谐发展,艺体见长”的办学特色,推进落实《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核心能力,弘扬中华传统美育文化,以少年宫和社团活动为载体,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创设空间。

2024年秋季学期前——搭建优势平台,特色项目继续优化。

以我校合唱、器乐、棒垒球等传统优势项目为基础,带领多学科全面发展,优化“一校一品”,达到“一校多品”。   

2024年底前——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加强艺体教育课程的管理,保证艺体教育课程开齐开足。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选择篮球、足球、棒垒球其中两项作为体育课程必选项目,选择声乐、舞蹈、器乐其中一项作为音乐课程必选项目,选择书法、素描、泥塑、水粉其中一项作为美术课程必选项目。切实发挥艺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和学校特色发展工作的综合作用,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人人快乐”的艺体价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2025年底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品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实施多项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传统经典诵读教育,在少年宫、社团项目中加入软笔书法、传统木艺、围棋、毽球、太极拳、围棋、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办出特色,打造品牌。形成我校独有的多品牌,在特色办学的发展历程中积淀和传承学校的育人文化基因。

此项工作由郭先清副校长牵头完成,责任处室:艺体中心,责任人:宋文君、刘忠利。

五、保障措施

1.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把思想统一到创成新优质初中建设上来。定责任领导,明确每项重点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分管领导和责任处室;定岗位责任人,将各项工作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到具体负责人。

2.实行清单式管理。制定阶段目标,明确重点工作责任清单。根据工作内容把责任清单细化为具体工作内容、计划实施进度、完成时限、资金使用情况等详细信息。真正做到目标任务项目化、清单化,工作进度有指标、有量化,责任落实到人。构建起任务明确、要求具体、责任明晰、运行顺畅、务实管用的落实机制。

3.加强督查考核。学校将创建工作作为重要指标,与教职工各项考核以及评优评模、职称晋升挂钩。创建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随时跟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人和事进行表扬和奖励。形成万众一心、鼓足干劲,全员奋力,争创“新优质初中”的良好局面。

二〇二二年十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