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TA000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1-17 发布机构: 晋城市教育局



谭军社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品质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我市目前的一些政策及做法向您简要介绍:

一、高考、中考综合改革。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通过深化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举措,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进一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我省通过了教育部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评估,被中央确定为第五批进入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明确我省2022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5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以及依据国家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2017年12月,山西省教育厅印发《山西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起,确定晋中市、阳泉市为中考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点从改革中考计分科目、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依据等方面进行探索实践。2022年7月,省教育厅印发《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晋教〔2022〕7号),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自2022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全省整体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2022年12月,我市按照省厅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出台了《晋城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实施方案》,全市整体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到2025年健全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总分+政策性加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考试管理机制,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双减”落实及群体压力分析。

一是持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全面落实《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意见》,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开展了优秀“单元作业设计”评选工作,共推荐上报1032份单元作业设计案例,有力推动了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提高了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扎实做好课后服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精品课评选活动,共评选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精品课43节,基本满足学校课后服务学生多样化需求,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安全有序、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

学生压力方面:一定程度来讲,孩子课业负担得到减轻,但由于校内课后服务刚刚起步,还不完善,不够系统,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不到位,总体呈现碎片化、单一性的课后服务模式,导致学生仍有培训学习的需求;此外,学生课后服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校内学业压力。家长压力方面:“双减”实施以来,许多培训机构数量减少,家长报名培训班费用降低。但由于课后服务比之前放学时间延长2个小时,家长不能按时下班回家,需要耗费一定精力等待孩子。同时校外培训机构屡禁不止,仍有部分学生参加小作坊式的校外培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长的焦虑情绪。教师压力方面:课后服务时间延长,周六周日也要开展课后服务,教师工作负担猛增,一定程度影响教师的教学精力;同时放学时间太晚,一定程度影响教师兼顾家庭,影响教师专心教学。此外,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但待遇并未提升,对教师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

三、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

构建城乡一体、校际平等、倾斜薄弱学校的教育经费统筹运行体系。2023年,先后投入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资金6117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以补齐办学条件短板、改善薄弱环节为主,城镇义务教育学校以扩大学位供给、提升空间能力为主,建设必要的体育、美育场地和劳动教育场所,配齐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全年完成建设改造寄宿制学校33所,投入经费4200余万元,改造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提升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水平,加强弱校师资力量配备。2023年通过特岗教师招聘工作,共为薄弱学校配备新招聘的中小学教师150余人,选派600余名教师到县(区)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交流。进一步推进了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您的建议非常切合实际,也是我们教育工作发展的方向。下一步,全市教育系统将持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领域改革,培基固本、扬优补短,显著增加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美好愿望。一是作业管理再强化,推动作业整体设计一体化实施。进一步健全作业管理机制,优化作业分层分类实施,将作业改革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贯穿于课前、课中与课后,进行整体设计、一体化实施,解决个别学校作业改革与课堂教学“两张皮”问题。建立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增强作业设计和实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借助作业改革推动课堂改革,确保减负提质增效落到实处。二是课后服务再提升,满足学生的多样化教育需求。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力量,统筹用好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社会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大课后服务经费投入,完善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改变课后服务内容以指导学生做作业为主的局面,强化学习困难学生的补习辅导、优秀学生的学科拓展学习和特长学生的创新创造教育,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三是课堂教学再提质,为“双减”改革培根筑基。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为抓手,严厉禁止、严格查处提前教学、超前教学行为,以及提前结束课程复习备考等行为。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优化学校教育教学设计,着力丰富课程资源,推动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四是坚持统筹管理协同治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日常监管职责,强化多部门协同、全覆盖监管;同时将优质非学科类培训引入校内提供服务,鼓励开展公益性、普惠性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和托管服务。五是推进优质均衡。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健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努力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名师工作室、优秀教研员、名校长等送教、送培、送讲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六是创新教育评价。努力创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方式,开展晋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试卷(题)评估工作,组织全市各学科教师进行试题命制培训,并进行全市各学科优秀试卷(题)评选。七是营造良好氛围。持续用好多种宣传方式做好“双减”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宣传报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缓解家长“升学”焦虑情绪。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引导家长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双减”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