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答复
张勇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晋城市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践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问题
信息技术(IT)是人工智能(AI)的基础和载体,信息技术涵盖了创建、存储、传输和处理信息的所有技术。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和进化方向。IT的核心目标是高效、可靠地处理信息。AI的核心目标是让机器具备学习和执行智能任务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育部署,我市中小学学校设置了信息科技(科学)、通用技术课程。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帮助全体学生学会数字时代的知识积累与创新方法,引导学生在使用信息科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市局加强课程标准及教材修订完善工作,确保教辅书的思想性、科学性,组织研制适配课程资源向学校免费提供,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
二、关于建强教师队伍和专业能力问题
市教育局将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与学支持服务方式,开展师资培训指导,扩大人工智能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变革、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积极拓展实践。市教育局充分结合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需求,以一线教学需求为导向,按照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不同学段,分层、分阶段推进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对课程课堂等资源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在评优评模晋升职称时给予优先推荐,并将名师课程分享制度列入我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制度创新工作,切实起到激励作用。
三、关于优化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问题
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共享建设。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扩展。我局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集中采购了威科姆、“学科网”“智学网”等优质教学资源。这些资源涵盖了各个学科、各个年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同时,鼓励学校教师自主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形成具有各校特色的教育资源体系,结合“双减”工作要求进行试点,加强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引进与资源共享。推进“赛事引领+培训+实践深化”培养体系。通过系列常规应用活动推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和人工智能实践。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功能深入使用。2024年3月,“晋城智慧教育平台”开通上线,实现全国优质教育资源与晋城地区互通共享。平台围绕课堂主阵地,上线了智慧学习、智慧研训、优质资源服务、组卷及阅卷服务、云祥校对等18项子应用,已建成智慧课堂、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平台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显著转变。
四、关于构建多元化育人生态问题
我局积极加强与高校、科研部门、企业(科大讯飞、学科网郑州威科姆公司)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合作,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工作,创建多元化育人环境。我们邀请名师加强培训工作。4月份组织开展了学生信息素养实践活动专项培训。7月份在太原市举办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2019年,我局设立了晋城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内设有多元科技馆、人工智能创客馆、物联网实践室以及机器人实践室等多个场馆,建筑面积达到近1000平方米。学校得到了市财政局、市科协和市科学技术局在经济和技术的支持。2021年,山西省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协会为学校颁发了“山西省STEAM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年均接待学生8600多人,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实践场地。
五、关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问题
晋城市教育局将通过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积极采取措施,发挥部门行业优势,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请进来”“走出去”有效联动。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新媒体上的科普资源与教育体系有机结合、优化整合,通过“服务超市、按需付费”的市场化运营模式,持续资金投入和按使用程度计量付费的运营机制,确保“优胜劣汰”“相互竞争”,支撑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