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讲堂第二期
为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表达水平,促进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营造“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创新推出“青年讲堂”活动。
4月28日,第二期“青年讲堂”开讲,五位业务骨干登台授课,内容涵盖文明单位创建、“无废”城市建设、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办公室年轻干部如何更好开展“三服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等。
主讲人段慧汝以《文明单位创建:一位环保人的行动与思考》为主题,分享了她在环保战线工作十三年的深刻感悟与实践经验。
段慧汝借助实例,比如减少一次性纸杯的使用、利用废纸制作生态手账等,生动展示了从绿色办公迈向生态自觉的过程。她阐明,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在于将专业智慧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借助数字技术的直观呈现、制度的有效引导以及跨界技术的广泛应用,共同打造了一个持续进化的生态闭环。
针对文明单位创建中遭遇的挑战,段慧汝提出“在矛盾中探寻文明的最大公约数”,主张通过共情的沟通方式、自身的率先垂范以及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来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个体行为与公共利益以及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
段慧汝总结道,文明单位创建不应仅是一时的热潮,而应成为持续的努力,需要每个人将环保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为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主讲人赵峰以《“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为主题,系统阐述了晋城市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践与规划。
他首先介绍了“无废城市”的概念及晋城市固体废物产生与利用的现状,随后详细说明了晋城市在项目申报、机构健全、方案编制等方面的工作进展。
赵峰还深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包括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方案引导、加强教育宣传、重视项目建设及细胞建设等在内的多项工作计划。他特别强调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各类固体废物利用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数据。
同时,赵峰总结了晋城市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呼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为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无废晋城”贡献力量。
主讲人崔建军以《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解读》为主题,详细阐述了危险废物的定义、管理评估标准及要点,以及晋城市危险废物管理的工作开展情况。
他首先介绍了危险废物的定义,并强调了《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中的重要性。随后,他详细讲解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的标准及要点,包括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标识制度、管理计划制度等多项内容,并指出了评估中的否决项和加分项。
在介绍晋城市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时,崔建军提到,晋城市已经制定了年度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工作方案,并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提升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同时,晋城市还健全了危险废物全口径清单,夯实了数据基础,并认真进行考核整改,提升了危险废物的收贮、利用、处置能力。
最后,崔建军表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对于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支撑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切实落实监管职责,推动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主讲人杨栋以《办公室年轻干部如何更好开展“三服务”》为主题,深入阐述了办公室年轻干部如何更好地开展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的“三服务”工作。
他首先强调了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指出工作繁杂且碎片化,需要保持责任感和使命感。他提出了“坚持肩上有责、坚持心中有略、坚持胸中有墨”,阐明年轻干部要对党组、群众和自己负责,提升大局观念,把准上级精神,掌握内部情况,了解外界信息。
在材料撰写方面,他强调了逻辑缜密、血肉丰盈、眉目清秀的重要性,即要脉络清晰、内容充实、用词得当。通过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年轻干部可以更好地发挥办公室作为“总开关”“总枢纽”“总调度”的作用。
最后,他表达了对办公室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表示将继续以办公室为主阵地,不断学习进取,为全市生态环保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主讲人陈欣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解析》为主题,详细阐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她首先介绍了岗位设置的背景,包括事业单位改革的发展历程和新时代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接着,她讲解了事业单位岗位的基本概念,包括事业单位类型、岗位类别和岗位等级。
在岗位设置的要求及程序方面,陈欣重点介绍了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岗位设置的重点环节以及岗位设置的程序。她强调,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础环节,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并经过人社部门核准。
最后,陈欣以晋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现状为例,介绍了岗位设置工作的实际应用和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