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青年讲堂”第五期开讲

发布日期: 2025-08-01 发布机构: 晋城市生态环境局

为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表达水平,促进经验交流与知识共享,营造“以讲促学、以学促干”的浓厚氛围,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创新推出“青年讲堂”活动。

7月30日,第五期“青年讲堂”开讲,五位业务骨干登台授课,内容涵盖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重大任务中的青年成长之道、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应用、PPP模式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探索等多个方面。

主讲人郭倩倩以《从校园到职场——我的角色转变之路》为主题,分享了其从校园到职场角色转变的深刻感悟。她提到,校园与职场在责任、目标和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职场中责任重大、目标明确且环境严苛。面对沟通协调难、法规政策多、技术更新快等挑战,她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责任和心态的转变。在适应与转变过程中,郭倩倩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通过持续学习和主动承担责任,培养了责任意识,并提升了沟通能力。最终,她收获了心态的转变、职业规划的明确以及技能的提升,对未来充满展望,将保持高度的环保意识,积极传播环保知识,不断探索创新环保技术和方法,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点评人:唐云

郭倩倩同志的分享,有思考、有实践、有温度,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能感受到一份真诚与成长的力量。

它不仅是一次个人经历的汇报,更是一堂生动的“职场第一课”。从校园到职场,这是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的蜕变,郭倩倩同志用“挑战—适应—收获”三个阶段,把这段心路历程讲得很透彻。她没有回避初入职场的迷茫,坦诚了校园与职场在环境、责任、目标上的差异,更可贵的是,她用具体的行动告诉我们如何突破这些挑战——主动学习补短板、从失误中悟责任、练沟通促协作,这些做法不仅是她个人的成长经验,也为我们年轻同志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当然,作为年轻同志,未来的路还很长,就像她自己说的“角色转变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倩倩能带着这份主动、这份责任、这份对环保事业的热忱继续前行,也希望咱们的年轻同志都能从她的分享中汲取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共同为咱们的工作添砖加瓦。

主讲人殷婷以《当好“大活动”中的“小螺丝钉”——重大任务中的青年成长之道》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重大任务中的成长经历。她以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筹备和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申报为例,阐述了初入职场的实战练兵与能力进阶过程。在筹备现场会时,她扮演了信息联络员、方案设计师和实战推演员等多重角色,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申报试点城市过程中,她深入一线调查,助力方案编制,高效收集资料,并筑牢备战防线。通过这些经历,她总结出“螺丝钉”的四大修炼法则:树牢“全局观”、锤炼“细节控”、激发“主动性”和拥抱“协作力”,展现了小螺丝钉也能发挥大能量的青春风采。

点评人:王海峰

殷婷同志聚焦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筹备、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申报两大任务,以当好“大活动”中的“小螺丝钉”为题,向大家分享了一个青年干部在大场面、大实践中成长的心路历程。可以说,立意新颖,层次分明,逻辑缜密,入木三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总体来讲,有三点感受: 一是大课题、小切口。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面对宏大的任务和复杂的课题,需要从细微的切入点入手。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筹备、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申报,可以说是近几年我们生态环境局承担的两项大规模、高规格的工作任务、重大活动,也是净土保卫战的两场硬仗、两大课题,每个细节都要精准把控。正是因为这么多“螺丝钉”的精准嵌入,才能保证这两项大工程的完美交付。 二是全要素、少而精。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一项重大活动的完美承办,既要追求要素的完整性、系统性,但也要剔除冗余,突出重点,聚焦核心,做到精简简约。比如现场会的筹备,既要覆盖前期方案制定、文稿起草、会务保障、路线选择等各个细节,也要避免不必要的环节,确保突出亮点,打造精品。 三是高质量、低姿态。一场硬仗的胜利,需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要有宏大的格局、全面的考虑。这不单单是依靠某个人、某个小组的出色发挥,而是要让每一个“螺丝钉”都能发挥“螺丝钉”精神,每个参与同志都要放低姿态、主动参与、主动介入,才能打造这样的样板,成就这样的经典。 希望殷婷同志在下一步工作中,进一步明确目标、找准定位,继续发扬“螺丝钉”精神,为生态环保事业发光发热、贡献力量。一要渐修顿悟,特别是殷婷同志从土壤生态科来到办公室,进入一个新的平台,要继续在一次次的加班加点、一次次的重大活动中,不断成长,提升格局,提升能力。二要深耕细作。在办公室工作中,既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考虑问题,又要高效落实、精细服务,特别是要“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贡献力量。三要以苦为乐。在试错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坎坷中奋进,在磨难中成长,既要成为一个笔杆子,还要成为一名环保事业的行家里手。

主讲人李俊俊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解读》为主题,详细阐述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相关内容。她首先定义了检验检测机构及资质认定的概念,接着说明了资质认定在环境领域的重要性,是确保数据质量、提供法律效力的关键。随后,她介绍了资质认定的评审内容,包括机构主体、人员、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在流程方面,她讲解了从申请、受理、评审到决定与发证的完整过程。此外,她还提及了资质认定后的监督管理措施,如定期监督检查和能力验证等。最后,她针对常见问题如人员流动、设备故障和管理体系执行不到位等,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点评人:李四团

李俊俊同志今天的授课逻辑架构清晰,严格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注意事项”的逻辑链条;内容全面精准,涵盖资质认定的重要性、评审准则核心(机构与人员、场所与设施、管理体系等)、评审全流程(申请受理、现场评审、后续监管)、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等关键内容,且对各部分细节描述具体,如人员资质的要求、实验场所的功能划分等,具有较强的实操指导性。

主讲人车雅飞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应用》为主题,介绍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她阐述了该体系的背景,包括国家政策要求及重要性。详细说明了“三线一单”的基本框架,涵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她展示了晋城市的划定成果,包括一套生态环境基础底图、89个环境管控单元等。在应用方面,她介绍了该体系在法律法规制定、规划编制、项目选址等领域的作用,并通过案例展示了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她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如差异化管控不足、成果管理衔接不畅等,并给出了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成果落地应用等建议。

点评人:王建庆

车雅飞同志在水科工作了很长时间,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今年2月份调到环评科,很快投入了新的岗位,本次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应用”为主题,从背景、框架、成果、应用及问题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尤其是对资源、生态、环境底线划定、分区管控成果落地以及三线一单平台应用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既是对自身新接触工作的一种检点,也是给同事普及分区管控应用的一种形式。希望她能再接再厉、发挥专长,在工作岗位上得到进一步的成长。

主讲人陈冠玉以《PPP模式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探索:从定义到实践》为主题,详细介绍了PPP模式的定义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PPP模式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关系,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实现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陈冠玉阐述了环保类PPP项目的常见运作方式,如BOT、TOT等,并分析了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及可行性缺口补助等付费机制。她介绍了PPP模式在环保行业的优势,包括形成有效监管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等。此外,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PPP模式在环保项目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比了新旧管理办法的焦点与变化,为PPP模式在环保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点评人:张皓

陈冠玉同志以“PPP模式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探索——从定义到实践”为主题展开讲解,整体逻辑清晰、内容全面,较好地覆盖了PPP模式在环保领域的核心要点,具体点评如下: 1.内容架构合理:演讲围绕定义、运作方式、付费机制、优势、案例及新旧管理办法变化展开,从基础概念到实际应用再到政策演进,层层递进,让听众能循序渐进地理解PPP模式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全貌,框架完整性较强。 2.实用性突出:既有对PPP模式核心要素(如运作方式、付费机制)的解读,也结合了环保行业的实际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助于理解该模式在环保领域的落地逻辑和价值。 3.政策敏感度高:关注到新旧管理办法的变化,体现了对行业政策动态的把握,能帮助了解PPP模式在环保领域应用的政策背景和发展趋势,增强了内容的时效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