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人民政府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索  引 号: 11140500012420117H/2016-00150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成文日期: 2016年11月26日
标      题: 关于印发晋城市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晋市政办〔2016〕93号 发布日期: 2017年01月06日

关于印发晋城市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7-01-06 发布机构: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晋城市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1月26日  

晋城市现代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晋城市“十三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把晋城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各种服务功能齐全的“宜居城市”和“北方春城”,发改委组织编制了《晋城市现代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本规划以《山西省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晋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为指导,并与《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晋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规划期限为2015~2020年。

一、“十二五”晋城市服务业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和市发展服务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放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加以推进,作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加以落实,在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使服务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总体规模持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就业人数迅速增加,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一)“十二五”取得的成就

1、服务业对全市经济贡献率稳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晋城服务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从规模上看,增加值从2011年的270.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14.7亿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2011年的30.2%提高到2015年的39.9%,增长了9.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构成由2011年的4.3:65.5:30.2调整为2015年的4.7:55.4:39.9,第一产业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1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9.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呈现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

从分行业来看,“十二五”期间服务业分行业增加值占比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和金融保险业,其次是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截至2015年前三个分行业实现增加值为193.7亿元,占服务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为46.7%,已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各县(市、区)服务业发展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始终占全市最高份额,为36.2%~38.2%,其次泽州县、高平市和阳城县基本相同,大约都占16%,陵川县所占全市份额约为5%。从增速看,2012~2013年间增速最快的是城区,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次,泽州县、沁水县、阳城县服务业增速接近全市平均水平。

2、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全市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1年200.4亿元到2015年完成589.3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从2011年的39.8%提高到2015年的53.3%,增长23.5%,拉动投资增长13.5个百分点。2015年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6.1:40.4:53.3,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对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缓减经济下行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支持了服务业各行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资本实现其价值的首选产业。

从分行业比重看,“十二五”期间投资比重大幅提高的分行业前三位分别是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其中2015年分别完成投资额为196.6亿元、167.6亿元和64.6亿元,占全部服务业投资总额的33.4%、28.4%和10.9%。以上三个行业合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部服务业完成额的比重达72.8%。

从分行业增速看,“十二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最快的行业因年份而不同。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在2011年和2015年增速最快。2011-201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一直处于强劲的增速。房地产业固定投资增速在2013年达到最高峰。

3、服务业成为全市就业的主要渠道。

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产业。服务业行业多、层次多、业态多,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可多可少,有利于创业,能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十二五”末,各类服务业企业数约7万多个,其中,户数最多的为批发零售业。其次为居民服务业、住宿餐饮和计算机信息软件业。晋城服务业就业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例如2014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56万人,同比增长19.5%。服务业就业比重和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工业。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服务业将在增加就业岗位、保稳定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市通过“转型创新谋发展、双轮驱动促统筹、破解难题惠民生、狠抓落实见成效”等举措取得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规模与质量齐飞、规范管理与制度建设协同发展等非凡成就,但是我市服务业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总量不足、结构性缺陷明显。

晋城市服务业发展总量不足。除2015年由于国家能源结构战略调整以及持续加大经济下行压力的缘故导致晋城服务业增速高于全市经济和工业外,其余四年服务业产值增速均低于全市经济和工业。2011~2014年,全市服务业增速分别为7.3~9.4%,比GDP增速大约低2个百分点,比工业增速低1~7个百分点。

服务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低于全国、山西平均水平。2011~2015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0.2~39.9%,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5.1、6.6、4.2和1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2、13.3、12.7、11和10个百分点。

服务业结构性缺陷明显。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仍是晋城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6~19个百分点。其次,服务业内部机构不合理。“十二五”晋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比高出全国水平、全省水平;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技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低于全国水平、全省水平。

2.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崛起,我市的区域优势开始边缘化。

地处中原经济区,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城市规模小,人口少,城市功能级别低,在区域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小,发展的自身动力不足。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崛起,我市的区域优势开始边缘化。

3.引导不够(资金、政策、人才引导不够)。

晋城以其特有的煤炭资源禀赋,长期以来一直担当煤炭供给者的角色。近年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使晋城各级政府在稳定第一产业、重视第二产业的同时,对第三产业也引为关注。但是在关注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发展其中的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在未来经济中可能发挥支柱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未能予以足够的扶持和对待。

投资结构不优。资金大多还是垂青传统服务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严重不足。2011~2015年,全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投资0.3~7.0亿元,在第三产业中占比仅为0.7%~1.18%;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投资2350万元~2.7亿元,占比仅为0.1%~1.34%。

晋城服务业人才问题比较严重,其表现一是规模小发展慢,二是结构不平衡。显现专业技术人才对服务业的制约。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很高,特别是服务业产业升级更加要求高技术人才的支撑。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成为晋城服务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十三五”晋城市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未来五年,在国家、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的指引下,我市服务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形势。这将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形势1:煤炭行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晋城经济增长长期依赖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例如2014全年煤炭产量同比增加500万吨以上,煤炭行业增加值增长13.9%。地方经济对煤炭产业的过度依赖导致经济发展的风险越来越高。首先,随着全国煤炭行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煤炭量价双跌,我市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大,产业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新型产业成长不快,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高,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其次,对服务业有广泛需求的制造业发展严重不足。而现有制造业内部各行业也因总量少、规模小,形不成产业集聚效应。新兴产业与新的城市功能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经济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就业等越来越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晋城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形势2: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今天的互联网已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之中。尽管中国经济当前下行压力很大,但在互联网+的战略支撑下,人们对中国的前景乃至未来经济走向依然乐观。互联网+传统服务业,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将更好得推动晋城经济的发展。利用互联网为发展提供新动力已成为晋城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已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成为制造业领域的发展新方向。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制造业在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会得到优化和升级,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服务能力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互联网+”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畅体验,平民百姓也可以享受定制化、个性化的高端服务。

晋城对城市转型发展在战略高度上深刻认识,晋城市未来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只能依赖于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处于这样的形势,面临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都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央、省委和省政府在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非常重视发展服务业。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十二五”时期,国务院下发了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山西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服务业的发展,紧跟国务院要求,出台了有关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养老服务业、保险服务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山西省委省政府针对山西经济以煤为主的特点,及时做出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部署。国家和省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为晋城加快服务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宏观经济条件。

2、晋城服务业已具备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

“十二五”以来,晋城服务业增加值以年均约10%的速度增长,其中,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中成为重要支柱。为了更好地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顺应制造业服务业的产业发展趋势,需要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贸易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中介、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等八大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加大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彰显晋城地区旅游特色。

3、三大战略给晋城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设立山西综改试验区战略这三大战略给晋城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区域融合加快加强了区内经济的交融合作。三大国家战略的聚焦是晋城深化与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良好契机,将极大地推动晋城的整体发展。其次,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良好契机。作为中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城将获得发展新型工业的良好背景,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优势产业,加快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其三,国家针对三项战略都给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战略定位及优惠政策,强力驱动山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三大国家政策的聚焦,使得晋城拥有了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有利保障和强大支持,而众多政策的聚焦、叠加还将产生综合政策的叠加效应,加速晋城的发展。

三、“十三五”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指针,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部署,从“保增长、调结构、促和谐”的高度落实晋城科学发展观、转变增长模式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全民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挥政府的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和市场环境,形成政府引导和推动、各方群众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业发展格局。

制定规划是政府引导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和山西省发展服务业的部署,结合晋城实际,制订晋城服务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服务业发展规划体系,引导服务业快速发展。

在全市整个转型和发展时期,要非常重视全民发展。市(县、区)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有关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为全民创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尽可能提供方便和优惠,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指导、项目评估、法律咨询等,努力保护全民投资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大力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2.坚持科学规划、集聚发展的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集聚发展。集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型业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集聚度,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服务业投资质量和效益。根据晋城市城镇化空间布局,通过政策、规划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行业和重点区域集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服务业企业集中于某个特定区域,打造晋城服务业发展的优势板块。一是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搭建生产性服务业平台,引导鼓励服务业向开发区集聚,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加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大力提升循环经济园区和科技新园区的服务业发展,强化服务资源型经济转型功能,打造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二是创新生活性服务平台,形成以物流、商务、贸易、文化、体育、创意、科技等服务区,提升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能力。

3.坚持龙头引领,联动发展的原则。

通过具有发展前瞻性、战略引导性、产业带动性的龙头项目的建设,引导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公共服务业不断完善。通过发展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建设周期短、吸纳劳动力多的短平快的项目建设,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生产生活提供多方面、更周到的服务。

坚持联动发展。服务业和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内部之间都要联动发展,比如旅游业要和商贸流通业联动发展、和文化娱乐业联动发展、和金融保险业联动发展、和农业与水利业联动发展等。只有联动发展,才能早见成效、见大成效。

4.坚持“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原则。

“互联网+”是指融合后再改造和优化线下流程。产业融合,升级发展(联动发展)立足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大力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壮大“互联网+”的新兴经济形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

通过掌握互联网的工具、方法论和价值观,传统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成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许多企业重新调整自身发展战略规划,通过组建团队、引进技术、加强研发、并购重组等方式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互联网改造。无论是产业结构、组织形式还是资源配置和布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许多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和数据平台,并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合作。传统服务业旧有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正在重塑。

用互联网的的技术、思想和方式,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在服务业(比如展览业)的广泛应用,实现“互联网+”的升级。整合现有虚拟资源,鼓励产品互联网化,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

(三)发展目标

以金融保险业、物流和速递业、商务和科技服务业、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服务业、电子商务业和配送服务业、文化旅游和创意服务业、节能环保和低碳服务业、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业、健康养老和家庭服务业、房地产和城镇公用服务业等十大行业为基本业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35亿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5%左右。

三个面向:面向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面向经济结构调整,面向“十三五”规划、面向中原经济区。

三个转变:实现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从生活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变,从自我服务型向外向服务型的转变。

三个发展重点: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

晋城服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占GDP的比重达到45%以上,力争接近或者达到国家规划的目标要求。

四、“十三五”晋城市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一)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服务业以及整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晋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晋城要改变产业结构“偏煤偏重”的倾向,就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产业融合和产业延伸,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

现代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是晋城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通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促进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中介、科技等相关产业发展,使晋城成为沟通山西腹地、连接中原地区、辐射全国的区域经济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期间晋城物流业发展以建设一个中心,提高两个比重、构筑三大体系”为目标,即将晋城建设成为晋豫毗邻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力争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在服务业和GDP中的比重提高到30%和12%;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业中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构筑工业品、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三大物流体系。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物流装备水平。初步建成大交通网络,第一要开通我市赴京的第二通道,使北京西到重庆的快车途经我市,把晋城同大西南连成一片;第二要推动建设太原至焦作的高速铁路,第三,将太原至商丘的快客延伸到上海,形成从晋城北上北京、南到重庆、东到上海不再转车的大交通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打造综合物流园区。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工程、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工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四大建设工程。

——提高物流的社会化程度,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鼓励企业逐步剥离其内部物流业务,交由专业物流企业承担。投资兴建专业化、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招商引资先进的物流企业落户,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支持专业市场交易方式,扩大专业物流市场的需求。

——扩大物流组织规模,丰富物流服务方式。逐步形成物流一体化运作,除运输和简易仓储服务外,展开物流信息、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等物流增值服务。

——加快晋城市物流业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结合。以物流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物流业发展,从而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以物流业为抓手和纽带,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煤炭、煤层气等能源产业的结合,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煤化工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的结合,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的融合与互动。

现代金融业(金融服务业)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服务业在晋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2020年,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晋城金融服务业基本形成与经济发展和适应、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补、融资和服务功能统一的、种类齐全、分工清晰、定位明确、竞争充分、服务高效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不同领域的金融市场体系;风险控制高效的监管体系及信用报告、评估、担保等功能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加大金融业务创新力度,构筑和谐社会信用环境。晋城金融服务的重点在大力发展四类业务的基础上,突出金融活动服务。基于我市是一个以煤炭和化肥输出大市,应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在制度、产品、服务、技术方面全面创新,建立以中部地区碳金融产品交易结算中心为框架,首先引进基金投资、创业投资、权益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方式,吸引环晋城社会资金流向我市,加大对制造业和城市公共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其次要拉动企业通过主板、创业板、债券等将一些大型能源集团,如煤层气、旅游等新项目,特色项目,直接从市场融资。三是充分利用我市相对充裕的资金环境,建立中部银行业拆借市场,盘活企业资产。四是大力发展金融中介,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加强会计、审计、律师、资产评估、投资咨询、保险经济、代理、专业理财等信用等级评估金融服务。

——大力发展碳金融交易,建立节能减排交易市场。大力发展碳金融,确定参与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排放配额分配、核查管理、履约管理、市场监督等方面的管理,在全国碳市场中占得非试点碳市场先机。

——建立中部地区节能减排交易市场,构建租赁服务营销体系。首先要开展节能服务方式试点工作,创建租赁平台。一是出台支持节能服务政策,为构建节能服务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将市节能减排资金转化为节能投资基金,参股或控股设立节能投资公司。三是由节能服务商设立节能设备租赁公司。

会展业

依托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的区位优势,发挥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优势,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成为本省会展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发展特色会展,推动品牌展会升级。结合产业优势和文化旅游优势,推动品牌展会升级,提升展会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水平。培育全市新兴产业、中小型专业性展会,高端策划以煤化工产业、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等专业会展。加强与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会展机构的联系,承接与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知名品牌展会。依托互联网,鼓励举办网络展会,开展展会营销互动合作新模式。

——发展专业会展,延伸展览产业链条。整合现有会展企业和场馆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先进办展理念、管理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会展龙头企业。鼓励省内外知名会展公司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在全市设立专业策展、办展机构。充分发挥会展业的带动作用,立足会展业集群化、链条化发展,形成行业配套、产业联动、运行高效的会展业服务体系,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化分工,带动各类会展服务集聚式发展。

——改造现有场馆,加强会展设施建设。依托现有展馆,吸引展会策划企业、主办企业、招商企业等入驻,完善展会配套服务,提升场馆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全市建设高标准、国际化会展中心,推动全市规划新建改造一批一馆多用、优势互补的中小型场馆,增强全市办展能力。

——搭建中介平台,提供会展服务水平。逐步建立会展业宣传、培训等中介服务平台,强化沟通协调、咨询服务、信息发布等职能。鼓励开展会展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研究,鼓励向企业提供经济信息、市场预测、技术指导、法律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

商务(中介)服务业

目前,晋城市已初步形成了机构门类较为齐全、行业分布较为广泛的中介服务业雏形。把晋城市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协作区的“办公城市”。到2020年,使晋城市成为生态环境优美、城市基础设施先进、各种服务功能齐全的“宜居城市”和“北方春城”。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中原办公城市。将晋城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环境优势,推动中原办公城市的形成。一完成城市形象设计,吸引人才和资本向晋城转移。二完善信息、交通网络、改善金融服务,形成便捷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集聚地。三大力发展体育文化旅游服务业。

——培育中介服务龙头企业,打造创意集聚发展平台。一改变晋城中介服务业小、散、弱状况,实施行业重组和整合或行业上档升级,鼓励中介经营业务多元化、国际化。加大招商力度,引进高盛等国际知名企业。二将零散分布、适宜聚集的中介机构集中起来形成中介服务集聚区,建议以珏山为中原经济城市群的商务中心规划开发。三组建晋城新型煤化工研发基地,作为吸纳人才、储备人才和培育人才的智慧库。

为农服务业(现代农业服务业)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农业服务业市场需求越来越广阔。到2020年,晋城市农业服务业产值所占比重达到5%左右。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鼓励和扶持经营性农技服务。要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业中介服务。积极鼓励开办各类农业生产技术服务机构进行技术咨询业务以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逐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劳务产业发展。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拓宽农机作业服务地区和领域。

——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服务。一是积极发展农产品连锁配送、弟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服务,构建信息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二是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到市区和县城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走农贸市场超市化道路。三是发展农产品物流园区,形成市有集团、县有场站、村有基店的农产品物流网络。

——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的发展。大力鼓励和积极引导发展以直营连锁、加盟连锁、自由连锁等新型业态实行以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价格和统一服务为主的农资连锁经营服务。

——全面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太行农网”网络延伸和“三电合一”项目实施工作,完善县级农业信息平台和基层农业信息站点,促进信息进村入户,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市、县、乡、村及各站点建立一支稳定的农业信息员队伍,加快农业信息队伍建设。

——推进农业金融保险业发展。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建立多层次农村金融支农服务新体系。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农村信用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二)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为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目前晋城批发零售和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无论经营方式还是经营手段等仍以传统方式和手段发展为主,发展水平比较落后,需用新的经营理念、新的业态、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传统生活性服务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和前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到2020年,晋城全市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晋城特色文化品牌体系。文化创意产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意设计的创新驱动能力显著提高,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明显提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为推动文化产业、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打造晋城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到2020年,全市逐步完成各类电影院、科技馆、青少年宫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建设汇聚特色小吃、民俗、手工艺、建筑等本土文化元素的程颢书院、水陆院庙会文化广场、晋城文化商贸区和白马寺生态旅游休闲文化中心以及省级重点工程皇城相府城市综合体和豪德二期。在《白马少年》动画片拍摄完成后,大力建设以“白马少年”为主题的特色文化产业链。努力构建具有晋城地方特色的琉璃文化产业链,倾力打造城区玻璃文化品牌。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对接;加快文化与科技双向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注重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相协调;推动文化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促进文化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开发具有晋城特色的旅游产品。

——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意设计企业,开发多种文化创意产品。培植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创意产业,使其成为晋城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已享誉国内外的晋氏织造、绿洲大麻、泽州铁器、高平黑陶、星宿动画、皇城相府等文化创意产品基础上,根据地区所蕴育的中国神话故事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红色文化,形成创作演艺、影视、网络游戏、动漫娱乐、旅游纪念品、工艺美术的文化创意产品。

——打造创意产业园区和设计服务业基地。构建一个多行业、复合型、互动式、个性鲜明、政策扶持的文化产业集聚区,集聚高科技文化企业入驻,打造一个一流的文化产业品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和孵化基地。产业园区集聚文化传承、成果博览、市场交易、人才培养、企业孵化、产品研发、传播媒介、产业融合、综合服务等作用。

旅游业

旅游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晋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十三五”期间,晋城需要在更高层次上整合旅游资源,创优旅游品牌,优化旅游路线,提升服务水平。

——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力度,整合完善晋城精品旅游产品。不断推出更为丰富、多元的适宜休闲度假、注重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着重推出两个龙头旅游产品,一是太行山休闲度假游,二是晋城古堡文化体验游。开发乡村旅游和沁河风光低空观光游等两个重点旅游产品,同时培育地方工业藏科考游,打造“中原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整合全市资源禀赋,推动旅游与会展业、文化创意业等的深度融合。旅游服务业要和会展业结合,以大会展形成大集聚,以大集聚形成大旅游。和会展业的结合就是通过创办富士康专业年会或煤层气永久会址城市,把我市建设成为展示中原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象城市,通过筹办大型综合博览会、专业研讨会、展览会,形成人流的大集聚。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就是大力开发太行蕴育的华夏文明风光和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蕴育的太行精神两大文化符号。和休息城市相结合就是要大力发展体育健身游、乡村特色游、工农生产游,使更多的人在我市工作生活,能够“来得了、住得下、有得玩、吃得好、带得走”,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发挥旅游业的带动效应。

——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平台等软环境建设。采取ppp模式,在政府加大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集散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建设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旅游指南、旅游动态、旅游景点等信息服务与交流平台,全面提高城市旅游服务水平。

商贸流通业

商贸流通业是晋城的支柱产业。“十三五”要优化商贸流通业布局和结构,创新商业业态,积极利用电子商务提高商业覆盖范围。引导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商贸流通服务主体。

——加快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引导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利用。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与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互联网+传统商贸”,完善覆盖晋城全域的网上购物平台,探索以二维码为接口的微商圈。升级改造传统超市、专门店等传统商业业态,依托商业地产开发,打造多种生活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引进共建大型专业批发企业,重点形成专业批发市场。采取引进和共建的形式,建设若干个实力强、影响力大的专业批发龙头企业。依托现代物流业的优势,重点形成农副产品、汽配汽贸、生产资料、家居建材五金等专业批发市场。

——优化现代商贸空间格局,融入中原经济功能区。完善主城区已有网点经营业态,重点形成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的商业中心区。发展商贸片区建设,推动现代商贸业态适度集聚。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将城区现代商贸流通业融入中原经济功能区的发展体系中,全面提升晋城市城区现代商贸流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城市品位的提高。晋城房地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居民住房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十三五”期间房地产业在实现供求总量平衡的情况下,注重多层次供应结构的平衡、加大土地调控力度,增加住宅用地供应,确保房价稳中有降。

——稳步发展房地产开发。鼓励开发企业参与县域房地产开发与建设,推动县域开发市场的全面发展。建立房地产开发项目动态管理制度,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建立项目资本金制度,保障开发项目顺利实施。

——加快旧城改造。坚持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鼓励新区房地产开发和旧城改造相结合,以新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鼓励具有实力和信誉的开发企业引资或联合集中力量成片改造旧城区。对现有商业街、商务楼宇和居民楼进行升级改造、功能置换和深度开发利用。合理规划西北片区、北石店片区等区域改造,规划一定面积用于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并逐步完善相应的配套服务。

——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是房地产市场的“助力器”,须培育和发展房地产中介,引导中介机构向职业化、系统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形成房地产开发与服务协调发展的格局。

——全面推行和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和引入物理管理竞争机制,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加大对旧小区和公有住房的整治力度,全面推进全市区域住宅区物业管理。

社区和居民服务业

社区服务业对于促进社会公正和谐,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托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建立健全为社区居民、特殊群体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在全市形成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社区服务体系。

——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社区医疗和养老。城区和高平市至少具有一所具备指导、示范、辐射、培训等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各街道至少建设一所具备养老、助残、康复医疗、青少年活动和托幼等多功能的社区服务中心。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健全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为主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模式,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

——发展社区家政服务,规范社区物业管理。多渠道、多方式整合社区资源兴办家政服务项目。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诚信度高的社区家政服务公司,建立覆盖全市的社区家政服务信息网络系统,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进一步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新建住宅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积极推进旧小区物业管理。鼓励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崔健物业管理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三)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

公共服务业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产业。目前晋城公共服务业多集中在行政服务和公共事业发展上,教育发展不均衡,人民群众看病难,公共文化娱乐设施落后,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还难以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因此要进一步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业,更好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交通运输业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产业,晋城市交通运输业得到快速发展,为晋城“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十三五”要加快“综合、智能、绿色、平安和法制交通”的建设,加快路网结构调整,形成布局合理、层级匹配、四通八达、快速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构建一个平台、实现两个降低、建设三个中心”,提高运输服务能力;加快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公共交通均等化发展。到2020年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贯通太原至焦作城际高铁,完善提升铁路网建设。推动建设太原至焦作的高速铁路,力争2020年前建成通车;开通晋城赴京的第二通道,使北京西到重庆的快车途经晋城,把晋城同大西南连成一片;第三,将太原至商丘的快客延伸到上海,形成从晋城北上北京、南到重庆、东到上海不再转车的大交通网络。

——积极推进晋城航空发展,加快机场建设进度。推进晋城机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抓住国家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的机遇,加快市县通用航空机场布点规划,融入国家和全省规划网。

——完善公路网建设,构建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路网体系。一是加快高速公路“两纵两横一环八个出口”主骨架工程建设进度。实现高平至沁水、晋城环城高速南村至冶头连线通车,争取阳城至济源、安泽至沁水、晋城至运城高速阳城至垣曲段通车。二是调整干线公路路网布局,加快路网升级改造。加快208国道晋城过境段、342国道晋城至阳城段改线工程进度等。三是构建晋城市区“二环三纵三横”交通路网。

——依托“互联网+”,构建综合信息化交通运输服务平台。深度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施“互联网+”交通运输物流与行业内信息系统对接,开展跨部门联网试点,推进信息化平台在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引导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与行业平台的融合,引导物流园区、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示范项目依托信息平台开展系统对接和信息互联。

信息服务业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晋城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到2020年其发展目标是建成门类齐全、完整高效的六大信息服务体系、优化空间布局。大大提高信息服务消费水平,推动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各类信息服务体系。在坚持“大容量、少局所、多接入、广覆盖”的建网原则下,对现有通信网扩容升级改造。重点推进有线宽带网建设,加快普及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培育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信息服务,形成“互联网+政府”、“互联网+工业或农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贸易”、“互联网+就业”等各类信息服务平台,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深度开发利用信息产品和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产业市场。逐步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大力发展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积极推动业务融合和业务创新,优先发展数据库业、软件业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公共文化领域的数字内容产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开拓电子商务,提高服务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重点推广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应用,整合交通、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物流信息资源,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建设安全、快捷、方便的在线支付平台。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应用平台,积极推进企业、区域的电子商务的应用。

——大力发展计算机服务业,引导行业发展。加快建设网络数据中心,信息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中心、信息安全外包服务中心等,积极推动系统集成、工程监理、项目咨询、安全评测、专业培训、电子认证等行业发展。

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业

以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业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业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加快教育等公益性服务业发展,健全公益性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教育结构明显优化,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教育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度提高;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巩固,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市政与公共服务业

市政公共服务业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宜居城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晋城作为新兴发展城市,经过多年不断投入,市政公共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升级。其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突出解决薄弱环节、历史欠账、地下管网问题,注重城乡协调,统一制定规划,同步配套建设。初步建起布局合理、投资多元、运行安全、服务优良、的市政公共服务新格局。

——加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供水设施利用效率,提高供水水质,改善供水服务管理满足居民供水安全。

——加快煤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在气源结构、监管体制、技术标准、安全管理和经营服务上创新,建立起环保高效、便民利民、的燃气供给网络。

——加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污水处理及再生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优化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的作用,保障污水处理后的二次利用和污泥利用。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设生态环境的建设。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绿化用地规模,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满足“两区四片”快速建设的环境需求。

五、“十三五”晋城市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晋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我们要树立全面的转型发展观,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服务业对转型发展的巨大意义和作用。

(一)组织协调,政策支撑

现代服务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难度大,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政策,为推进服务业大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一是建立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从组织领导体制上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推进力度。建立由发改委牵头、工商等相关部门的服务业发展管理机构,负责研究、指导和协调服务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并负责服务业日常事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服务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认真研究解决服务业行业发展和项目推进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二是研究和完善适应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新体系。按照全市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围绕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的重点,研究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推进步骤,引导项目集聚,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央、省市有关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文件精神,出台各项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完善的服务业政策新体系。

三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和范围,引导、动员、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从事现代服务业。首先,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委契机,及时清理涉及服务业中过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消除服务业发展的准入门槛障碍,放宽和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和范围,在资质、资本、场地条件等方面,实行国家规定的低限要求。应根据晋城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特殊的优惠和奖励办法,从税收优惠、金融、财政和价格等多方面支持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发展服务项目。

(二)资金扶持、环境优化

从全局着眼,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大服务业资金投资力度,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和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新技术建设。在创业资金、资金融通、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要有相应的政策,使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推动创业融资体系建设。在服务业创业资金的扶持上,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在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依据中央出台的互联网金融办法,引入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股权众筹公司,切实解决服务业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突出问题。

——推动群众性创业活动持续开展。大力实施创业富民战略,推动服务业领域群众创业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对于大学生、失业人员、农民以及返乡农民工等各类人群的创业活动,给予多层次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努力解放思想,扩大创业范围,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扩大创业人群。继续加大税收返还激励力度,增强广大群众创业决心和信心。

——发展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倡导规范诚信服务,建设诚信体系,加强服务业企业诚信信息公开,积极推荐工商、税务、质监、公安、银行、担保等信用监管的联合协作,建立社会共享的信用信息系统。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在市场监管、社会保障、政府采购等公共服务中使用信用信息。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为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三)人才汇聚、创新发展

现代服务业作为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和高附加值的行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根据“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最大限度汇聚各种人才,形成人才资源优势。同时,注重和培育创新体制,推进现代服务业的高水平发展。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机制。切实加大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绿色通道,对学历在本科以上的毕业生一条龙办理就业审批、档案托管、户口挂靠等手续。建立健全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通过股权激励、期权激励、政府奖励等形式,将要素分配纳入制度化轨道,对优秀专业人才实行智力资源资本化,增强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

二是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大力支持本地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鼓励各类教育培训院校开展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的再培训、再教育,规范化、高标准培训服务业劳动力;完善和规范职业资格和职业制度,健全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三是重视服务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加快以信息科技为主的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加快运用现代科技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