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140500012420117H017/2023-00120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 晋城市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 2023年10月13日 |
标 题: |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城市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 ||
发文字号: | 晋市政办函〔2023〕27号 | 发布日期: | 2023年10月27日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晋城市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0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晋城市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建设全国“文旅康养样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全省交旅融合样板市,依据《晋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晋城市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交通强国建设要求,致力打造全省交旅融合样板市,坚持全区域规划、全产业发展、全要素配套、全社会推进,重点在构建“内畅外联、三位一体的交通旅游网,立体互联、功能融合的运输服务网,智慧便捷、系统集成的数字出游网,信息共享、多元完善的联合监管网”上做文章。注重以交通运输为纽带,全域旅游为支撑,康养产业为着力点,相互赋能、相互促进,开创交旅融合发展新局面,为全域旅游康养建设当好示范,为全省乡村振兴作出榜样。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数字引领。实施交旅融合数字化改革,推进开发应用场景,推动基础设施、交旅装备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云锦太行”服务应用、“小陵伴游”App移动终端等创新载体,积极推广应用新产品、新业态、新服务。
坚持融合创新。大力拓展发展空间,构建文旅康养产业集聚群,发展共享经济,提升发展品质。深挖历史古韵、传播乡土文脉,通过多元融合实现“交通+”能量叠加释放。
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优势是晋城特色,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护开发利用好生态资源,全力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生态修复工程。
坚持富民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提高游客和当地居民满意度获得感为核心,全面提升交通服务品质,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强旅游通达性、便捷性和舒适性。
三、发展目标
围绕“四网”建设,到2024年,建成智慧通达、功能完备、业态兴旺、服务卓越的现代化交旅融合新局面;到2025年,建成全省交旅融合样板市。
——三位一体交旅网。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旅游交通体系,创建立体化交旅融合网络。“水”——完成5家水运企业老旧船舶更新工作,提升游客体验感,重点推动九女仙湖景区提档升级;“陆”——开工建设机场大道和东南过境高速公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部建成通车,三年内新改建“四好农村路”1000公里以上;“空”——开工建设太行山机场和阳城、陵川通用机场,在王莽岭开展“空中看太行”低空游项目。
——功能融合运输网。实施客运场站提升工程,在高铁站、客运东站增加旅游集散功能,推动私人订制、旅游专线、旅游直通车、城际旅游公交发展,聚焦游客出行需求,打造“出行即旅游”的交旅新业态模式,提升游客出行体验。在市域内和郑州、太原、长治、运城、临汾五市开展“落地自驾、异地还车”业务。
——数字平台出游网。建设一批以陵川音乐公路为代表的智慧旅游公路场景,逐步提升公路及配套服务设施智慧化程度。对“云锦太行画中游”智慧平台重新进行设计改版,优化车票购置系统,增加太行一号旅游导图功能。推广“小陵伴游”等交通旅游App移动终端,整合公路沿线“吃、住、行、游、购、娱、康”等目的地旅游动态资讯和线下服务资源,实现“一部手机游晋城”。
——联合监管网。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协同机制,配套出台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执法制度,积极会同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建立健全线索移交、调查处置和结果反馈闭环机制。进一步规范旅游交通市场秩序,保障旅游交通市场有序平稳运行。
四、重点任务
(一)快进路网建设工程。一是加快谋划晋侯高铁项目,构建“十”字型高铁主骨架,实现域外旅客快捷进出;二是开工建设晋城太行山机场、机场大道和阳城、陵川通用机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通航;三是建成晋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东南过境高速公路,开展黎城至陵川夺火高速、晋城焦作二通道的前期工作。
表1 快进路网建设任务(2023-2025年)
(二)慢游路网提升工程。提质改造国省干线。完成G207长治晋城界至陵川段升级改造、G208长治司马至高平刘庄段改扩建、省道阳济线灾后重建3个在建工程项目;开工建设G342西上庄至周村段一级公路改造、G342晋豫省界至西河底段、S366沁水老马岭至杨河桥段改扩建3个项目;开展S367泽州至临汾段前期工作。加快旅游公路建设。2023年建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129公里,提前一年完成建设任务;2024-2025年持续加强旅游公路主线、支线、环线日常养护。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23年新改建四好农村路416公里,2024新改建300公里以上,2025年新改建300公里以上,重点对农村公路受损路段进行养护提质,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路网延伸、提档升级,进一步畅通微循环。
表2 慢游路网建设任务(2023-2025年)
(三)五大系统提升工程。制定建设标准。根据省厅印发的《旅游公路设计技术指南》,结合五大配套系统建设实际,制定《晋城市旅游公路分级评分标准》。完善配套系统。目前已完成379.2公里,2023-2025年预计新建300公里,每年完成100公里,对已建成的五大配套系统加强日常养护工作。提升重点路段。按4.0版标准对照三优目标,重点打造,逐步提升“浙水-王莽岭”(41km)、“蟒河-李疙瘩”(79km)、“釜山-羊头山”(22km)、“红花底-干河口”(16km)、“历山-蜜蜂小镇”(57km)、“张峰水库-示范牧场”(22km)等重点段共237km。
(四)旅游客运提升工程。巩固提高。“五级·一元”公交市域全覆盖,旅游公交实现市区到3A级及以上景区、百村百院以及网红打卡点直通,景区景点之间直通,稳定运营现有的27条旅游公交直通车。新增路线。增加晋城高铁东站、高平高铁东站至陵川王莽岭,客运东站至陵川丈河(凤凰欢乐谷)、高平釜山4条旅游公交专线。打造精品。推出“沁河古堡环线”“示范牧场环线”“炎帝陵-釜山-贾村”“阳城横河-沁水历山-柳氏民居-南阳抗大-太行洪谷”“阳城蟒河-横河-李疙瘩”“浙水-松庙-王莽岭-锡崖沟-七彩太行”“洞头-龙马湖-白马寺”7条精品旅游线路。一票通行。推动车票、门票、住宿一票通。
(五)数字平台的优化工程。“一部手机游晋城”。整合现有“云锦太行画中游”“大美太行晋城游”“小陵伴游”等资源,加快建立全市一体化智慧旅游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5G通信网络全覆盖。加快推进旅游公路沿线5G基站布局,有序推进“大数据+旅游交通”融合发展。打造智慧旅游公路。逐步提升配套服务设施智慧化程度。运用智慧出行调度。推动景区信息与大数据共享,加快标识标牌数字化建设,实现“云上观景”,通过数据分析挖掘,预测区域客流、出行特征,智能调度客运服务。
(六)沿线产业培育工程。坚持“融合、共享、开放”经营理念,推动旅游交通产品开发,形成“以路串景、以路兴产、以路富民”的叠加效应,整体提升旅游交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一是以“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为思路,开发泽州山楂、高平黄梨、阳城茱萸、陵川连翘、沁水蜂蜜等特色农产品。二是提质太行一号“0km”标志文化驿站功能,完善沉浸式数字化体验场景,丰富交通文化、交旅融合发展的内容,打造成为具有山西特色、能在全国叫响的驿站示范。三是用好旅游公路载体,创新旅游公路产品体系,举办马拉松赛、山地定向越野赛、自行车赛等赛事,开发极限运动、健康运动、户外拓展等项目,带动户外休闲、生态观光、康体养生、民俗体验、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四是保护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产路权以及公路标识标牌、LOGO,对1-2家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开发和保护。
(七)低空旅游建设工程。发展以王莽岭为代表的“通用航空+旅游”,整合沿线旅游资源,开展空中游览、飞行体验和休闲娱乐等活动以及延伸的活动赛事和购物消费;开发沿太行一号风光游,沿线发展多类型、多功能低空体验游产品和线路,丰富示范区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发展交旅新业态。
(八)监管协同提升工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定期召开会议;实行联合执法制度,加强公安、交通、文旅、市场监管四部门联合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线索移交、调查处置和结果反馈闭环机制;健全投诉机制,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健全问题诉求处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加强信用联合奖惩,大力推进旅游交通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营造公平有序、安全稳定的旅游出行环境,提升旅客满意度。
(九)旅游集散提效工程。建立三级集散中心。在市、县、景区三级建立集散中心,加强汽车客运站和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之间的合作,积极发展“一站多点”模式。拓展服务功能。完善汽车客运站、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等的旅游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旅游票务预订、信息咨询、旅游集散等服务。提升配套设施。在各级集散中心实现有公共服务设施、有标识标牌、有“云锦太行画中游”平台二维码、有土特产品展示区、有候车休息区的“五有”目标。
表3 三级集散中心建设任务(2023-2025年)
(十)便民服务提质工程。完善标识标牌,尤其是客运场站指引标识,刊印本地景点、特产广告信息,引入优质餐饮商家,合理设置卫生间等服务设施,加大对老年人、残障人士、外籍人士便利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咨询引导功能。实现“落地自驾、异地还车”功能,规范网约车市场,在市域范围内和太原、郑州、晋城、临汾、运城五市实现异地还车功能。开展适老化改造,鼓励旅游客运专线和城市公交推广应用低地板、低入口适老化车型,扩大“一键叫车”和95128约车服务覆盖面。丰富私人订制,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结合乡村特色庙会、采摘、农家乐等项目,拓展亲子研学、企业团建、踏青赏花等全流程近郊游服务。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紧抓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契机,市级层面加快统筹谋划交旅融合建设,制订符合实际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对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的全过程指导,优先把“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情况纳入对各县(市)的考核评价。县级层面要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协调和组织实施好各项目。市、县两级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部门要促进合作、加强协同,全面推进新时期交旅融合事业建设。
(二)加强典型引路
各县(市)要积极谋划打造一批影响力强、具有示范性的试点工程,带动全市交旅融合创建的整体提升。各县(市)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集中力量、整合项目,强化组织落实,加强用地、资金保障,形成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在规划、建设、实施等方面进一步深化交旅融合试点工作。加强各地试点建设的技术研讨和交流,大力推广创建理念,形成良好的共建共促氛围。在试点先行的同时,加强全市交旅融合宣传推广,营造全面打造全省交旅融合样板市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数字化赋能,提高旅游交通出行与体验的精密智控能力,推进精细化安全管理,严格规范项目建设、车船运营、交旅新业态等全过程安全管理,提高交旅融合整体防护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要依托大数据平台,关注信息诱导、信号控制等,减少交通冲突,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规范新业态中的低空旅游、房车、驿站等新型产品与设施的安全管理,强化各类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加强交旅数据安全管理,统筹推进各相关数据中心建设,达成信息的共享与安全保障,实现旅游与交通融合发展的数据支撑。
(四)加强要素保障
强化用地保障,用好国家土地政策,积极争取交旅融合重大项目列入省级重大平台,统筹解决占补平衡等用地指标。加强数据要素保障,引导多部门、多渠道涉及交旅融合的数据资源协同共享,谋划开发数据资源多跨应用场景。深化交旅投资融资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各级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的投入支持力度。探索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支持交旅融合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交通、旅游企业以收费权抵押、质押融资,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领域的建设开发。
政策咨询电话:202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