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今天下午,晋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也是市教育局专场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程晋鹏,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来庭会,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原红卫,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招考中心主任田静妮,介绍我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教育系统方面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教育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来庭会
作主题发布
全市教育事业基本情况
2020-2021学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911所(其中:小学365所;初中115所;普通高中29所;幼儿园381所;中职学校13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市属高校2所)。在校学生297438人(其中:小学111263人;初中57870人;普通高中41152人;幼儿园61785人;中职学生14804人;特殊教育670人;本专科学生9894人)。教职工27760人(其中:小学8616人;初中6842人;普通高中5090人;幼儿园5279人;中职学校1292人;特殊教育学校143人;高校498人);其中专任教师23948人(其中:小学8431人;初中6366人;普通高中3964人;幼儿园3486人;中职学校1134人;特殊教育学校135人;高校432人)。
截至2020年底,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7.8%,义务教育阶段净入学率9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3%。
近年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请问,围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之一的“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市教育局采取了哪些扶持举措?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原红卫:
近年来,我们通过出台关键政策、关注重点人群、实施重要工程等举措推动了我市的“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
一是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提升和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近年,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子女义务教育有保障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全市“控辍保学”巩固拓展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各县(市、区)政府积极履行控辍保学主体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时落实义务教育入学、复学、保学基本政策,并加强监督落实。目前,我市无“因贫辍学”适龄学生。
二是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让全市人民分享教育事业发展红利。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市率先在全省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即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此项政策已实施多年,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使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家庭全部受益。
三是以“全面改薄”为抓手,夯实义务教育发展硬件基础。
市教育局以加强控辍保学和农村学校建设为重点,通过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食堂面积、生均厕所面积、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均达到省定标准。为进一步巩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成果,从2019年启动了“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共计规划中央、省、市县资金2.3485亿元,涉及项目学校304所,目前已投入资金2.126亿元。
四是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全覆盖”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全覆盖工程,惠及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35127人。近年来,我们持续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工程,累计投入中央、省、市县资金约6702万元,先后覆盖237所学校,全市130580名学生受益。
五是提升了农村学校师资水平。
近年来,共招聘农村特岗教师695名,有效解决了各县市农村偏远山区学校教师队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共签约公费师范生275名,进一步优化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师资层次;共交流教师4518名、交流比例17%,交流校长422名、交流比例35%,进一步促进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共选派17043名农村教师参加培训,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继续加强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做好教育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请问,刚才提到我市建立了完整的教育资助体系,能否介绍一下对不同阶段的困难学生采取了哪些具体资助措施?成效如何?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请问,近年来我市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都做了哪些工作?去年我市出台了惠师七项举措,能否介绍一下落实情况?
今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批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请问,近年来我市是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取得了哪些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