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生态环境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2021年晋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二)

发布日期: 2022-06-02 发布机构: 晋城市生态环境局

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状况

2021年,我市国考地表水监测断面由“十三五”期间的3个(沁河张峰水库出口断面、拴驴泉断面,丹河后寨断面)增加为7个(沁河张峰水库出口断面、润城断面、拴驴泉断面、丹河赵庄断面、牛村断面、青天河断面、后寨断面),省考断面2个,分别为沁河尉迟断面和白水河断面。

2021年,我市国、省考监测断面9个中有8个断面(沁河张峰水库出口、润城、拴驴泉、尉迟,丹河牛村、青天河、后寨断面、白水河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优于三类水体比例达88.89%;赵庄断面为Ⅳ类水质;劣五类水体比例为0。



2021年,我市9个国、省考监测断面中,张峰水库出口断面水质由Ⅱ类变为Ⅰ类,牛村断面水质由IV类变为III类,水质好转。赵庄断面由I类变为IV类。其余断面水质稳定,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与2020年相比,我市优良水质比例提高1.4%,地表水水质总体稳中向好。



地下水环境状况

2021年,我市地下水国控监测点位有6个,省控监测点位15个。国控监测点位分别为陵川县礼义镇椅掌S4水质监测井、泽州县巴公化肥厂S10水质监测井、泽州县金村镇郭壁村、阳城县董封乡董封村S16水质监测井、阳城县凤城镇安阳村、高平市自来水公司,国控监测点位水质全部为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15个地下水省控监测点位中除漏河深井因停止使用未监测,剩下的14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郭壁泉水水源地、东王庄村、胡底村、磨河、庙沟村、南郎村、董封村深井、安阳村8个监测点位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东峰煤矿、保福村、武安村、米东村4个监测点位水质达到Ⅳ类标准,郜匠村、义汉井2个监测点位水质为V类水质。超标项目郜匠村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义汉井、东峰煤矿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米东村为总硬度、硫酸盐;保福村、武安村为总硬度。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评价,2021年我市20个地下水国、省控监测点位中达标水井14个,占比70%,其中3个点位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占比15%,11个点位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占比55%。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超标,其中4个监测点位水质达到Ⅳ类,占比20%,2个点位水质达到Ⅴ类,占比10%。



与2020年相比,6处国控点位地下水水质保持稳定,全部为III类水质;14处省控点位中,达标水井比例提高14.3%。II类水质占比提高7.1%,III类水质占比提高7.1%,IV类水质占比降低21.4%,V类水质占比提高7.2%。地下水水质总体改善。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我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10处,其中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处,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8处,达标率为100%。



措施与行动

一是加强断面管控,推进“一断面一方案”实施。对全市7个国考、2个省考和13个市考断面上游3000米、下游500米及河道两侧500米范围,提出了“10项严格管控措施”;全市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制定了“一断面一方案”,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严密跟踪调度断面水质状况,确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二是强化水质监测,规范入河排污口污染物排放。2021年,对全市201个入河排污口组织开展监测,并将监测情况通报各县(市、区)分局,各县(市、区)分局通过加强监督管理,采取限期整改方式,督促各涉水企事业单位整改到位,确保入河排污口污染物达标。

三是实施挂牌督办,强化涉水“黄、红”牌管理。2021年核定“黄”牌企事业单位13家。通过“黄、红”牌制度管理,切实对涉水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确保涉水企事业单位达标排放。

四是狠抓工程治污,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2021年,我市完成建设15个污水处理厂(泽州周村、李寨、大箕、犁川、南岭、大东沟污水处理设施,高平天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北诗、陈区、寺庄、石末、建宁、米山镇污水处理厂,沁水县中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开发区金匠污水处理厂南线),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显著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地表水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奠定基础。

五是建设人工湿地,发挥水质生态净化效益。2021年,我市建设完成了薛庄人工湿地,显著改善巴公河水质;开工建设了北石店河背荫人工湿地、芦苇河人工湿地,推进了石淙头人工湿地建设,通过人工湿地工程持续改善地表水水质。

六是规范水源管理,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水平。对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水源地绝对安全;完成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推进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

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状况

2021年,我市土壤环境总体安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工业污染源头监管,对49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进行现场帮扶;提升耕地分类管理水平,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措施,加强用地准入管理,完成25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大风险防控力度,有效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2021年,对14处农村黑臭水体进行有效治理。新增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庄60个,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02个。

措施与行动

一是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集成工作,摸清全市涉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数量、分布和环境风险情况,为“精准治污”、确保全市人居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二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沁、丹”两河沿线人口较多、污水直排入河的268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同步推进改水、改厕、改污,确保项目发挥实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三是推进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对全市49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进行现场帮扶,依法规范设置了261个地下水监测点位,实现重点监管企业地下水监测“全覆盖”,有效提升全市地下水监测水平。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城市。

四是推进工业固废综合整治。完善工业固废产生、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两视频两台账一规范”,强化对工业废物物流环节、资金流环节管理、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推动工业固废处置安全可靠。

 声环境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状况

2021年我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2.1dB(A),与2020年的53.6dB(A)相比,下降1.5dB(A)。声环境质量等级为“较好”,噪声声源以生活类声源为主。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状况

2021年,我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均等效声级为65.8dB(A),较2020年的62.1dB(A)上升了3.7dB(A),声环境质量等级均为“好”。

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2021年,我市城市区域开展了1-3类功能区噪声监测,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100%。

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2021年,我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2584万吨,主要以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冶炼废渣和脱硫石膏为主,占主要固废产生量的99%以上。其中:煤矸石产生量1676万吨,占比64.9%;粉煤灰产生量361万吨,占比14.0%;炉渣产生量219万吨,占比8.5%;冶炼废渣产生量217万吨,占比8.4%;脱硫石膏产生量100万吨,占比3.9%,其他固体废物产生量11万吨,占比0.4%。



2021年晋城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占比情况图

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2040万吨,利用率78.9%。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年处置量536万吨,处置率20.7%,主要处置方式为填埋。

 危险废物

全市2021年共处置危险废物20936.82吨,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为100%。全市整体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合计20.3万吨/年,较2020年有较大提升。

医疗废物

全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2家,2021年全市医疗废物产生量1566.59吨,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