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统计局

搜索位置
匹配度
排序

2021年晋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实现“十四五”扎实开局

发布日期: 2022-02-21 发布机构: 晋城市统计局

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年全市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实现“十四五”扎实开局。

一、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91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增速排全省第1位,分别高于全国(8.1%)、全省(9.1%)3.5和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8%,增速排全省第1位,分别高于全国(5.1%)、全省(6.3%)3.7和2.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7.0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54.3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81.2亿元,增长10.7%。

分县(市、区)看,全年生产总值按增幅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泽州县15.4%;陵川县12.3%;阳城县11.9%;高平市11.6%;沁水县11.0%;城区8.0%。

(一)生产类指标

1.农业。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8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8亿元,同比增长9.1%。全市粮食产量增长1.0%,水果和油料产量分别增长8.8%、1.0%,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18.6%。

2.工业。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增速排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9.6%)、全省(12.7%)6.1和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4%,增速排全省第2位,分别高于全国(6.1%)、全省(9.1%)5.3和2.3个百分点。

从六大主导行业看:煤炭行业(占比73.2%)增长20.0%;煤层气行业(占比6.1%)增长4.9%;装备制造业(占比5.6%)增长3.0%(其中光机电增长1.6%);化工行业(占比2.6%)增长7.7%;电力行业(占比2.5%)下降4.8%;冶铸行业(占比3.7%)下降5.5%。

企业效益:全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472.2亿元,增长80.2%;实现利润总额285.6亿元,增长89.1%。

3.支撑要素。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227.8亿千瓦时,增长7.1%;其中,工业用电量197.3亿千瓦时,增长6.3%。

(二)需求类指标

1.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52.3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排全省第3位,分别高于全国(4.9%)、全省(8.7%)7.9和4.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6%,增速排全省第3位,分别高于全国(3.9%)、全省(9.6%)7.7和2.0个百分点。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34.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7.2亿元,同比增长14.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64.3亿元,同比增长10.0%。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4.7:39.4:55.9。

分县(市、区)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按增幅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泽州县18.5%;陵川县15.3%;沁水县11.4%;阳城县10.7%;高平市10.1%;城区7.2%。开发区(一区四园)18.6%。

2.消费。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6.4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排全省第9位,高于全国(12.5%)1.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4.8%)0.4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1%,增速排全省第1位,分别高于全国(3.9%)、全省(5.0%)3.2和2.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61.1亿元,增长16.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9.2亿元,增长12.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7.1亿元,增长26.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448.1亿元,增长10.9%;餐饮收入额88.3亿元,增长35.9%。

(三)财政金融类指标

1.财政。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01.3亿元,同比增长38.6%,增速排全省第1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3.6亿元,同比增长34.3%;非税收入完成87.7亿元,同比增长4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2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排全省第2位。其中,民生支出23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

2.金融。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961.5亿元,比年初增加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73.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04.4亿元,比年初增加392.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7.9亿元。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71.1%。

(四)民生类指标 

1.物价。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涨幅较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与全省价格涨幅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3%,衣着上涨1.2%,居住下降0.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1%,交通和通信上涨3.2%,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5.2%,医疗保健下降2.1%,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1.3%。

2.居民收入。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089元,增长7.6%,较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同期全省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744元,增长10.5%,较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同期全省增长10.3%。

二、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

全年全市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十四五”扎实开局,呈现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发展质量显著提升、项目建设集聚动能等积极变化。

(一)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全年全市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凸显,经济指标非常直观地体现了2021年取得的累累硕果。全市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两年领跑全省,经济总量突破1900亿元大关,总量排名从上年第7位前进2位,进入全省前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突破200亿元,6个县(市、区)中4个进入全省前10。其中,泽州县从全省第2位前进到全省第1位,高平从全省第4位前进到全省第2位,阳城从全省第8位前进到全省第4位,沁水从全省第15位前进到第9位。亮眼成绩是在世纪疫情持续冲击、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前提下取得的,殊为不易。

(二)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2021年,我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保证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注重质的有效提升,主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较好完成。产业转型方面,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9.1%)、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7.6%)完成分别高于目标1.1个、7.6个百分点。项目建设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8%)、产业投资完成额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6.7%)完成分别高于目标3.8个、0.7个百分点。综合绩效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6%)、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3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5%)完成分别高于目标3.6个、1.7个、33.6个和2.5个百分点。乡村振兴方面,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4.6%)、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7.4%)完成分别高于目标26.1个、0.9个百分点。

(三)项目建设集聚动能

2021年,我市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理念,以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核心载体和抓手,高位推进项目工作争先进位,扭住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全面向项目建设聚焦聚力,形成项目质量和数量双跃升的良好局面。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产业类投资同比增长17.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6.7%,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在库项目1902个,较上年增加310个;本年开工项目和投产项目分别较上年增加38个、166个。全年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1.1%,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活力明显增强。有效投资拉动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市教育、制造业投资分别拉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和2.8个百分点。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齐头并进,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97.1%,招商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额完成率249.8%,完成率分别排全省第1位和第4位。

(四)服务业提质增效成效明显

市委市政府科学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服务业持续恢复。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7%,增速较上年加快5.8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8.3%,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力。消费复苏势头良好,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13.5%、16.5%,增速较上年提高11.1个、1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领域快速恢复反映经济活跃度增强,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和规上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8%、25.2%。

(五)县域经济竞相发展抢争先

2021年,各县(市、区)充分发挥当地优势,积极在全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战略中找准定位,各显神通,聚集发展要素、发展园区经济、加大项目建设,县域经济大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泽州、陵川、阳城3个县全年经济增长快于全市经济增长,高平经济增长与全市同步。6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部实现快速增长,在全省大幅进位。5个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全市。陵川、沁水、高平、阳城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1%、37.9%、29.8%、18.8%,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3.4、22.2、14.1、3.1个百分点。高平、陵川、沁水开发区投资分别增长39.5%、29.1%、27.8%,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7、16.3和15个百分点。

三、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全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完成,但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全方位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特殊时期产业结构有所失衡

从外部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从内部看,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与疫情多点散发反复造成宏观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全年全市经济稳中向好。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服务业增长变缓,产业结构有所失衡的问题。全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10.7%)低于GDP增速(11.6%)0.9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2.4个百分点,疫情后服务业增速追赶GDP增速步伐放缓。全年三次产业比重为4.0:60.4:35.6,服务业比重较上年(42.5%)降低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比重较上年(53.5%)提高6.9个百分点,我市二产较重,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任重道远。

(二)挤压效应作用下工业新动能转换较慢

2021年,受新入库企业中煤炭企业占比过大、能源产品价格高涨,煤炭行业增速高位运行,富士康等主要制造业企业增速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行业占比不断提高,持续挤压新兴行业占比,工业新动能增长较缓。全年全市非煤产业增长8.1%,增速低于煤炭行业(20%)11.9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26.8%,较上年(36.8%)降低10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下降6.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2.9%)、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9.1%)分别低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7%)12.8、6.6个百分点。

(三)疫情多点散发反复给消费持续恢复带来不确定性

新冠“双毒”对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冲击,各地持续疫情多点散发反复发生,尤其是下半年以来郑州疫情对我市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影响较大。虽然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仍排全省第1位,但是全年增速排位滑落到全市第9位,中断了连续四年全省第一的优异表现。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销售额增速排全省第9位和第10位。餐饮收入、商品零售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回落17.5个、18.7个百分点。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零售额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回落21.5、21、17.4个百分点。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总的来看,2021年全市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十四五”扎实开局。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疫情仍然是最大不确定因素,宏观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双碳”“双控”刚性约束加大,诸多因素交织叠加,进一步增加了做好今年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

(一)紧盯重点领域推进工作

锚定全年目标完成和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不放松,有的放矢地加强运行调度和分析预警,重点针对高质量发展和主要支撑行业领域的短板弱项,逐一剖析原因,制定提升举措,保住优势不掉位,推动短板快提升,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

继续把稳定工业增长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工业企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的前提下,全力生产。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生产调度,最大限度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加快重点新建技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投产达产。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合理控制“两高”项目规模,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势头,推动能源及流程结构升级。同时要树立系统思维,充分考虑某些高耗能企业能够产生和带动的间接经济效益,在科学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加大能源系统优化、用能工艺改造,防止“一刀切”,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三)增强投资增长后劲活力

坚定不移强化项目第一支撑,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以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为方向,着力引进一批在重点产业链中具有核心地位和牵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以及优结构利长远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围绕项目招引、落地、建设到投产达效,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各项工作。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督导,精准协调,强化土地、资金、能控、环评、人才引进、用工招工等资源要素保障,确保重大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 

(四)发挥开发区发展引领作用

各级开发区要积极发挥主战场、主动力、主引擎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全力发挥开发区的区位优势、体制机制优势、产业特色优势,努力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各工业园区要不断优化升级企业服务,不断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力度,千方百计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吸引和促进项目进园区、快落地。

2022年,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目标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