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TA036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8-07 发布机构: 晋城市医疗保障局

田志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晋城市作为一个五线城市,常住人口呈逐年下降的态势,从2020年的219.45万人下降至2024年的215.76万人。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虽能按照国家要求每年保持在95%以上,但参保人数的逐年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情况,市医保局担当作为,创新举措,争取多方支持,积极扭转局面。

一、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省级统筹各项政策

2025年起,我省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缴费标准和待遇享受由省医保局统一确定。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医保发〔2025〕3号)的文件精神,我省建立了连续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自2025年起,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缴费满4年的居民,之后每连续参保缴费1年,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参保期内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待遇等待期3个月,断保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对断保人员再参保的,降低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每断保1年,降低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累计降低总额度不超过8万元。

二、创新工作举措,提升工作质效

1.明确任务,强化监督。为扎实推进 2025 年医保参保工作,我市制定了详尽的参保任务规划,将参保目标清晰、明确地下达至各县(市、区)。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日通报制度,每日对各县(市、区)的参保进度进行全面、及时的通报。通过这种方式,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定计划推进。

2.精准宣传,入户与信息提醒双管齐下。一方面,各县(市、区)依据市局提供的未参保人员信息,精心组织工作人员与网格员紧密协作,深入居民家中,面对面开展医保政策的细致解读,耐心提醒居民按时缴费;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核实未参保人员的电话及住址信息,充分利用语音外呼系统与短信平台,精准地为相关人员发送缴费提醒,确保宣传工作无死角、全覆盖。

3.依托多方力量,协同助力参保。我市积极借助基层医疗与商会力量,为医保参保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充分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以及村医等基层医疗资源,对辖区内居民的参保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排。针对未参保人员,由专业人员进行耐心劝缴,提供专业的医保咨询服务;此外,还专门召开商会代表座谈会,深入讲解医保政策,充分发挥商会在企业与商户中的影响力,助力医保参保工作顺利开展。

4.关注特殊群体,创新宣传模式。针对不同特殊群体的特点,我市积极开展特色鲜明的宣传活动。联合侨联,为留学生群体精心举办医保政策解读的专场抖音直播,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让远在海外的留学生也能及时了解医保政策;联合市邮政局,面向新业态从业人员开展全方位的医保政策宣传和缴费提醒活动,有效扩大了医保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保覆盖面,确保每一个群体都能享受到医保政策带来的保障。

三、建立“一人一档”数据库,进一步推动全民参保工作

按照省局要求,建立“一人一档”参保数据库。市医保局与数据局、民政、卫健、公安、司法、人武、残联、农业农村、教育等部门进行基础数据共享、动态数据比对,全面摸清各类参保人员情况;创新采集方法,探索建立两定机构动员参保积分考核机制,构建“市-县(区)-镇(街道)-村(居)-网格员”五级联动管理格局,采取网格员上门入户集中采集信息、家庭医生日常诊疗收集信息的方式,详细摸排完善人员信息,最终实现全年参保目标任务完成、困难群众动态参保全覆盖。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地适应人口老龄化、就业形态多样化和人口流动常态化等形势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全民参保成果,夯实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推动我市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谢您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