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  引 号: 11140500012420117H003/2025-00124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晋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5年03月20日
标      题: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城市2025项目建设攻坚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晋市政办〔2025〕5号 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8日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晋城市2025项目建设攻坚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04-08 发布机构: 晋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晋城市2025项目建设攻坚年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3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晋城市2025项目建设攻坚年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抓项目促投资系列安排部署,全面加快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根据《山西省2025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方案》,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围绕一季度“开门红”、上半年“双过半”、三季度“超时序”、四季度“收好官”,结合晋城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全力推动项目投资总量扩大、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服务提档、推进提速,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工作格局,为全市深化全方位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一、主要目标

聚焦“更有效益的投资”,坚持以“扩总量”为基础、以“优结构”为导向,高效统筹项目建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力实现“四个再创新高、一个实现进位”:

——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3亿元,同比增长7%以上,新入库转型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以上。

——投资结构再创新高。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以上,民间投资占比提升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以上,达到近年来最优水平。

——项目建设再创新高。推动1561个项目加快建设,完成年度计划投资860亿元,数量和投资达到近年来最多。

——招商引资再创新高。全市招商引资签约目标投资额达到1021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40%以上。

——争资争项实现进位。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2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9.5亿元,三类资金争取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工作任务

(一)坚持全周期发力,全力提升项目质效

1.坚持系统集成整合谋划项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能源革命等重大战略和新质生产力、新型城镇化等重点方向以及“1+5”现代产业体系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聚焦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支持领域,做实“五张清单”,谋划包装一批跨区域、跨流域、跨领域项目。衔接国家、省、市“十五五”规划布局,编制《晋城市“十五五”项目谋划指南》。6月份,启动2026年建设项目和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盘子谋划储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市能源局等市直相关部门。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建立全市“1+7+X”项目储备库,总投资动态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各县(市、区)达到本级固定资产投资5倍以上。建立项目储备库入库机制和管理办法,季度动态调整、滚动管理,形成近期可实施、长期有储备、定期能滚动的项目储备体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市级财政安排2000万元项目前期费,支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指导帮助项目争取省级前期费。强化项目研究论证,扎实开展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攻坚行动,加快推动土地、环评、用能等前置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开春即开工。(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市能源局等市直相关部门)

4.加快推动项目开复工。建立开复工台账,列出清单,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确保按期开复工。结合“三个一批”举办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坚持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目标化、目标节点化,对未按计划开复工的项目,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推进力度,推动项目应复尽复、应开尽开。一季度,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开工40%以上;上半年,新建项目开工80%以上。(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市管理局等市直相关部门)

5.高效推进项目投产达效。对已投产项目,扶上马、送一程,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已竣工项目,抓紧验收,交付使用。对未竣工项目,倒排工期,解决好水电气、招工用人等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投产达效情况“回头看”,分类施策,打通堵点,下大力气踢好“临门一脚”,推动更多项目高效运行。(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政公用集团等市直相关单位)

(二)坚持全要素保障,全力护航项目建设

6.强化资金保障。用好配套机制,发挥专班作用,主动对接国家和省相关部门,更大力度做好政策性资金争取工作。建立融资需求台账,常态化开展“项目+金融机构”沟通对接会。建立完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长效机制,每季度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一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激活民间投资,壮大民营经济。(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驻市各金融机构)

7.强化用地保障。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重点工程建设用地。抓好“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推动全市工业类开发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部以“标准地”形式出让。鼓励“标准地”向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扩展、向开发区外扩围,实行多元化土地供应体系。持续深入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清理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高平市政府、阳城县政府、沁水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8.强化环境容量保障。统筹环境容量总量指标,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区域环境准入引导,提前介入重点工程项目谋划,指导建设单位解决环境容量及敏感目标避让等关键问题。对重点工程实行环评审批“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实现全过程、全链条管理。加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节能减排力度,腾出环境容量,向重点优质项目倾斜。(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9.强化用能保障。根据省分解下达我市能耗总量控制目标,市级统筹,预留用能空间,全力保障重点工程项目用能指标。市县两级联动,尽力服务优质“两高”项目用能需求。对区域能评范围内年综合能源消耗量10000吨标准煤以下符合要求的项目,实行节能承诺备案管理。(责任单位:市能源局)

(三)坚持全流程提速,全力破解项目堵点

10.优化审批服务。围绕立项、规划、环评、施工等重要环节,综合运用“双承诺免评审”、分阶段多证联办、“部门+技术评估”等“小切口”改革举措,持续推动项目审批手续快速高效办理。(责任单位: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11.强化项目调度。严格落实“3+2”调度机制,扎实开展“赛马”比拼活动,持续用好“项目推进中心+第三方机构”现场调度专班,对重点项目施工计划、人机料配置、关键节点等实施全过程跟踪监测,对照年度目标、月度目标和周目标进行分析研判、预警提示、修正进度。建立重点项目调度系统,实行可视化调度管理,实现一键调度、一图知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数据局)

12.深化入库纳统。用好名录库平台,对符合入库的项目法人单位,应入尽入,不重不漏。主动介入、靠前服务、一线指导,提高项目入库质量。加强业务培训,对入库纳统项目安排专人跟踪指导,提升入库纳统效能。(责任单位:市统计局)

13.积极纾难解困。持续开展项目问题“大起底”活动,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体办公、合力攻坚,一项一策破解项目堵点。坚持问题发现-交办-督办-销号闭环管理,对临近节点未解决的问题事项进行提醒,超时未解决的进行督办。定期列出项目问题报分管副市长研判调度,重大问题报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度。加大项目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干扰破坏正常施工的违法犯罪行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审批服务管理局等市直相关部门)

(四)坚持全方位推动,全力攻坚项目进度

14.强化重点项目示范引领。全力推动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486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697.6亿元。遴选牵引性带动性强的37个重点项目,由市领导包联推进。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县领导包联重点项目方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15.推进“两重”“两新”加力扩围。统筹推动“硬投资”与“软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加快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建设一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有序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大力度推动“软建设”,及时出台规划、方案、改革等配套政策。深入开展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落实国家省统一部署,在已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基础上,进一步将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纳入补贴范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等市直相关部门)。

16.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深化“晋创谷·晋城”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晋城开发区要加快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和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晋城、阳城开发区围绕智能家居、陶瓷产品,打造高品质省级消费品特色园区;晋城、高平开发区要率先建设绿电园区,扩大绿电应用场景;陵川示范区要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沁水开发区要围绕煤层气综合利用、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打造“沁河碳谷”。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强化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和达效率“三率”考核,推动“三个一批”项目加快落地投产。大力实施“政府+链主企业+园区”招商,形成一批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百亿级成长性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能源局、市文旅局、市投促中心、各开发区<示范区>管委会)

17.推动民间投资占比提升。重点围绕交通、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一老一小”等民生领域,持续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全年推介项目50个以上。落实PPP新机制,聚焦使用者付费项目,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大政策指导力度,推动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按照新机制要求尽快落地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等市直相关部门)

三、组织实施

强化领导包联,用好调度机制,开展激励比拼。成立晋城市项目攻坚专班,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调度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各项工作。市发改委要统筹抓好项目建设攻坚年协调、调度等具体事项。县(市、区)要完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及时总结提炼基层一线推进项目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有效复制推广。常态化开展专题报道和舆论引导,营造项目建设攻坚年浓厚氛围。

附件:晋城市项目攻坚专班组成人员

政策咨询电话:0356-6999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