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

发布日期: 2022-03-03 发布机构: 晋城市人民政府

——2022年2月22日在晋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月22日,薛明耀在晋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及市七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晋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市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描绘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进军号角。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拥护“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和全国、全省一道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运行交出高分答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全年GDP增长11.6%,排名全省第一;总量1912.4亿元,排名全省第五,较上年前进两位,5个县(市)中4个进入全省前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8.6%,排名全省第一;总量201.3亿元,6个县(市、区)中4个进入全省前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排名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8%,排名全省第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1+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建成69处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排名全省第一,全国首个智能矿山算力中心建成投运;晋钢冷轧薄板生产线投产运行,山西康硕被认定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光机电“1+100”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值近200亿元。煤层气产量42.67亿方,产值突破150亿元,产量和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初具规模,王莽岭景区整治全面提速,“百村百院”首批村院开门迎客。制定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60条”,组建25家平台公司,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全省第二。新建5G基站1058座,引进安恒信息、北京千方等11家头部企业和上市公司,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三)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102项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444.5亿元,完成率102.8%,省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额排名全省第二。举办四期“三个一批”活动,累计推进项目281个,总投资951.9亿元。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沁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竞选成为我省唯一上报项目,正在全力争取中央资金支持。晋城机场立项审批要件基本齐备,晋侯高铁正式列入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成功举办长三角系列推介活动,组团参加中博会、深圳光博会,全年招商签约项目445个,总投资1594.4亿元,招商引资高质量转型发展指标综合排名全省第一。为201个项目匹配融资385亿元,争取各类项目资金和地方政府债券86.2亿元,创历史新高。

(四)改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纵深推进,泽州、陵川两县转型综改牵引性集成改革试点积极开展,土地要素、地方金融等改革均取得明显成效。智创城6号投入运营,引进产业化项目31个、科研机构4家。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入选全省第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全国首个锑化物激光器研发生产平台试运行。大力推进市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与清华、北大等34所高校签约合作项目129项,中南大学硬质合金等一批“六新”项目落地。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8家,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2家、星创天地3家,率先实现省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县域全覆盖。

(五)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显著。扎实开展四个专项整治,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30条”,打造“晋心服务”品牌。推出132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申请材料、审批环节、审批时限分别压减36%、43%、86%,47个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大力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一本制”改革领跑全省,开发区项目报批平均用时降至20天。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7万户、规上工业企业133户,新增减税降费超10亿元,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全省第一。

(六)城市建设三年行动首战告捷。加快老城新城联动发展,中原街两侧、西北片区、东南新区等6个片区特色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丹河新城基本实现“路网成、水系成、学校成、配套成、新城初成”。深入开展“多彩花海”生态绿化项目,中原街、太岳街两条生态廊道基本成形,英雄、崇实等5大城市公园加快建设,七叉口连通、太行路中段等12条道路建成通车。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易址扩建项目基本完工,阳电大热源工程供热运行。有序推进121个老旧小区改造,治理背街小巷424条,拆违面积76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1.1万个、便民充电桩2003个。建成算力基础设施“一云一网一中心”,跻身全国数字政府建设50强,入选全国城市体检样本城市。

(七)乡村振兴开启崭新篇章。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大牵引性工程全面启动实施。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1+3”规划编制完成,79个重点项目16个开工建设;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五大配套系统”基本建成,沿线243个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沁丹两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带“改污、改厕、改水”同步实施,268个重点村102个完成治理;环城水系清水复流工程12条河流黑臭水体全面消除,6条完成综合治理。组建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设立市级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实施264个特优农业产业项目。克服历史罕见汛情影响,实现粮食稳产增收。

(八)基本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有效应对多轮疫情冲击,连续23个月无本土新增病例,疫苗接种各项指标完成率稳居全省第一。蝉联国家卫生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受到国家医保局通报表扬。山西科技学院正式成立,建设普惠性幼儿园33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0所。新增技能人才7.44万人、高技能人才1.6万人,圆满实现“两个30%”目标。PM2.5浓度下降23.91%,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二、“2+26”城市排名第三。集中攻坚房产办证难问题,应发证房屋登记比例达到76%。灾后重建有力有效,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荣获“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市七届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本届政府任职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领袖嘱托,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办成了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好事实事,解决了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急事难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较好完成了市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我们锚定目标、加压奋进,综合实力大幅提升。GDP总量由949.7亿元增加到1912.4亿元,年均增长6.8%;人均GDP预计达到1.35万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89.3亿元增加到201.3亿元,年均增长13.6%。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进入全省最前列,城市品牌综合影响力指数挺进全国地级市百强。

我们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煤层气综合改革、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动产登记等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2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9%。

我们统筹兼顾、融合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41.8平方公里扩展到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5个百分点。成功创建2个国家卫生县城和2个国家园林县城。清洁村庄比例达到93.5%,“四好农村路”建设领跑全国。郑太高铁顺利通车,5条城际公交线路相继开通,实现市域“一元公交”全覆盖。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太行明珠更加光彩夺目。

我们践行宗旨、倾心为民,民生福祉逐年改善。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8.2万人。清华、北大等“双一流”名校录取人数全省领先。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8.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PM2.5浓度累计下降34%,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全省最低。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3%和77%,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96.8%。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连续四届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连续九年排名全省第一。

我们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履行政府系统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21件、政协委员提案2893件。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出台12部地方性法规,制定实施3部政府规章。同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红十字、残疾人、国防动员、对口援疆等工作均取得积极成效。

各位代表,六年砥砺奋进,换得春华秋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晋城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煤独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储备不足,制造业总量占比偏低,经济持续稳定向好的态势还不稳固;市场主体总量不大,民营经济活力不足,营商环境还需改善;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人才支撑不足,重点领域改革还不到位;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城乡一体化步伐还需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安全型经济特征明显,民生领域还有短板;不少干部抓落实的能力亟待提升,素质本领与新形势新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的努力方向和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后一段时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的关键时期,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晋城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我们将倍加珍惜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深刻把握“六个必须”的宝贵经验,锚定目标不放松、狠抓落实不懈怠,一步一个脚印把市委绘制的愿景图变成“兴市富民”的实景图,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交上满意答卷。

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六大战略定位”,用好“六化工作方法”,抓好“八方面重点工作”,勇蹚转型新路,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而努力奋斗。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我们将朝着五大目标不懈努力:

——奋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GDP总量实现大幅跃升,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1+5"产业集群加速迈向千亿级规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省和中原城市群第一方阵。

——奋力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营商环境更多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打造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成为山西乃至中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奋力实现更加公平的发展。中心城市辐射力带动力大幅提升,丹河新城13平方公里起步区基本建成,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以上。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四大牵引性工程顺利完成。就业、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坚实。

——奋力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一山两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实质性成效,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建成一批“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更加优质,绿色发展效应进一步凸显。

——奋力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建立责任全覆盖、管理全方位、监管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体系,本质安全水平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不断完善,建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平安晋城成色更足、品牌更亮。

各位代表,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这些指标的设定,体现了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要求,实际工作中要争取更好结果。

在统筹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十方面工作。

(一)着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聚焦建设绿色转型示范城市,大力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构建“1+5”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煤炭产业,抓好寺河东井、兰花玉溪、天地王坡、亚美大宁等智能化矿山建设,完成151处、新开工100处煤矿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改造,推动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产量稳定在1.2亿吨左右。钢铁产业,抓好晋钢智造科技产业园、机电装备产业园“双百亿”园区建设,打造生产智能集中管控平台,加快硅钢产品研发和低碳氢冶金项目建设,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铸造产业,加快南村绿色铸造产业园和康硕智能铸造产业园建设,打造“一院一中心一联盟”,壮大汉通鑫宇、科裕达、泫氏铸管等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抓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试制和生产基地等项目,推动铸造产业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抓住原料用能消费政策调整机遇,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和精细化工,尽快完成巴公、北留-周村等4个化工园区省级达标认定。建材产业,抓好阳明新材料陶瓷岩板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陶瓷研发创新,培育壮大装配式建筑产业,加快水泥行业绿色转型。电力产业,推动阳城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项目尽快核准、节能技改项目开工建设,抓好128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和9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打造“源网荷储”和“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基地,新能源装机总量达到250万千瓦以上。消费品产业,推动纺织、医药、食品等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重点抓好绿洲纺织万吨麻纤维、景柏服饰40万套家纺和仓储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建设国内知名的丝麻纺织基地。

加快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聚焦产值“3年500亿、5年1000亿”目标,加快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用足用好支持光机电产业发展八方面政策,尽快完成第一期谷雨基金出资和子基金设立,加速推进光机电产业园二、三期标准厂房项目建设。抢抓深圳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已签约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加快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园、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等大项目落地,真正形成“一康世界领先,百企专精特新”,聚能成势、积健为雄的"1+100"光机电产业集群。

加快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聚焦建设能源革命领跑城市,大力实施增储上产和“气化晋城”战略。支持华新燃气与央企合作开展区块勘探开发,抓好10个煤层气地面开采项目,完善61座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抽放系统,全年完成地面抽采47亿方、井下瓦斯抽采20亿方。加强储运体系建设,开展晋焦长输管道项目前期,开工建设3条管道和1座增压站,加快伟联液化、聚力民生等储气调峰项目建设,筹建煤层气管道公司。推动全市燃气市场整合,尽快实现同域同价,城乡居民用气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推进工业领域燃料、原料双替代,探索煤层气制氢、制乙烯等转化利用新途径,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加快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聚焦建设文旅康养样板城市,深入实施基础提升、景区提级、服务提标、品牌提质“四大行动”。全力推进白马寺山高端康养示范区建设,加快建成4平方公里核心区,打造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标杆;抓好环城绿廊和太行一号“三线路网”建设,打造两大康养环;抓好王莽岭、炎帝陵、皇城相府、大阳古镇、太行洪谷等大景区建设,打造10个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片区;稳步推进“百村百院”工程,新建22个康养特色村和20处康养院落,加快形成“一核示范带动、两环串珠成链、十片交相辉映、百村星罗棋布”的文旅康养发展格局。继续办好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扩大“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的传播力和美誉度。

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围绕货运、商贸等十大领域,整合组建70家平台公司,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完善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培育建设10个夜经济专区、10个特色商贸小镇和100个品牌连锁便利店,新建3个县级电商直播基地和一批乡村e镇,实现农村寄递物流全覆盖。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加快总投资280亿元的15个服务业龙头项目建设,万达广场、华谊兄弟星剧场建成投运,东滩会商业新地标加快建设,程颢书院文化新地标全面开工。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中介咨询、会展服务、项目管理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总投资205亿元的十大物流园区全面开工,南村智慧物流园加快建设,蓝远快递物流园投入运营,吸引大型物流企业进驻,打造区域物流中心。

加快数字经济蓄势赋能。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力实施“数字晋城”战略,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新建5G基站1800座,搭建城市智能中枢系统,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抓好晋钢智能制造系统、三甲炼焦数字工厂、晋东南建投产业园等一批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丹河新城数字产业园、太行数岛、工业富联“智造谷”等10个数字产业园建设,大力培育机器人产业链、数据要素交易市场、数字产业区域总部基地以及智能呼叫、直播带货、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

各位代表,如今的晋城,可以生产世界一流的光学镜头和相机模组,拥有国际领先的锑化物半导体和碳纳米技术,我们要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敢想敢干,敢行敢试,在更多新产业新领域奋勇争先、实现突破!

(二)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大力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实施七大行动,推动市场主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力争“十四五”末突破35万家,年均增长18%以上。

放宽市场准入,壮大民营经济。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规定和做法,消除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领域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用事业、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市,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规上服务业企业突破20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6家以上,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造企业50家,“晋兴板”挂牌企业25家,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万家。

强化政策支持,降低经营成本。用足用活上级政策,创新创优我市做法,形成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1+N"政策体系。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规模扩大一倍,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损失实行100%先行补偿。推进“房证同交”“地证同交”改革,优化涉企用地供给,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容量和能耗保障。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实,实施重点企业落户奖补,及时兑现资金奖励、纳税扶持、用地保障、厂房补贴、水电气暖等各项优惠政策。

优化营商环境,释放便企红利。对标全省最优、全国一流,增强“晋心服务”品牌效应,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全力冲刺国评省考,力争1-3项指标跻身国家标杆城市行列。推动“一件事”提档升级,新增20个以上高频服务套餐,政务服务自助办理事项达到300项以上,申请材料、审批环节、企业开办时限再分别压减20%、40%、50%。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实行连锁企业免核查、规上企业全代办、引资企业亮绿灯。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新业态新领域包容审慎监管,做到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用好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真心实意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用政府的“服务指数”换取市场主体的“倍增指数”。

(三)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系统谋划项目。围绕“十四五”期间“8000亿盘子、4000亿固投”目标,紧跟上级政策和投资导向,聚焦产业转型、“两新一重”、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基础设施、防灾减灾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用好建设项目、重点工程项目、专项债券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四张清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全力抢占市场先机和政策先机。

精准招引项目。瞄准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精准制定、及时更新产业地图和招商图谱,灵活运用七种招商模式,办好各类招商活动,加快引进一批补短板、提效益、增后劲的优质项目。加强招商引资信息化平台建设,打造市场化、专业化招商队伍,出台驻外招商机构考核办法,提高招商精准度和项目落地率。

强力推进项目。用好重大项目“指挥部+公司”和项目攻坚"166"指挥体系,严格落实清单化管理、常态化调度、差异化考核、集中式观摩等机制,全力推进1743个建设项目,年内完成投资915.4亿元,其中省市重点工程147项,年内完成投资315.4亿元。产业转型方面,重点推进总投资136亿元的晋钢智造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的晋钢机电装备产业园、总投资22亿元的聚力民生LNG调峰储备中心、总投资20亿元的氢驰动力甲醇制氢燃料电池等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推进总投资135亿元的丹河新城金村起步区、总投资62亿元的晋阳高速改扩建、总投资43亿元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等项目建设。社会民生方面,重点推进总投资254亿元的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总投资57亿元的丹河新城教育园区等项目建设。

高效服务项目。发挥“三个中心”作用,领导重点包联、专班全程跟进、执法强力保障,实行“24小时直通车”制度,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市县两级继续安排6000万元,用于企业投资项目供地前服务事项统一办理。采取“四不两直”"13710"等方式,强化跟踪督导问效,倒逼各项服务落实到位。开展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活动,确保新建项目一季度开工35%、上半年开工75%,续建项目3月底前全部复工。

(四)着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持续深化“三化三制”“管运分离”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做好全省改革样板。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面推行“一本制”,出让标准地1500亩以上,新建标准化厂房70万平方米,做到“熟地等项目、厂房等企业”。支持开发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晋城开发区光机电产业园、高平开发区台湾产业园、阳城开发区苏州智慧产业园、沁水开发区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园、陵川示范区中药材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滚动推进“三个一批”活动,确保开发区工业投资占到全市5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41%以上。

打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战。按照省委“32字”改革要求,不折不扣推进90项改革任务。加大“处僵治困”力度,完成全市11户僵尸企业、15户未改制企业、8户未脱钩企业出清改制。完成市属国有企业“六定”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企业市场化经营水平。强化国投公司“四个平台”作用,推动兰花集团瘦身健体,提升兰花科创资本赋能水平。“一企一策”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全面提质增效,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企业集团。

打好财税金融改革组合拳。压减“三公”经费预算和一般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优化财税收入结构,加强煤炭行业重点税源和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实现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及时入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广知识产权质押、林权抵押等创新融资产品,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支持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提升直接融资水平。加强地方银行机构风险防控,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稳定。

打开对外开放合作新局面。聚焦建设对外开放先行城市,立足晋东南城镇圈,主动服务山西中部城市群,深度融入中原城市群,积极申建晋东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力拓展对外通道,力争晋城机场跑道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晋侯高铁前期。建设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拓展兰花保税物流中心功能,支持本土跨境电商开展自主进口。培育壮大一批亿元以上外贸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充分利用RCEP自由贸易区协定,拓展新兴市场份额。加强国际友城建设,不断扩大“朋友圈”。

(五)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年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10家,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20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支持山西科技学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研发投入,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纳入经营业绩考核,持续提高R&D经费投入强度。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以光机电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碳纳米材料应用、纳米硬质合金、纳米晶陶瓷玻璃等科技项目孵化转化,两个以上项目实现量产。做优做强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晋城市安理工能源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煤层气全产业链研发中心,推动智创城6号全面建成、高效运行。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围绕构建“1+5”现代产业体系,抓好35项省市科技研发项目,支持重点企业在煤炭高效清洁开采利用、智能化矿山改造、快速掘进装备、半导体光电器件、数字产业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制定煤层气勘探开发行业系列技术标准,开展深部煤层气、薄煤层、采空区资源开发技术研究,加快老井精准改造,推动单井产量翻番。

加强创新人才引育。持续推动市校合作“12大基地”建设,三年内引进100名以上高层次人才、20个以上高层次创新团队。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探索科研创新容错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发展服务环境,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靠待遇留人,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六)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展示高质量发展新形象

坚持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全力推进总投资超千亿的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今年重点抓好97个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中心城市能级提升,辐射带动大县城和重点镇协同发展。

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一体两翼、六大组团、多片区”的空间布局,持续推进主城区10个片区特色化改造,完成老城改造一期工程,确保4271户居民顺利回迁。加快丹河新城起步区建设,今年投资54亿元实施39个项目,3个回迁安置小区交付入住,凤展假日广场、合聚大健康产业园主体完工,金村文化产业园基本建成,推动丹河新城迈向产城融合发展新阶段。

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打造“三环两线两轴”骨干交通网,百灵街、南村环镇路等10条断头路瓶颈路全面打通,英雄路、松柏街等10条支路环路建成通车;晋阳高速改扩建工程、G342与G208连接线加快推进,西上庄至北留-周村工业园连接线、金村大道南延及红星街东延全线动工,文博路至文峰路连通工程开工建设;东南过境高速、机场大道和玉屏路加快前期。抓好“两馆三中心”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公安综合执法监管中心、康养会展中心开工建设,科技馆、全民健身中心完成前期。建设养老幸福社区、儿童友好社区、青年活力社区,增强老年关爱型、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实施“多彩花海”生态绿化项目,英雄公园清明节前全面完工,崇实公园、时家岭公园“五一”前形成雏形,高标准建成太岳街、中原街两条生态廊道,全面完成太行路南段、白水街西段等15条道路沿线景观提升。实施180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0部,新建10处公共停车场,完成12处城市内涝点治理。申报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建成智慧晋城运营指挥中心,打造全国一流的智能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促进城乡融合。发挥县域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瞄准建设中部和全国经济百强县目标,做大做强县城和重点镇,构建“一核四极、五指成拳”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支持高平市“三区联动”发展,阳城县“五凤朝阳”组团式发展,陵川县打造中原地区生态康养旅游度假中心,沁水县建设山水园林县城。持续推进巴公、北石店国家级新型城镇化试点、润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和大阳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做好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

各位代表,如今的晋城,是太行山上最美的城市,是三晋大地最靓的城市,我们要向美而行、晋善晋美,把明天的晋城建成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的新型现代化城市!

(七)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牢牢守住两条底线。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22.8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1.1万亩以上、总产量13.3亿斤以上。启动华北种质资源活化带项目,以种业振兴稳固种源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受灾群众救助帮扶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持续抓好四大牵引性工程。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今年完成所有规划方案编制和30个项目的前期手续,重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项目。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重点推进“三线路网”建设,布局10个规模适度、业态多元、功能完善的精品片区。沁丹两河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带,268个重点村治理任务全部完成,沿河村庄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70%,全面改善沁丹两河水质。环城水系清水复流工程,启动剩余6条河流综合整治,统筹做好暗河打开、水源保障、生态湿地建设等工作,2023年全部完工。

大力发展特优农业。推进蔬菜、中药材、生猪、家禽、肉羊、蜂业六大特优产业集群建设,稳定甘薯、蚕桑、黄梨三大特色产业发展,抓好丹河现代农业产业园、北方食用菌生产基地、山西朔增万只种羊场等重点标杆项目,加快构建"6+3"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新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2家,支持高平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注册推广市级统一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分类有序推进“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全覆盖。开展“双百”乡村示范创建,启动20个美丽乡村和20个宜居乡村建设。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改造户厕3.1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以上;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收运体系覆盖自然村比例达到92%以上。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00公里,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12户,提升12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分类推进农村千兆网络覆盖,加快建设数字乡村。

充分激发“三农”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扩大农业生产托管范围,稳慎推进宅基地改革试点,纵深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成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挥乡村振兴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和产业基金作用,搭建市场化投融资平台,破解“三农”发展资金难题。市级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设立5000万元支农贷款风险补偿金。

各位代表,如今的晋城,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古村,又有产业兴旺的现代新村,地下是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地上是享誉三晋的绿水青山,我们要在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上,描绘出新时代的“太行山居图”,真正让农业更强、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

(八)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擦亮高质量发展新底色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深化能源革命。统筹推进“稳煤、优电、增气、上新”,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开展煤炭消费量全口径统计,加大火电、化工等行业节能技改,分类推进低效产能腾退压减,稳步减少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建立能耗监察体系,实行重点用能企业预算化管理,开展企业初始能耗核定,探索用能权市场化交易。加快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强化42个“两高”项目分类处置与精准管控,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巩固提升环境质量。落实“十大任务”,用好“十项机制”,协同推进工业、社会两大污染源精细化管控,全力攻坚臭氧、一氧化碳两大治理顽疾,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以上。坚持“四水四定”,统筹“五水综改”,抓好“一断面一方案”问题整改,加快正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推动县乡两级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新建3处人工湿地,确保国、省考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整治,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创建“无废城市”。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严格落实林长制,加快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建设。高标准编制生态修复规划,以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沁丹两河沿线、城市周边为重点,开展破损山体、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小流域及坡耕地生态修复治理。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等违法行为,扎实抓好土地卫片执法问题和森林督查问题整改,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九)着力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积极促进就业增收。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35%以上,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劳务品牌。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对标国内一流,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部地区教育强市。实施教育均衡工程,新改建20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和11所中小学校,有效缓解公办幼儿园入园难和优质学校入学难问题。实施校长教师培优工程,全面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加快名师工作室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实施高中教育强市工程,晋城一中丹河校区和泽州一中新校区投入使用,用3-5年时间把晋城一中建成全国一流名校。实施产教融合工程,支持山西科技学院加快发展,推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提质发展,筹建文旅康养职业学院,争创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启动“互联网+教育”云平台、示范性智慧校园等项目建设。抓好“双减”政策落地。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加快建设健康晋城。深化卫生领域改革,抓好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示范市建设。强化公共卫生重大平台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全面启用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开工建设市康复医院迁建项目,完成市传染病医院迁建项目前期,改造提升市妇幼保健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医体融合。积极备战第十六届省运会。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推进社保提标扩面。统筹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抓好全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建设。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实施8个城镇社区养老幸福工程。全面落实三孩政策,大力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集中整治,扎实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公积金试点,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5465套。做好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工作,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文明守望、乡村文化记忆等工程,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品质。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活动广场,建设一批地域特色博物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古堡申遗,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五大创建”活动,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创作一批文艺精品,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各位代表,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市政府还将全力办好本次人代会确定的12件民生实事。我们要始终以民为本,在补齐短板上持续用力,在共建共享上善作善成,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

(十)着力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今年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晋城。

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全面压实四方责任,始终保持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处于激活状态,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健全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转换机制,全面加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集中隔离、医疗救治、院感防控、物资保障等能力建设,提升智慧防控水平,坚决守好山西东南大门。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十抓安全”总体要求,贯彻执行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压紧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持续深化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等19个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队伍、物资储备和信息化建设,科学有效应对处置各类事故灾害。

尽忠职守建设平安晋城。加快“全科网格”建设,扎实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积极创建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市。严格落实信访稳定“5+1”责任制,建成市域社会治理中心,全力做好重要时期和敏感节点的维稳保障工作,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和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大力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关心下一代等事业。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台、人防、气象、地震、治超、科普、史志、档案、援疆等工作。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发展重任和人民重托,新一届政府将树牢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全面贯彻“十个狠抓落实”工作要求,不断强化执行力、落实力,努力建设忠诚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规范用权崇法治。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做好“八五”普法工作,争创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抓好巡视和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持续开展《请人民阅卷》评议活动,让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主动作为优服务。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带头做好调查研究,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带头扛起主责首责,强化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历史担当。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帮助企业投融资、闯市场、抓创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履职尽责强效能。坚持行动导向,效率变革,全方位争先,高质量落实。要闻令而动,对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链条深度思考,针对性拿出方案,全要素建立清单。要谋定快动,实行“1+N”抓落实工作机制,扁平化管理,递进式推动,全过程督办,闭环式运行。要高效行动,发扬斗争精神,敢于较真碰硬,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牵住“牛鼻子”,啃下“硬骨头”,推动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风清气正守廉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清廉晋城”建设部署,扛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国资国企、资源能源等重点领域监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斗争,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已经绘就,转型跨越重任在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新晋城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